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0/06/671.jpg)
-
大玉兒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1-03-24 08:14
腹痛、腹瀉,非腸胃炎特有,主動脈剝離症亦會發生
台中一名婦人因腹痛、腹瀉就診,醫師初步判斷為腸胃炎,後來經胸部斷層掃描檢查,婦人告知胸悶等症狀。才發現不是腸胃炎,是致死率極高的主動脈剝離症。
此位婦人體重破百,患有高血壓、氣喘。因此醫師懷疑可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沒想到的確為主動脈剝離症。急診室韓晶醫師表示,主動脈剝離常見發生於患有高血壓、先天性心臟病,如主動脈狹窄、結締組織疾病…,其他如梅毒或其他代謝性疾病;部分患者會出現腹痛、胸悶症狀,有的則是背痛、胸痛,也有人發作時是肩痛、頸痛或下巴痛。然而該婦女的腹瀉症狀與主動脈剝離無關,可能當時恰巧腹瀉造成聯想上的誤會。經過手術之後,已無大礙。
主動脈剝離發作高峰集中在50~65歲,好發於高血壓、先天性心臟病、結締組織疾病的患者身上,男女比例為3:1,致死率極高。主動脈剝離的典型的初始症狀圍激烈的胸痛,後背如刀割,疼痛蔓延至上腹部,也有些病患先從後背或上腹開始疼痛,症狀和開始剝離的位置與剝離的範圍有關,有些人在疾病開始即發生猝死。
醫師說明,主動脈剝離較為罕見,發病機率低,大約每年十萬人中有一人患病。醫師提醒民眾雖然發病率低,但致死率仍高,如果有劇烈胸痛的症狀,盡快至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