![](uploads/avatar/02/24/22428.jpg)
-
丫頭珠珠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4-09 22:55
國巨股東爭權益 寄望董事會
本帖最後由 013 於 11-04-10 19:56 編輯
國巨股東爭權益 寄望董事會
2011/04/09 19:48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良知台北2011年4月9日電)國巨 (2327) 董事長陳泰銘盼透過下市,聚焦長期發展,但因大股東股權優勢,小股東能選擇的路不多,只能寄望董事會委外的專業評估,能為小股東爭取更多權益。
陳泰銘與KKR共同主導的遨睿公司,4月6日表明以每股16.1元公開收購國巨流通在外全數股權,加上陳泰銘與KKR有意讓完成收購的國巨下市,更為被動元件產業及台灣資本市場投下震撼彈。
雖然每股16.1元的收購價格是國巨近7年的高點,加上與公開收購前1交易日收盤價有14.2%的溢價空間,激勵國巨股價連3天上漲;對短線及近7年內買進國巨股票的股東而言,或許是件不錯的交易條件,可賺取價差空間,但對買在高檔的長期股東來說,可能不樂見國巨就此下市,或被迫選擇認賠賣出持股。
主管機關金管會及證交所針對此案,要求陳泰銘說明白,陳泰銘也在4月8日以4個小時親自與證交所主管溝通,並依證交所要求,針對收購目的、價格及KKR角色等3大議題提出書面說明,給足證交所面子。
陳泰銘在週五書面說明的新聞稿中認為,16.1元是完全稀釋後每股盈餘的11倍,並較公布前1日收盤價溢價逾14%,價格應屬合理。
不過,國巨在被動元件產業已是全球領導廠商,晶片電阻及積層陶瓷電容(MLCC)全球市占率排名分居第1及第4,近年來經營體質調整,2010年合併營收新台幣273.15億元,年增率42.8%,毛利率28%,較2009年20.2%大幅提升近8個百分點;去年稅前盈餘46.25億元,年增5.5倍,稅後淨利41.47億元,年增5.15倍,每股稅後盈餘1.89元。
以國巨在全球被動元件的產業地位、去年營運表現及被動元件近年來未見大幅擴產下,產業景氣趨勢向上,不少投資人及法人認為,國巨股價應不只16.1元的價值,部分國巨內部主管也私下認為,價格是被低估。
港商里昂證券直言,以國巨目前財務體質及轉機性來看,16.1元收購價太低,並建議旗下客戶拒絕被公開收購。部分歐系及美系外資在比較日本等競爭對手的投資價值及折價幅度後,亦認為以14.2%的溢價收購國巨,幅度並不高。
就籌碼面來看,陳泰銘目前個人持股3.55萬張,持股比率為1.61%,遨睿公司指出,陳泰銘及其家族與KKR合計持股約34.3%,只要再收購15.7%股權,公開收購條件就成立。以收購價為近7年股價高點來看,近7年內買進國巨的小股東,參與應賣的意願較高,此案收購成功的機率很高,更使得小股東能選擇的路更少。
國巨小股東目前能寄望的,可能只有國巨董事會授權個人董事對外委任的財務及法律顧問等專家,於下週二臨時董事會中,針對遨睿公司收購價格作成合理性意見書,審議本次收購價格的合理性;否則小股東僅能被迫接受在市場賣出或參與應賣,選擇性不高。
TOP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