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3/42/34236.jpg)
-
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1-25 11:54
工商時報重點新聞
42.中國停批太陽能建廠 對台灣多晶矽業者是一大利多
為整頓大陸多晶矽行業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現象,中國工信部等三部委昨(24)日發布多晶矽行業准入條件,將暫停審批多晶矽新建項目,同時規範,2011年底前綜合電耗大於200千瓦時/千克的太陽能多晶矽生產線將被淘汰,對台灣多晶矽業者是一大利多。
業界人士認為,此次新頒布的多晶矽行業准入門檻,估計僅有四分之一的業者符合標準,即約有20多家高於准入標準,預料將引起大陸多晶矽行業的一輪淘汰,原本過多的產能隨即大量限縮,對此一產業可說是一大利多。
中國工信部、發改委和環保部發布的「多晶硅(矽)行業准入條件」規定,在項目建設方面,新建和改擴建項目投資中最低資本金比例不得低於30%;農田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和水源區等周邊1,000米內,不得新建多晶矽項目;在中國政府推出投資項目核准新目錄之前,新建多晶矽項目原則上不再批准。
此外,在生產規模、技術設備以及能耗部份,新辦法均有規定,例如太陽能級多晶矽項目每期規模要大於每年3,000噸;太陽能級多晶矽還原電耗小於80千瓦時/千克,到2011年底前小於60千瓦時/千克等等,以及到2011年底前,淘汰綜合電耗大於200千瓦時/千克的太陽能級多晶矽生產線。
上述條件顯示,中國政府除了要抑制多晶矽廠過去被詬病的環境污染外,也有意淘汰落後產能和重複建設項目。而在整頓期間,中國政府將不再核准多晶矽投資項目。
一位參與新標準討論的業界高層表示,按照這一標準,目前大陸多晶矽企業中,僅有四分之一達到了這個水準。新標準推出後,全中國高達17萬噸的規劃產能,大部分將被腰斬。
目前大陸共有370家光伏(太陽能)企業,其中多晶矽企業80多家。以2009年數據看,大陸多晶矽、矽片、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產能分別佔全球總產能的25%、65%、51%和61%。主要的多晶矽企業包括保利協鑫、賽維LDK等。
不過業界人士普遍認為,大陸多晶矽生產還沒有統一的能耗、佔地和環保標準,多數多晶矽企業在成本、質量等方面仍難以予國外企業抗衡。
工信部稍早指出,由於各地爭相推出多晶矽項目,已經出現投資過熱、產能過剩現象。
調查顯示,多晶矽產業計劃投資總額達到1,340億元人民幣(下同),實際投資額為470億元;已建成項目設計產能4萬多噸,在建項目設計產能6萬多噸。業界人士認為,此次多晶矽准入門檻的推出,將引起行業的一輪洗牌。
43.中國停批太陽能建廠 福聚、昱晶 大利多
中國大陸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和環境保護部昨(24)日共同宣布,將不再批准多晶矽新建項目。國內業者表示,中國大陸已在去年禁止新建多晶矽廠,因此並非新政策,而屬於「重申」的意味。
業界認為,禁建仍會讓多晶矽供應吃緊,因此對國內業者來說,現階段「唯一」能量產多晶矽的福聚(榮化轉投資),以及多晶矽長約比重最高的昱晶(3514),應是新政策下的最後受惠者。
全球太陽能產業的版圖這1~2年來快速轉移,中國大陸取代德國和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根據Solarbuzz的統計,中國大陸的太陽能電池廠佔去年全球產出的5成,加上台灣的部分則已達62%,全球前12大廠當中,就有6家是大陸廠,而晶澳(JA SOLAR)和無錫尚德(Sun tech)更擠下前兩屆的龍頭-美國的First Solar和日本的Sharp,成為太陽能電池廠新任盟主。
從整個太陽能的產業鏈來看,所有的研究單位幾乎口徑一致的認為,今年的太陽能電池將呈現「供過於求」的局面。Solarbuzz大中華區研究總監廉銳日前發佈報告指稱,去年全球太陽能市場需求約16.3GW(10億瓦),今年則預估在20GW以上,但因為各家業者無不積極擴充產能,因此預估今年的供給將高達48GW,供給過剩的狀況相當嚴重。
但是,因為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擴產速度不同,現階段仍處於「上肥下瘦」的狀況,雖然下游降價壓力難免向上推升,但最上游的多晶矽業者則是新增產能有限。廉銳指出,預估今年全球的多晶矽產能約18萬噸,而市場需求約17萬噸,可說是相當吃緊。
在此狀況下,中國大陸宣布不再批准多晶矽項目,對於多晶矽的供應來說勢必更為吃緊。但綠能總經理林和龍表示,大陸在去年就已經不准新增多晶矽廠,反而是因為業界的需求太大,因此一直有聲音希望官方能夠取消禁建令,因此昨日宣布的政策,「重申」的意味較濃。
昱晶總經理潘文輝則指出,中國大陸過去之前就已經禁止新建多晶矽廠,主要是因為太過耗能,而且小廠的產能不到1萬噸、根本沒有競爭力。但若大陸正式宣佈禁建,那對於現階段已有缺貨現象的多晶矽來說,勢必更難要求降價,但若以整個全球供需角度來看,還不至於有「供不應求」的狀況。
新日光發言人許嘉成則認為,大陸禁建新的多晶矽廠,對於產業的供給面來說,「將比較有秩序」。
廉銳評估,多晶矽每公斤價格到第4季仍有接近50美元的水準,在多晶矽價格沒有大幅崩跌下,對新進的多晶矽廠來說是相當好的消息,現階段仍有獲利空間。
因此,對於國內「唯一」已成功量產,近期又傳出與國內大廠將進行策略聯盟的福聚(榮化轉投資),則視為最大的受惠者。此外,與多晶矽大廠MEMC簽下長約的昱晶和太極,也享有較低成本的優勢,同樣是多晶矽吃緊狀況之下的受惠者。
44.好消息不斷 歐元由空翻多
美國經濟持續好轉、投資人對歐元區化解主權債信危機的信心增強,加上歐洲央行總裁特里榭暗示可能會升息來壓抑通膨,使得歐元近來的市場氣氛大為轉變,由空翻多,周一並且站上1.3648美元,達去年11月底以來最高。
專家表示,歐元的多頭氣勢短期內還將持續。
英國金融時報周一指出,對沖基金與外匯交易員自上周以來,對歐元的操作已由空轉多。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資料顯示,迄1月18日該周止,投資人共買進相當於80億美元的歐元部位,這也意味投機客手中的歐元已由74億美元的空頭部位轉為6.88億美元的多頭。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也顯示,在1月18日止的該周,市場的投機性歐元部位由前周的逾45,000口淨空頭部位轉為4,109口淨多頭部位。
此一轉變最大的原因是市場開始相信歐元區的主權債信危機將會獲得解決。近來歐盟財長密集開會,尋求擴大對主權債信不良的國家擴大援助,同時中國與日本也表示會買進歐元區公債,都使市場信心增加。瑞士銀行的外匯專家貝瑞表示,過去大家都懷疑歐元區國家,尤其是德國是否真心想化解危機,不過現在大家都相信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會不惜一切來救歐元是真心的。
45.高盛:華碩獲利將大躍進
大陸工資以及零組件報價調漲,代工廠向品牌廠要求漲價,國際大廠已傳出同意調漲,台灣品牌雙A動向也成關注焦點。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昨日指出,漲價是反映成本變動,華碩重視的是展現相對競爭力,以及展現巨獅王的實力。
對於今年首季營運情況,華碩執行長沈振來指出,華碩第1季表現健康,惟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營收將比去年第4季小幅衰退。法人預估區間約在5~10%。此外,去年第4季雖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但華碩認為獲利表現應不會讓外界失望。
高盛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金文衡表示,華碩對今年營運表示樂觀,並評估主機板、筆記型電腦(NB)、Eee PC出貨分別較2010年成長5%、28%、0%,及全年營業利益率將站穩4%,此財測目標若順利達成,2011年獲利將「大躍進」。
由於高盛證券算是目前對華碩看法最為樂觀的外資圈sell side(目標價310元且列入「亞洲科技先買進名單」),華碩法說會定2月11日舉行,從這次2011年部分財測訊息看來,應會逐步拉高外資圈sell side的預期。
46.國票金董監改選行情 升溫
台股昨(24)日量縮盤跌,但是國票金(2889)在董監改選題材激勵下,股價強拉漲停鎖住。備受關注的是,繼外資港商里昂等前波買超後,官股六大行庫也加入買超陣容。
根據國票金交易資料顯示,過去10個交易日,買超前6大券商皆為官股銀行券商系統。其中台銀買超2.9萬張、第一金買超2.7萬張、兆豐買超1.3萬張、合庫買超1萬張、華南永昌買超0.9萬張、土銀買超0.5萬張。
國票金昨日攻上漲停板,以16.35元收盤,創下1999年6月來的新高。國票金即將於6月24日董監改選,4月下旬為最後過戶日,近10個交易日來,六大官股銀行券商系統接棒買進,未來動向備受市場關注。
12月初外資開始買超國票金,使得國票金的股價,從10元大漲至13元拉出第一波,波段漲幅達3成。近10個交易日官股行庫接續買進,使國票金的股價從13元,拉升至昨日漲停板16.35元,漲幅也接近3成,國票金於1月12日拍賣台北金融大樓兩個樓層,獲利估達13.66億元,貢獻國票金每股獲利達0.59元,法人預估國票金今年的獲利有機會上看1.5元,以目前股價而言,本益比11倍。
47.USB3.0助陣 智原鈺創發燒
離今年農曆年封關進入倒數4天,台股在9,000點整數關卡攻防近3周,月線隨之逐漸走平,市場普遍預期,農曆年後才會有明顯走勢,其中USB3.0商機受惠股智原(3035)、鈺創(5351),業績展望佳,連結認購權證也炙手可熱。
英特爾日前發表最新架構的Sandy Bridge處理器,並同時推出7款自有品牌的主機板,均透過獨立控制晶片的方式全面支援USB 3.0,法人指出,全球所有主要的ODM/OEM電腦廠商,力拱USB 3.0傳輸介面,可感受出今年USB 3.0的規格將席捲電子產品。USB 3.0的概念股有智原、鈺創與創惟(6104)等業者,在今年英特爾Sandy Bridge與超微Fusion等電腦平台全面支持USB 3.0規格下,領先跨足USB 3.0晶片市場的智原、鈺創與創惟等,今年出貨可望有大幅成長。
鈺創已陸續獲得ODM/OEM、模組廠與硬碟廠的訂單,國內不少主機板廠與筆電廠已向它投單,轉投資IC封測廠欣銓也大有斬獲,欣銓今年展開在台星韓三地的擴產計畫,新的產能在下半年陸續貢獻,預期今年EPS將至少成長10%,鈺創持股欣銓約3.3%,可望下半年回收轉投資利益。
智原是國內最早佈局USB3.0技術的廠商,轉投資的睿思(Fresco Logic)與日商NEC為全世界唯一兩家能提供USB3.0主端控制器的廠商,具有技術領先的優勢,在USB3.0應用端,也透過轉投資的銀燦拿下全球前十大記憶體模組廠六家客戶,穩居國內USB3.0應用端出貨量最大的業者。奇景光電上周二旗下立景、與智原旗下原旭宣布策略合作,推出全球首款支援USB3.0介面的微型投影解決方案,搶搭微型投影機的熱潮。
48.棉花再創天價 紡織股大漲
千年寒冬效應下,棉花期貨價格突破每磅160美分,再創新天價,具替代效應的加工絲族群再度吸引資金進駐。昨天紡織股包括宏洲(1413)、力鵬(1447)、集盛(1455)、宜進(1457)等多檔衝上漲停。
全球在寒冬題材下,紐約期貨交易所3月棉花價格突破每磅160美分,再創新高,預期農曆年後將有一波拉貨,國內聚酯加工絲族群農曆春節將趕工加班。
49.爾必達轉機現 台系DRAM樂觀
DRAM廠去年第4季財報不佳,不僅台灣廠商虧損,連日系大廠爾必達(Elpida)去年第4季,本業營運也會出現6個季度以來虧損。
不過高盛證券以營運將觸底反彈為由,調高爾必達的投資評等,激勵爾必達股價勁揚5.1%,日系廠商股價提前觸底反彈,台系DRAM股有機會在財報公布之後跟進。
台系DRAM股昨日則以華邦電最為強勁,華邦電本周五將召開法說會,該公司昨日發出新聞稿,指已經成為希捷的最佳供應商,華邦電第4季也可望位居少數獲利的記憶體廠,激勵其股價大漲5.21%,股價創下96年8月以來新高數字。
50.匯損 重擊旭曜去年Q4獲利
小尺寸驅動IC旭曜(3545)因匯損,造成去年第4季獲利不如預期。該公司昨日公布去年自結財報,因為第4季匯損達5千萬元侵蝕獲利,第4季單季每股盈餘(EPS)僅0.35元,季減率73%,由於龍頭聯詠(3034)將在本周召開法說會,新台幣匯率對於驅動IC廠所造成的影響,各方正關注當中。
展望本季景氣,旭曜表示,第1季因為是季節性淡季,營收將比去年第4季下滑,不過今年的表現可望一季比一季好。法人預估,旭曜第1季營收季下滑幅度將控制在1成以內。
旭曜自結2010年全年營收為55.72億元,年增率為25.1%,由於旭曜去年大幅降低山寨市場比重,大舉提高智慧型手機客戶比重,去年毛利率從上一年度的19.2%成長至21.9%,去年稅後純益4.85億元、年增率62.2%,每股盈餘為3.57元,年增率達58.67%,不過第4季新台幣匯率大幅升值,加上部分客戶訂單不如預期,讓旭曜第4季業績表現不如預期。
根據財報顯示,旭曜去年第4季營收13.19億元、季減率17.97%,毛利率從上季的22.85%降為19%,由於旭曜採取從嚴認列方式,去年第4季新台幣匯率以29.1元計價,造成第4季匯損高達5千萬元,因此造成第4季單季稅後盈餘僅4,800萬元,季衰退約73%,單季每股稅後盈餘僅0.353元,表現低於市場預期水準。
旭曜表示,去年第4季因面臨新台幣升值造成匯損,加上淡季當中部分手機客戶出貨不如預期,因此造成第4季營收、獲利下滑幅度都比原先預期得高,而今年第1季因為2月份面臨春節工作天數少,因此第1季整體營收將會比去年第4季下滑。
法人預估,在農曆春節鋪貨效應下,旭曜1月業績將可望回升,整體第1季營收將比去年第4季下滑,幅度將在1成以內,法人表示,新的智慧型手機客戶可望在3、4月時開始逐步放量,第2季開始營收將回到正常的循環,旭曜則表示,在新客戶陸續開始出貨下,第1季營收將是今年最低,今年營收將可望一季比一季好。
51.晨星護股價不手軟
創下掛牌未滿月就宣布啟動庫藏股護盤的電視晶片龍頭廠商晨星半導體(3697)於昨(24)日庫藏股實施首日,即大動作買回了自家股票。
根據公告,晨星庫藏股執行首日共買回自家股票1,910張,均價為238.51元,總金額約為4.55億元,由於昨天晨星總成交量為4,905張,昨天公司買回庫藏股張數接近成交量的40%,顯示買回動作相當積極。
由於必須要掛牌滿月後才能動用庫藏股機制,在昨掛牌滿月同時,晨星同步啟動庫藏股買回機制,不過因為在上周宣布要採取庫藏股買回後,晨星股價就呈現連續三天急漲,因此昨日庫藏股開始實施首日,開盤後股價隨即殺低,接近收盤時分則突然出現大單將股價拉回至平盤上。
不過晨星終場仍在大盤盤勢不佳下,股價再度壓低,終場以233元、下跌9.5元作收。
另外,晨星也公告將在農曆年後2月14日召開上市後的第一次法人說明會,將由董事長梁公偉及財務長林翰飛親自出席,法說會當中,將對外公布2010年財報以及2011年第1季的整體展望。
由於上市後股價狂跌,晨星創下掛牌未滿月就宣布買回庫藏股的紀錄,預計此次庫藏股買回時間為1月24日至3月18日,每股買回價格將介於200元至300元之間,買回上限最多為1萬張。
52.華碩公開收購研揚 達陣
工業電腦廠商研揚(2463)昨日公告表示,碩陽科技在公開市場收購該公司普通股已於昨日截止,雙方近日內將完成股權交易,接下來研揚將下市,業務及人員均納入碩陽科技旗下。
研揚科技去年底宣布將引進華碩為策略性投資人,研揚科技為上市櫃公司,研揚科技與華碩科技共同成立碩陽科技,碩陽科技百分之百收購研揚股份。
碩陽科技從去年12月10日至今年1月21日透過公開市場收購研陽科技的股份,到了1月12日,已順利收購6,940萬股,超過預定最低收購4,654萬股的數量。而至昨日收購日完成日截止,實際成交數量為8,622萬股,雖然未超過預定收購最高的9,241萬股,但不影響該交易合約。
53.健策 Xbox概念發酵助攻
健策(3653)PC CPU均熱片將在第2季放量出貨,再加上微軟體感遊戲機Kinect熱賣,法人看好健策營收逐季墊高。在基本面激勵下,健策昨日股價跳空漲停,突破月線壓力區,以166元作收。
健策看好今年車用LED以及PC用均熱片布局開始發酵,車用方面,第1季有認證通過的新產品開始出貨,營運將呈現淡季不淡。健策積極布局PC用均熱片市場,鎖定AMD以及英特爾CPU,第2季PC均熱片將開始出貨。微軟今年Xbox體感遊戲銷售看好,健策是均熱片供應商,將是受惠廠商之一,多重題材帶動健策股價強勢表現
54.中國判歐美CPL傾銷 台廠樂
中國商務部昨(24)日初判歐美CPL(己內醯胺)大廠,包括BASF、Honeywell與DSM等集團傾銷成立,將處以繳交高額保證金罰則,產品銷陸競爭力大減,使大陸訂單轉向台灣,尼龍大廠力鵬(1447)、集盛(1455)及CPL大廠中石化(1314)業績可望受惠。
昨天盤中歐美CPL遭判傾銷消息一傳出,力鵬與集盛立刻亮燈漲停,終場力鵬收漲停價16.2元、集盛也收在最高價18.15元,其中集盛股價更改寫近12年新高。中石化昨天股價也上漲0.6元、收31.25元,收盤價也創1998年以來新高。
大陸尼龍產能不足,每年都要靠進口挹注,去年才對進口尼龍粒採取反傾銷的手段,包括台灣在內的國外廠商,都被課徵程度不一的反傾銷稅,惟台灣廠商的稅率較低,相對歐美大廠,受害程度也較小。
不料事隔不到一年,中國商務部昨天再度宣布,尼龍粒的上游原料CPL有傾銷事實,決定從今天起,針對歐美等主要CPL製造商,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證金。
這次被大陸列入傾銷調查的歐美廠商,包括BASF、DSM、Honeywell、Domo、LANXESS等10多家,都是全球知名的大廠,且保證金收取的比率最低4.3%,最重則高達25.5%。
中國商務部的這項宣判,對歐美進口CPL商不利,卻對台灣尼龍粒廠力鵬與集盛,及台灣CPL製造商中石化,是大利多。
力鵬表示,台灣這次並沒有在這次中國商務部初判CPL進口商反傾銷的名單中,正觀察整個後市的變化。
55.東洋內湖廠 歐盟查廠通過
東洋藥品(4105)內湖廠獲歐盟查廠通過,認定為符合GMP規範的無菌製劑製造廠。東洋副董事長曾天賜表示,東洋將以內湖廠做為輸歐的主要生產線,劑量小、難度高、價格高的藥品,都將由內湖廠供應。
曾天賜表示,經過此認證,東洋研發用於治化的骨質疏鬆輔助劑zoledronic acid(Zomata)注射液劑,將可由內湖廠直接生產,送件進入歐盟進行查驗登記,不需再委託國外廠商代辦。
法人推估,東洋去年EPS約3元,該公司因今年投資案不少,初估股利配發將以股票為主。另外,東洋轉投資的東生華,亦打算登錄興櫃交易,在利多題材不少下,也推波東洋昨日股價小漲。
56.南僑 烘焙油漲帶旺營收
南僑(1702)受惠去年獲利再創歷史新高,每股稅前盈餘2.12元,加上今年元月起,再度調漲中國區的烘焙用油價格5%至10%,可望帶動營收成長等利多消息,昨(24)日股價開高走高,強鎖漲停板40.2元,成交量6千8百多張,排隊掛買張數超過1萬多張,成為食品族群最強勢的個股。
去年12月南僑兩家新餐廳加入,且元月遇上油脂出貨旺季,營運深具爆發力。上周五南僑再次宣布調漲中國區烘焙用油,推升成長動能。法人估,今年南僑合併營收將突破百億,獲利也將較去年好,每股盈餘有挑戰2.5元以上的實力
57.庫存足 新光鋼營運樂觀
在上游鋼廠中鴻(2014)大幅調漲熱軋鋼捲後,國內最大鋼板裁剪貿易新光鋼(2031)也將跟進調漲,幅度雖然不會一步到位,但一定會漲足。而新光鋼手上握有近20萬噸、約5個多月的低價庫存,且下游公共工程用料陸續出貨,法人推估,新光鋼上半年的營收、獲利都將呈現正面走向,營運相當樂觀。
新光鋼表示,上周五中鴻大漲熱軋鋼,每噸漲1,100元,高於市場預期,公司將會跟進調漲,不過,流通價格也得兼顧下游客戶的接受度,及市場需求狀況,應該不會一次漲足,會以逐步調漲的方式,轉嫁出去。
此外,新光鋼也指出,以目前國際鋼價的走勢來看,市場已漸漸走出谷底,未來價格應是向上趨勢,而今年公共工程陸續釋出,鋼板需求不淡,且公司手上的庫存相對低價,還有5個多月的庫存量,上半年營運看起來是正面的,也是樂觀的走向。至於元月的出貨量與12月差不多,2月則有農曆假期,營收預期會下滑。
58.亞諾法攜手GSP 開發新探針
亞諾法(4133)與日本GSP昨(24)日同步宣布策略聯盟,雙方合作推出應用於偵測基因增殖與基因易位的螢光原位雜交分析法(FISH)所需的新型探針產品,亞諾法總經理黃偉伯表示,目前已開發出近50種針對人類癌症具有高度影響與相關性的基因為標的的探針產品,預計第2季起即可貢獻營收,年底則可望達到200個。
近年獲利呈現三級跳的亞諾法,法人圈推估該公司去年EPS原本有3元實力,但因台幣升值產生的匯損影響,將稀釋年度獲利,不過,該公司今年在FISH、蛋白質定量儀器等加入營運下,年度營收仍可續保成長2成力道,稅後盈餘也將比去年出色。
59.Nike營運棒 豐泰也沾光
身為Nike專業製鞋代工廠─豐泰企業(9910)昨(24)日表示,因集團產能擴大,及主力客戶Nike業績成長,預估今年第1季成品鞋銷售量為1,630萬雙,比前季小幅成長1%,但較去年同期成長17%。
至於豐泰自結去年稅後盈餘15.41億元,略高於前年的15.1億元,但因公司股本擴大,自結去年每股稅後盈餘2.97元,則略低於前年的3.08元。
豐泰去年集團成品鞋銷售量達6,070萬雙,較前年成長19%,創下集團成品鞋銷售量的歷史新高。
豐泰表示,今年第1季營運有利因素,包括訂單成長與產能擴大;至於不利因素,包括油價上漲,已帶動鞋子原材料價格走升,及受到新台幣匯率波動的影響。不過,豐泰預期第1季新台幣匯率走勢,可能較去年第4季相對穩定。
蘋果日報重點新聞
60.油脂 雞肉廠年前旺爆 南僑 泰山 大成 卜蜂 大發過年財
繼兩岸食用油1月初調10%後,本周起台灣白肉雞每公斤也調漲1元至27.3元,漲幅近4%。法人認為,春節前油、雞需求旺,推升行情走揚,除油脂廠南僑(1702)、泰山(1218)等1月營收看俏,大成(1210)、卜蜂(1215)等雞肉廠,1月營收估分達20.5億元、13.1億元,月增5%。
不僅食用油銷售大增,春節前最搶手的雞肉,價格也上漲,業者表示,白肉雞本周每公斤調漲1元,來到27.3元,土雞價格更飆至每公斤120元,每公斤漲幅約5元。
雞肉廠主管表示:「主要是受氣候變冷影響,雞隻下蛋少、生長速度慢,加上美國瘦肉精事件,讓民眾轉而選擇雞肉與豬肉替代,且春節前尾牙宴跟預購年菜出貨衝大量,也是原因之一。」
法人則預估,大成1月營收上看20.5億元、卜蜂(1215)1月約13.1億元,月增率則估約5%。
賣場業者說:「本周進入年關前採買高峰,但雞隻產量減少,已逼得賣場業者全台找雞,因此,雞隻價格短期都降不下來,1隻土雞可能衝破180~200元,同時也會帶動白肉雞的銷售。」
此外,油脂大廠因受惠春節前發貨量大增,1月營收相應成長,而南僑昨開盤後,隨即鎖在漲停板40.2元,買單有1萬多張在排隊,在昨天台股小跌的狀況下來看,表現相對搶眼。
南僑主管表示:「近期受澳洲水患、南美洲氣候異常、中國需求持續增長,以及商品期貨市場資金仍活絡等因素,國際黃豆供需迄今仍緊俏。」市場則預期,今年上半年,大宗物資價格將易漲難跌。
61.力晶 晶圓代工獲三星任天堂定單
力晶(5346)董事長黃崇仁昨天表示,力晶自去年開始積極進行轉型,布局非記憶體晶圓代工領域,且已掌握客戶定單,預估今年下半年晶圓代工業務比重將達50%。
黃崇仁說,力晶領先全球提供12吋產能代工面板驅動晶片,接下來還會有新客戶、新定單陸續加入,三星已確定會在力晶投片,很快就可以拿下所有12吋驅動晶片定單;另外,記憶體代工也接到任天堂3DS利基型記憶體定單。
黃崇仁表示,力晶未來的方向就是要脫離過度集中於個人電腦應用、走出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的景氣循環,所以花很多年轉型到代工及NAND Flash(儲存型快閃記憶體),年底就可以看到轉型的成果。
62.金融業今年獲利看增4成
摩根士丹利證券繼調升台股於新興市場評等至加碼之後,昨再度出具報告,預測台灣企業今年獲利成長率平均上看14%,其中金融、電子和傳產分別成長41%、18%和4%,大摩強調,今年最看好金融以及電子業中的面板和網通3大族群。
摩根士丹利台股研究部主管王安亞說,因應央行升息與海外資金回流造成通膨壓力,金融業今年獲利將大幅超越去年,年增率平均上看41%,正是外資法人自今年元旦開紅盤來,大舉回補金融類股權重原因。
63.小摩看好聯發科 本季喊買
聯發科(2454)在手機晶片市場面臨競爭更趨激烈,今年營運普遍被看衰,但摩根大通證券昨出具報告指出,聯發科在2月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WC)將發表3.5G智慧型手機解決方案,進度優於預期,儘管本季營收恐衰退10%,毛利率降至47~48%,可趁第1季業績谷底布局,目標價540元。
聯發科將於31日舉行線上法說會,摩根大通預估,去年第4季毛利率約降至49.3%,每股純益3.81元;第1季仍處淡季,營收恐續減10%,且在台幣升值及新產品尚未發揮效益,毛利率續下探至47~48%,隨殺價壓力在第1季漸趨緩,第2季毛利率有機會回升至50%。
64.昇陽科今年模組產能倍增
昇陽科(3561)持續進行垂直整合計劃,除與中美晶(5483)攜手成立中美光伏之外,看好模組發展,今年將視定單再增加1~2條生產線,產能可望較現在的25MW(Megawatt,百萬瓦)倍增。此外,由於昇陽科模組產品已經獲得美國認證機構UL證書,並以「APEX」品牌銷售,公司擬在美國設立辦公室,就近拓展美國業務。
昇陽科指出,兆陽光電已獲得美國認證機構UL證書以及德國萊茵TUV認證,有利歐美市場拓展。
不過昇陽科主管指出,美國太陽能市場需求雖然增加,但多半以整座電廠投資為主,需要與其他業者合作,目前有幾個案子正在洽談,若順利便將儘速在美國設立辦公室。
昇陽科已在湖口新廠設置模組產線擴充據點,今年若接單順利,就可以新增至少1條25MW產線,初步規劃以1~2條為目標。
此外,昇陽科去年底進行現增後,目前資金充裕,今年暫時未有籌資計劃,而上下游整合方面,除有兆陽光電外,轉投資的中美光伏亦正進行上下游整合規劃,朝向一貫廠發展。
65.網通廠 數位家庭營收看增2成
智慧電視(Smart TV)帶動電視網路化的需求,多媒體與數位家庭產品也相應成長,各家網通廠包括友訊(2332)、明泰(3380)與建漢(3062),今年主力將聚焦在數位家庭產品中。法人預估,各網通廠今年數位家庭產品營收將較去年增加1~2成。
各網通廠中以友訊與明泰對數位家庭布局最為積極,友訊認為今年在智慧電視的帶動下,營收將會持續成長,友訊的智慧型電視播放器Boxee Box去年底在歐美市場開賣告捷後,今年元月也在中東、北非與非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