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2-16 12:0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重點新聞
1.我後年GDP4.69% 稱冠四小龍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昨(15)日表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2012年起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將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並逐年拉大領先幅度,201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達5%。
劉憶如昨天在國民黨中常會報告「台灣經濟情勢及未來走向」,提出五項總體經濟目標,經濟成長、降低失業率、物價穩定與財政健全、縮小貧富差距、永續發展。劉憶如強調,五項目標同等重要,須追求穩定均衡永續的經濟發展。
劉憶如指出,將透過擴大投資台灣,啟動未來黃金十年,並由內需、出口雙引擎,帶動台灣經濟起飛。
劉憶如說,根據IMF今年10月7日發布的亞洲四小龍經濟成長率預測,自2012年起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將居亞洲四小龍之首,為4.69%,其他南韓為4.21%,新加坡為4.37%,香港為4.32%。
劉憶如強調,2012至2015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都是亞洲四小龍之首,更是逐年拉大和其他三小龍的差距,一路攀升,從2012的4.69%、2013的4.9%、2014的4.95%,再升到2015的5%。其他三小龍南韓、新加坡和香港,2012至2015年成長幅度則是一路縮小。
2.亞系主權基金 傳狙擊台幣
炒匯大鱷真的來了,新台幣連日盤中暴衝,和亞洲貨幣背道而馳,匯銀主管透露,除了國際對沖基金外,有疑似亞系主權基金,看準新台幣還沒升夠,正悄悄布局,準備海撈一票。
昨(15)日國際美元走強,亞幣紛回貶,韓元重挫1.25%,星元貶0.98%,日圓貶0.69%,不過,新台幣獨強,盤中一度狂飆6.5角,衝到29.8元的13 年新高,看得交易員摸不著頭緒,直說:「家裡沒大人(央行)嗎?」
尾盤央行終於出手,匯價由勁升轉為貶值5分,收在30.5元,不過,已經難檔炒匯資金搶進匯市。匯銀主管表示,昨天量能擴增到12.72億美元,資金進出確實不尋常,尤其集中在某些外資保管銀行的資金,市場傳言是亞系主權基金來台,準備趁匯率上檔還有空間前,搶賺一筆。
據悉,央行也接獲訊息,為了杜絕炒匯可能,已要求保管銀行隨時彙報大額進出,也通令大型行庫尾盤不要進出,禁作美元空單,務求「先安內、再攘外」,穩定匯價。
新台幣成為狙擊目標,匯銀主管表示「不意外」,很大原因是「之前沒升夠」,當韓元、日圓、星元等亞幣升值時,新台幣屢屢在尾盤受阻,導致升幅差人一截,自然容易讓國際炒家垂涎。
此外,熱錢看準歐美各國逼迫人民幣升值,亞幣會跟著「雞犬升天」,和中國關係密切的新台幣自成首選。
然而,市場人士表示,新台幣這回面臨的不只是一般炒匯客,更可能是長期轉進各國的主力作手,還包括主權基金在內,如果央行不拿出點實際作為,僅透過行庫作價,恐無法有效遏阻熱錢大舉進逼。
3.出口商匯價底線… 29.5
新台幣飆不停,出口商終於「凍未條」,昨天盤中被逼得趕忙拋匯,有廠商大嘆,「央行真的放手了」。
雖然靠著行庫作價,近期新台幣收盤都維持在30.5元左右,然而廠商根本吃不到,還是要看盤中撮合價而定。某大電子廠主管透露,國內出口商的匯價底線大概在29.5元左右,換言之,如果升破這個價位,很多廠商的匯損將會「無法承受」。
昨天盤中匯價多在29.9元附近遊走,最高更達29.8 元,距離29.5元僅有一步之遙,許多廠商一早就急電匯銀,「快點拋,不要再等了!」
匯銀指出,新台幣本波升值幅度已經逼近3%,足以侵蝕毛利率較低的廠商獲利,如果沒有做好避險,現在只能「挫著等」。
銀行主管說,現在受傷的還是中小型的廠商,但若新台幣升幅超過5%,影響將會擴及所有出口商,屆時引發的問題恐難以想像。
匯銀主管表示,新台幣升勢看來還有得走,央行一反常態未阻升,廠商明知有匯損,也只能「含淚拋匯」。財經官員指出,匯價波動大,相信廠商都做好避險措施。
過去新台幣再怎麼升,央行總會調控匯價,讓出口商有機會在較好的價位拋匯,降低匯損。然而,這波新台幣從9月多開始升值,卻是「一去不回頭」,根本沒有明顯的回檔,出口商手上的美元越握越心慌,就怕留越久、虧越多。
4.台幣狂飆 筆電股全趴了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連兩天盤中升破30元大關,以出口為導向的筆電概念股昨天幾乎全倒。緯創(3231)董事長林憲銘昨天坦言,若台幣升破30元,明年毛利率目標將難以維持;若升破28元大關,整個筆電產業恐怕都會「玩不下去」。
除了筆電族群是台幣升值效應的重災區外,包括IC設計、太陽能等科技股,由於股本較小,市場擔心稍有匯損影響獲利程度更大,昨天股價也普遍面臨賣壓,其中碩禾(3591)盤中重挫跌停,一度觸及跌停價798元,創下掛牌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碩禾除面對台幣升值壓力外,由於面板龍頭友達(2409)積極切入太陽能事業,昨天旗下馬來西亞太陽能廠房才宣布落成,市場又傳言友達將順利切入太陽能漿料市場,引來市場賣壓;相對於股王宏達電(2498)收盤價903元,兩者差距逐漸拉大。
新台幣匯價即將出現2字頭,成為電子業難以承受的壓力,國內最大宗的電子出口業者筆電業者昨天股價哀鴻遍野,包括華碩(2357)、廣達(2382)與仁寶(2324)盤中同步重挫。
筆電族群昨天僅剩緯創(3231)勉強守紅。不過,緯創董事長林憲銘也發出警語,直言無論人力成本、零組件價格調漲,都有辦法解決;但唯獨匯率變動將是影響明年業績表現的最大因素,一旦台幣升破28元,恐怕整個產業都玩不下去,屆時緯創必須重新規劃策略布局。
5.面板業 擬開放陸資參股
第二波陸資開放將有新突破,消息人士透露,為提振我面板業與日韓面板業相抗衡實力,經濟部正研擬開放大陸家電品牌來台參股面板業,兩岸已做多回合接觸,但仍禁止兩岸面板業相互投資。這項開放可望明年上半年實施。
相關官員表示,這項政策一旦開放,不僅有機會吸引大陸「大咖」家電業者來台投資;還能為我面板業鞏固出海口、提振在大陸市場占有率,「大陸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面板消費國,在日韓對手均積極搶進下,台灣業者沒理由缺席」。
友達登陸設立7.5代面板廠明(17)日也將獲政府放行。兩大政策利多,推動面板產業發展。
政府去年6月底首度開放陸資來台,但開放項目有限,且不包括大陸業者最有興趣的高科技業,使得來台陸資有限,至今僅93件、1.27億美元。因應後ECFA時代來臨,經濟部正檢討開放清單。
據瞭解,這項研擬中的新政策,將採限制性投資,有意來台參股的大陸業者,必須是當地知名的家電品牌,例如TCL、海爾、長虹等。此外,名為「參股」,意即不能取得過半股權的策略性投資,目前經濟部正研議讓雙方都滿意的參股比率。
6.友達7.5代廠登陸 明天過關
友達登陸投資7.5代面板廠案確定明(17)日過關,友達將可匯出12億美元作為面板廠的股本,另融資籌措18億美元興建廠房,這是台灣第一個被核准登陸的大尺寸面板廠。友達承諾十年在台投資4,000億元也將啟動。
經濟部長施顏祥昨天傍晚表示,投資審議委員會本周五召開委員會議,友達案排入。據瞭解,大富媒體併購凱擘案,也已確定排入議程,因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已審查通過,周五應可順利過關。
施顏祥表示,目前只有友達送件申請赴大陸投資面板廠,並沒有其他的廠商提出申請。「奇美電完成合併不久,應該不會很快跟進。」
官員表示,友達承諾2012年到2022年十年間,在台投資4,000億元,不會減少在台灣員工僱用,十年內還預計增加僱用5,000名員工。
友達的4,000億元投資案分四期,總計兩座11代面板廠,兩座太陽能電池廠,投資地點都在中科,2012年興建第一座11 代面板廠,2013年興太陽能電池廠,2016年再蓋一座,2017 年興建第二座11代廠。總計兩座11代面板廠、兩座太陽能電池廠。投審會副執行秘書張銘斌表示,友達最初赴大陸投資計劃書上載明,以「參股」昆山龍飛光電的方式,申請赴大陸投資面板廠;但依我方法令規定,台商赴大陸投資面板廠須為「新設」,相關變更程序直到10月初才完成。
對於面板廠另一問題-遭歐盟裁定違反反托辣斯法被罰鉅款,施顏祥說,國內有幾家廠商已收到歐盟競爭委員會判決書。「隨著國內廠商的規模大到一定程度,除了智財權外,反托辣斯法是未來各行業必然會面對的問題。」經濟部已成立反托辣斯法的任務編組,將結合企業力量,培訓人才,研訂策略。
7.友達案、凱擘案 預計都將過關
經濟部排定明天舉行投資審議委員會,審查友達7.5代面板廠登陸案,以及大富媒體併購凱擘有線電視案。兩大投資案金額合計高達新台幣1276億元,預計明天都會通過。
友達3月就向投審會遞件申請赴大陸昆山投資7.5代面板廠,投資3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900億元),與已登陸投資韓國三星一較高下。不過,相關案件遲未過關,明天才會確定在投審會過關,外界質疑經濟部有意拖延業者登陸先機。
經濟部官員表示,並沒有延宕友達審議時間,主要是友達送件的內容必須符合規定。友達第一次送件時,申請書內容並未詳細說明將到昆山直接投資設廠,而是以參股大陸龍飛光電的方式登陸,不符合經濟部必須直接設廠投資的規定;經友達補件說明後,才符合登陸條件,經濟部也才開始審查。
之後,友達原本預計將4000億元投資集中蓋四座面板場,中途卻變更投資計畫,改在中科二林基地投資2座11代面板廠及2座太陽光電廠,經濟部官員表示,對此變更,也必須經中科管理局審查,也耗費不少時間。另外,對於友達在財務、相對投資、就業市場及技術方面,各相關單位也必須詳細審查。
在經過友達多次補件後,終於符合一切條件,官員表示,11月向行政院長吳敦義報告後,確定排入明天的例行會議中。
明天另一大案大富媒體併購凱擘案,投資金額高達361億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已經原則同意。
8.大安區近SOGO地上權 標出20億新高價
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北中南共八筆地上權標案,昨天同步開標,最搶手的台北市大安區復興段土地,有八組人馬搶標,由日勝生集團子公司兆曜實業以二十點零八九九億元得標,取得五十年地上權,每坪單價達三百七十三萬元,創下地上權每坪最高標售紀錄。
日勝生副總周惠玉表示,這筆土地未來將規劃興建頂級住宅,以轉讓使用權的方式銷售,計畫興建地上十層、地下四層建物,總樓地板面積約四千坪,興建期二到三年,總銷售金額約五十億元,即使沒有土地所有權,每坪售價應會破百萬元。
日勝生九月底才以每坪兩百九十二萬元的天價,標下敦南派出所地上權,昨天再下一城,兩次得標金額累計近卅二億元。
日勝生昨天標下的這筆土地,位於仁愛路四段廿七巷與大安路一段九十六巷間,面積五百卅八坪,近捷運、鄰近忠孝SOGO百貨,底價為八點三七億元,平均底價每坪一百五十五萬元。由於地上建物不限定用途,又是「大安名人巷」,市場詢問度相當高。
昨天有多家建商進場搶標,共有國揚實業、冠德建設、台灣人壽、皇翔建設、華固建設、宏普建設、兆曜實業與美邑公司等八家業者來投標,最後由日勝生擊退眾多的勁敵,以近二十點零九億元,打敗第二高標宏普的十六點六八億元。
9.北市公告現值 明年漲12.08%
台北市政府昨(15)日公布民國100年土地公告現值,平均漲幅12.08%,創下19年來的歷史新高,大漲近10個百分點。市府指出,明年土地公告現值儘量接近市價,但和今年實際市場行情上漲40%至50%,落差還是很大。
土地公告現值調漲直接反映土地增值稅將會增加,明年起賣屋應繳稅額變多,預計年底前恐掀起搶賣潮。信義房屋指出,台北縣、台北市一起大幅調升土地公告現值,明年起售屋要繳的土增稅變多,賣房子可能得多「好幾萬元」的土地增值稅,已有不少賣方希望儘快在年底前成交,以減少稅金支出。
10.加徵石油基金 「台塑條款」初審過關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被視為「台塑條款」的石油管理法十五之一條修正草案,規定當國內石油供應匱乏時,若石油輸出業者仍將石油輸出,經濟部能源局能對業者加徵石油基金,要求業者上繳一定的費用。
至於加徵額度多少?能源局官員表示,必須視當時情況再決定。
能源局官員指出,石油基金主要收入來源,是油品入關對業者徵收一定的費用,原油1公秉收109元、汽油169元、柴油144元。石油基金一年約有50億元的收入。
立委潘孟安指出,在金融海嘯前,國際油價來到高點,國內92、95無鉛汽油都超過30多元,為了民生考量,國內油價只好緩漲,但中油、台塑卻枉顧國內用油量失調,仍大量出口油品,靠國外較高的油價大賺一筆:「你出口賺錢,卻把煉油的汙染留在國內,很可惡!」
他提案增修石油管理法十五之一條,規定「為因應國內石油市場因突發事故,致油品供需失調或有失調之虞,中央主管機關得對石油輸出業輸出石油加課石油基金,其課徵額度、期間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能源局長歐嘉瑞指出,目前我國汽油有36%外銷,柴油有65%外銷,航空油則有58%外銷。
以外銷比例來說,中油因為是國營事業,所產油品以供應國內為主,因此每年約僅有20%的汽、柴油外銷;但因為近年油品國內供過於求,台塑每年汽、柴油外銷的比重,最高曾達70%,台塑確實是「油品外銷大戶」,因此外界認為此款應被稱為「台塑條款」。
11.西班牙信評恐降 歐股收黑
歐洲股市15日收黑,終止6個月來最長的漲勢,因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Investors Service)將西班牙債信評等列入下修觀察名單。
西班牙最大銀行─西班牙國際銀行(BancoSantander SA) 與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Banco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 SA)聯袂走跌。
全球首大服飾零售商Inditex SA公布獲利成長趨緩,股價大跌5.5%。
製藥股大盤跌幅受限,因諾華藥廠(Novartis AG)宣佈將完全接手愛爾康(Alcon Inc.),與小股東長達11個月的糾紛宣告結束。
道瓊歐洲600指數挫1.12點或0.40%,報276.53點,盤中一度跌至0.7%。在此之前,道瓊歐洲600指數曾連漲7天,主要拜中國暫緩升息,以及美國零售銷售報喜之賜。
12.美11月工業生產升0.4% 7月以來最佳
美聯準會15日上午(台北15日晚)公布,11月工業生產升0.4%,為7月以來最大升幅,比經濟學家預期升0.3%表現好,也遠優於10月經修正後下挫0.2%。
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月工業生產上揚5.4%。
這些數據顯示,美經濟復甦似在加速。
13.美11月CPI微升0.1% 無通膨警訊
美勞工部15日上午(台北15日晚)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微升0.1%,低於10月的0.1%;除去能源與食物的核心CPI指數升0.1%,符合經濟學家預期,雖是7月以來首次上揚,但升幅極小。
CPI數據顯示,美通貨膨脹持平,暫不致視為警訊,將使聯準會更能放手推動量化寬鬆,挹注市場流動性。
14.順達科併加百裕 破局
電池模組大廠順達科(3211)與加百裕(3323)合併案,昨(15)日宣告破局,雙方表示,主因換股比例無法達成共識。法人分析,短期內對加百裕衝擊較大。
順達科與加百裕昨日召開記者會,宣布解除股份轉換契約。雙方原訂今年12月31日為合併基準日,以1.7股加百裕換發1 股順達科,加百裕將下櫃。雙方昨日宣布,合併終止。
順達科與加百裕均表示,雙方原意合併,但因情事變更,致雙方無法依原訂時程,在原訂換股比例的條件下,完成股份轉換,為避免時間延宕影響雙方對整體產業布局與損及股東權益,雙方合意終止。
法人評估,順達科與加百裕的合併案談不攏,對加百裕衝擊較深,主因加百裕的主要客戶,因合併案而將明年訂單轉移,雙方不合併,明年加百裕營運,因客戶轉單,較為辛苦。
加百裕董事長黃世明表示,部分客戶因合併案轉單,如今合併未果,明年上半年訂單將受影響,不過雙方確定終止合併後,公司會盡最大努力,與客戶溝通,目前影響數,尚難預估。
業界盛傳,加百裕與部分客戶因採購策略更動,加百裕訂單流失,亦為雙方合併觸礁的原因之一;黃世明表示,若客戶調整採購策略,影響擴及所有供應商,加百裕僅為其中一家,並非雙方合併破局的主因。
順達科與加百裕於今年8月5日宣布換股合併,順達科為存續公司,合併後的「新順達」,市占率達17%,躍居全球第三,緊追日本三洋與新普,一度引發業界震撼,昨日宣布終止,同樣引發業界關注。
黃世明指出,雙方決議終止合併,總比針對換股比例,繼續拖下去好,避免影響股東權益,後續暫不會與同業尋求合作機會,但會針對電池上下游,進行垂直整合的延伸合作。
法人分析,筆電(NB)產業明年競爭仍然激烈,且從代工系統廠以降,全部將面臨毛利率下滑窘境,零組件廠的整併與轉型,未來只會更多,不會減少。
15.新普 將成全球電池一哥
電池模組順達科與加百裕合併破局,法人指出,新普將穩居台廠龍頭,明年更將超越日商三洋,成為全球最大電池模組廠。
順達科與加百裕宣布合併,雙方就客戶與採購資源,均可共通,市占率更一舉推升至全球第三。
市場曾憂心,恐影響新普,不過明年新普接單暢旺,成長未受衝擊。
新普明年新增三大客戶,包括華碩、聯想及索尼,均將於明年首季開始量產出貨,且新普為蘋果平板電腦電池主要供應商,在iPad 2明年首季量產後,將成為新成長動能。
法人看好新普明年成長動能,野村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業首席分析師戎宜蘋指出,新普受惠蘋果相關產品,第四季以來累積營收達預計目標的71%,以新普占蘋果需求70%來看,未來將持續受惠。
展望明年,戎宜蘋預計全球NB及小筆電的年成長率為12%,新普的NB電池出貨年增率則可達17%,目標價上看230元。
16.華碩小筆電 明年零成長
華碩(2357)全球業務主管會議(GSM) 昨(15)日閉幕,董事長施崇棠親自下達明年度作戰目標。受到蘋果iPad衝擊,華碩估計明年小筆電EeePC出貨量將首見「零成長」,並將加入平板電腦戰局,目標在非蘋果陣營中搶下一成市占。
華碩GSM 大會昨天閉幕,對外發布各大產品線的明年度出貨量目標。正規筆電出貨量1,400萬台,約較今年的1,090萬台成長三成;如加計小筆電,整體筆電出貨量挑戰2,000萬台,比今年成長18%。
至於主機板,華碩希望明年營收和出貨量都比今年有5%成長,以今年出貨量2,160萬片換算,明年出貨量約2,268萬片。
值得注意的是,華碩保守的預估明年EeePC出貨量600萬台,僅與今年持平,創下小筆電誕生以來的頭一次「零成長」。
小筆電市場降溫的最大對手,來自蘋果iPad捲起的平板電腦旋風,為此,華碩準備於明年初推出EeePad平板電腦,根據昨天 GSM 大會的結論,華碩希望能在非蘋果陣營中搶下一成的市場大餅,換算明年平板電腦出貨量約100萬至150萬台。
在此之前,宏碁董事長王振堂也坦承,平板電腦在美國等成熟國家的確對小筆電達成衝擊,但是在一些新興國家,小筆電「需求不減」。
17.廣達 傳獲蘋果大單
全球最大筆記型電腦(NB)代工廠廣達電腦(2382),明年傳獲蘋果筆記型電腦九成訂單,據了解,明年蘋果的MacBook將有四至五款新機,除廣達外,鴻海(2317 )亦搶進代工行列。
蘋果今年NB銷售強強滾,市調機構NPD Group公布的11月美國個人電腦(PC)銷售數據,蘋果電腦銷售量年增19%,主要動能來自MacBook,法人指出,明年蘋果將有四至五款MacBook,廣達代工比重高達九成。
康和證券研究部分析師郭明錤指出,蘋果Macbook明年改款,將搭配新的作業系統Lion與Mac App Store,市占率可望再提升,預估MacBook將占廣達出貨比重近三成。蘋果也計畫明年首季針對旗下桌上型電腦(iMac)改款,由於iMac全數由廣達代工,明年廣達將成蘋果PC成長最大受惠廠。
美商高盛證券預估,蘋果明年iPad出貨,將達3,720萬台,若將iPad與Mac系列電腦合計,蘋果占全球PC市占率,可望從今年的8%,提升至12%。外資法人看好廣達明年成長動能,不顧NB旺季不旺疑慮,連續回補持股,從9月底外資持股廣達不到三成,僅29.06%,昨日持股已達34.99%,此波已連續五個交易日買超
18.威盛登陸 打造內容雲
威盛(2388)看好雲端商機,昨(15)日宣布與母公司宏達電(2498)轉投資的Gorilla大猩猩科技集團、英業達(2356 )等台廠,和北京「中關村雲計算產業聯盟」簽訂合約,加強雲端運算產業合作。
威盛指出,Gorilla大猩猩科技集團成立於2000年,過去致力於提供智能化「內容科技」雲端運算服務已經有10年,目前已於歐洲、美洲、中東及亞洲陸續完成各項「內容雲」服務實用案例。在與「中關村雲計算產業聯盟」簽訂合作合約後,Gorilla 科技集團將以葛芮雲公司為名,積極規畫以「內容雲旗艦公司」的定位,率先進入中國市場
19.兆赫壹電視 組連網電視聯盟電視機上盒廠商兆赫(2485)董事長黃啟瑞昨(15)日與壹電視攜手,計畫號召台灣數位電視內容及硬體業者,發起成立台灣連網電視產業聯盟,未來兆赫也將藉由在台灣搭起數位連網電視上、中、下游的整合經驗,跨足海外市場。
兆赫表示,數位媒體的戰國時代來臨,為迎接媒體數位匯流、三網合一的大潮流,兆赫除與壹傳媒旗下壹電視簽約合作,將壹電視內容在兆赫轉投資地壹創媒上架。
兆赫董事長黃啟瑞、壹傳媒集團執行長朱華喣攜手宣布將發起台灣連網電視產業聯盟,號召更多的內容供應商、服務商、晶片廠商,以及連網電視製造廠加入成為會員。
目前上游業者為壹電視,負責數位內容製播,地壹創媒則為中遊的數位連網電視平台,負責建構數位平台,開放數位內容上架,兆赫則為下由負責電視機上盒硬體製造設計。
兆赫未來也規畫切入Google TV平台,採用Android平台開發電視機上盒,黃啟瑞認為,未來在台灣累計50萬到100萬用戶,規模做大,可望吸引國際大廠Google的合作機會。
20.日勝生 標下復興段地上權
國產局釋出台灣北、中、南區共八筆地上權,昨(15)日開標,最受矚目的第一標為台北市復興段土地,由日勝生集團之子公司兆曜實業以近20.09億元取得50年地上權,每坪單價達373萬元,再創地上權坪價新高。
日勝生表示,此地面積有538坪,為住四土地,在台北市區本已難得,又位於捷運忠孝復興站旁、大安路巷內,該區向來是台北市的名人巷,區位極佳,未來將朝一般住宅規劃,複製「京站」的開發模式,初估總銷約50億元。
昨天此標共吸引八封標單,除日勝生外,包括宏普建設、皇翔建設、台灣人壽、國揚實業、冠德建設、華固建設、美邑建設等也都出手,出價第二高者為宏普的16.69億元。此標底價8.37億,溢價幅度140%。
21.亞太通商大樓3樓 每坪63萬
金融業昨天成交不少不動產買賣案件。日盛銀行位於台北市光復南路自有資產以總價1.92億元、每坪100萬元標出;台灣金服代債權人標售台北市建國北路「亞太通商大樓」的兩層樓,都由資產管理公司得標,每坪標售價最高達63萬元,也創該地段紀錄。
22.陸客自由行 楊毅:明年適時開放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楊毅昨日首度鬆口指出,大陸遊客赴台灣自由行將在明年「適時」開放。六次江陳會將在台北舉行,大陸是否擔心綠營人士鬧場,楊毅說,兩會協商是為百姓辦好事、實事,相信會獲台灣民眾支持。
楊毅說,今年來,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增長速度較快,全年達一百二十萬人次應沒有問題。他表示,預計明年(人數)應該還會增加。
對於外界關注的陸客自由行,楊毅首次表明,陸客赴台自由行將於明年適時開放。先前媒體傳出,上海和北京將可能是第一批試點自由行的城市。對此,楊毅予以否認。他說,還沒有討論到第一批開放的具體試點城市。
談及六次江陳會無法簽署兩岸投保協議一事,楊毅說,簽署一份既遵循通行的慣例和做法,又體現兩岸特色的投資保護協議,從實際上講確實來不及,在六次江陳會時,將共同對外公布協商的階段性成果。」
23.兩岸將簽醫藥協議 合作研發新藥
下周在台北舉行的第六次江陳會,將簽署「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衛生署官員昨天表示,我方將藉助協議簽署,推動兩岸在新藥試驗和臨床試驗的合作,結合雙方優勢,發展生技產業。
此外,六次江陳會確定不簽署兩岸投資保障協議,海、陸兩會官員昨天也否認江陳會將「簽署」任何形式關於投資保障協議的「階段性成果」。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表示,比較可能的方法,是江陳會談後,由兩會共同發布一份新聞稿。
陸委會昨天邀請衛生署多位官員到會,簡報醫藥合作協議的內容。衛生署在簡報中表示,生技產業是現階段政府積極推動的下一個明星產業,希望透過協議的簽署,推動大陸與台灣在新藥研發及臨床試驗之合作。
衛生署表示,兩岸合作,在符合國際間公認標準醫藥品管理規範下,建立兩岸合作平台,縮短新藥上市期程,協助國內生技產業發展。
24.新藥登陸上市 石頭搬開了
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下周二將在台北舉行的六次江陳會上簽署,衛生署官員表示,將努力達成兩岸醫藥協和化,包括台灣藥廠在台完成新藥臨床試驗後,不用再到大陸臨床試驗,也可以在大陸上市,健康食品、化妝品與醫療器材也可望比照辦理。
陸委會昨天舉行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背景說明會,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表示,生技產業是政府積極推動的下一個明星產業,希望透過協議簽署,推動兩岸在新藥研發及臨床實驗合作,縮短新藥上市時程。
蕭美玲說,生技產業的研發時間漫長,希望未來台灣已經完成的臨床試驗,也能成為產品在大陸上市的依據。
25.馬丁可利:最優中概股在台灣
大陸A股最大外資馬丁可利指出,目前價值最佳的中概股在台灣,台股的殖利率傲視亞洲十國,而且台灣經濟成長速度與中國大陸旗鼓相當。
馬丁可利計劃把旗下中國企業基金(China Fund, Inc)中投資台股的比重,從目前大約20%調高至30%,同時正把投資中國相關類股的部分資金轉至台股。
馬丁可利中國區共同主席柯立思(Chris Ruffle)13日接受彭博資訊訪問時表示,由於兩岸關係密切,提振外界對台灣的投資,台股將會出現「爆炸性」的成長。 柯立思說:「(台股)有很大的價值。若再加上流進(台灣)的中國資金,就會非常令人振奮。」
彭博資訊統計301檔投資台灣的基金表現,發現今年來馬丁可利的台灣機會基金報酬率已躍升40%,而台灣企業基金也激增38%,雙雙居於所有這類基金之首。
統計結果也顯示,今年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的股利殖利率為3.4%,優於香港恆生指數的3%,更高於上海證交所綜合指數的1.8%。
26.化纖族群 旺到下季
歐美及大陸隆冬,棉花價格飆風又起,聚酯、尼龍等替代品成為新寵,台塑(1301)、南亞(1303)、中石化(1314)、台化(1326)、東聯(1710)、中纖(1718 )等相關廠商榮景至少將旺到明年第一季。
法人估,歐洲大雪及大陸加工廠建立庫存,不僅刺激純對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價格攀高,連價格處於高檔的丙烯月青(AN)、己內醯胺(CPL)行情也再度堅挺走揚。四大化纖原料扣除原料、人事及加工等成本後,毛利自每公噸200美元至600美元不等,相關廠商可以說「賺翻了」,更帶動昨(15)日相關公司股價走揚,表現得紅通通。
法人強調,四大化纖產品中,除了CPL之外,AN、EG及PTA均是台塑四寶主力產品,尤其台塑、南亞及台化在麥寮六輕垂直整合優勢下,產品毛利更高於同業10%至20%,是此波大需求的最大贏家。
PTA、EG等化纖原料廠強調,歐美及大陸隆冬,且嚴酷的大雪天氣提前到來,致棉化期貨又登上每磅145美分,站上近一個月以來新高點。今年聖誕老人玩偶訂單,原本要用棉花,但因大陸棉花漲幅高達97%,貨主被迫以聚酯替代棉花,來製造聖誕老人的衣服。
27.太陽能 明年價格看跌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指出,2011年全球太陽能將供過於求,太陽能電池價格將從目前每瓦1.35美元下降至1.25美元,降幅超過5%,法人解讀太陽能前景再蒙陰影,國內相關族群走勢再受考驗。
太陽能族群11月營收消長互見,明年前景多空論調不一,加上各大企業集團爭相進入太陽領域,基本面受到競爭壓力。集邦科技指出,2011年全球太陽能總產能在200億瓦(20GW)至25GW,而需求在15.5GW至20GW,供過於求的陰影仍然存在。
集邦預期,受到歐洲主要國家下修補助金額的影響,恐降低民眾安裝意願,集邦因此預估,明年第一季太陽能電池價格可能來到每瓦1.25美元,比現在的1.35美元降低。
整體來說,集邦科技認為,全球市場仍維持穩健成長的態勢,全球需求至少每年以20%至25%的速度成長,但明年因下修補助金額的影響,成長幅度將會低20%。
28.億光董座:兩岸利多 LED邁大步
億光(2393)董事長葉寅夫昨(15)日表示,發光二極體(LED)照明應用今年是一小步,明年將是一大步,尤其中國大陸在路燈市場計畫更加落實,加上兩岸政策利多拉抬,以及電視背光應用成長動能強勁,LED明年仍是很好一年。 針對市場質疑明年LED恐有供過於求壓力,晶電(2448)總經理周銘俊認為,明年是LED業「錯綜複雜」的一年。
29.立錡 四大外資看好
美林證券認為IC設計經過半年庫存調整,明年第一季業績可望明顯好轉。摩根士丹利、麥格里、野村、大和等四家外資均認為,立錡(6286)最糟情況已經過去,摩根士丹利預估立錡明年每股純益可達17.48元;德意志證券則認為致新(8081)是首選。
摩根士丹利科技產業分析師詹家鴻表示,德儀擴產衝擊非常有限,主要是立錡本身也開始加速轉往12吋產能,加上明年新訂單不少,不必太擔憂毛利率的問題。
目前立錡本益比14.7倍低於歷史平均值的16.5倍,因此投資評等為「優於大盤」,預估今、明年的每股純益分別為15.24元、17.48元,獲利明年可繼續成長14%。 IC設計類股成為新台幣升值的重災區,昨(15)日跌幅均不小,致新終場下跌10.5元,以跌停價145.5元收盤;雷凌(3534)、旭曜(3545)、立錡跌幅也都超過3%。 美林證券亞太首席半導體分析師何浩銘(Daniel Heyler)指出類比IC族群的首選。
30.台幣升 國巨智寶「匯」賺新台幣連續兩天盤中失守30元大關,美元負債比高的被動元件廠國巨(2327)和旗下鋁質電解電容廠智寶(2375)均將出現匯兌收入,有機會使第四季財報多出一筆評價利益,彌補匯損壓力。
31.威達電 前11月獲利登頂
工業電腦(IPC)廠威達電(3022)昨(15)日公布前11月每股稅前盈餘4.38元,創歷年同期新高,法人預估全年挑戰5元。威達電訂單能見度已直達明年年中,明年獲利可望再寫新猷。
威達電僅次於研華(2395),是國內第二IPC廠,第三季營收與獲利創新高,第四季營收可望超過12億元,達歷史次高。威達電昨天股價上漲2元、收43.3元。
威達電自結11月稅前盈餘1.11億元,年增率9.2%,每股稅前盈餘0.53元;前11月稅前盈餘9.27億元,年增率44.7%,每股稅前盈餘4.38元。
威達電10、11月獲利皆突破1億元,第四季獲利將挑戰3億元,較去年同期倍增,再創新高。法人估,威達電今年獲利將突破10 億元,每股稅前盈餘上看5元,每股稅後純益約4.5元,明年每股稅後純益挑戰5.47元。
32.軟板廠出貨回溫 台郡台虹下季不看淡
軟性印刷電路板(FPC)產業高峰已過,相關廠商第四季出貨低於預期。業者強調,受惠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觸控面板產業熱絡,明年第一季可望淡季不淡。
軟性印刷電路板廠嘉聯益(6153)、台郡(6269)、旭軟及FPC上游基材軟性銅箔基板(FCCL )廠台虹(8039)、新揚科、律勝等營收,普遍在第三季攻頂,10月僅台郡優於9月並創歷史新高,11月則同步下滑。
就11月營收來看,新揚科(3144)、律勝(3354)、旭軟(3390)減幅都逾15%,但大廠表現優於小廠,嘉聯益、台郡、台虹等降幅均在3%以下。嘉聯益日前股價一度創多年來高點,昨天漲多回檔,一度遭摜殺至跌停板,收盤重挫逾5%,下跌2.75元、收46.1元;台郡、台虹等,也大跌超過3%。
新揚科、律勝表示,大陸華南地區白牌手機市況驟冷,是近期營運轉淡最大原因,但客戶端在品牌手機廠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觸控面板出貨仍佳。
33.仲琦獲大單 後市續旺
網通廠仲琦(2419)昨(15)日宣布,接獲葡萄牙最大有線電視多系統營運商ZON Media的DOCSIS3.0的纜線整合接取設備(Cable IAD)訂單,截至目前為止,仲琦在DOCSIS3.0技術設備的出貨量已經超過100萬台,明年仍將持續成長。
仲琦表示,此次拿下新款訂單,是繼二年前與ZON Media首次合作DOCSIS 3.0產品,接獲45萬台後,第二次接獲ZON Media訂單。
仲琦推出DOCSIS 3.0纜線整合接取式設備產品已經兩年,累積出貨量超過100萬台。此次ZON Media採用仲琦DOCSIS纜線整合接取式設備,整合纜線數據機、無線功能以及高畫質電視,同時擁有固定及行動電話語音服務,將提升ZON Media在家用寬頻市場競爭力。
ZON TV Cabo表示,與仲琦科技長期合作,仲琦除提供最新的技術外,同時配合客製化設計產品外型,強化ZON TV 品牌。
仲琦已與合作夥伴打入美國前幾大有線電視業者,更深耕日本、歐洲、韓國及歐洲市場,未來更將切入應用設備產品
34.達能 明年產能拚倍增
太陽能矽晶圓廠達能(3686)積極擴產,預計明年元月啟動二廠第二期擴建計畫,總產能由今年底的210MW(百萬瓦)增至520MW,產出也將隨產能成長大幅增加。
達能昨(15)日舉行臨時股東會,通過以公開申購或詢價圈購二種方式擇一辦理現金增資案,用來作為擴產資金。達能預期,若一切順利,最快明年2至3月啟動現增,估計明年資本支出約在25億至28億元。
達能今年底產能210MW,二廠一期110MW新增產能預計明年第一季完工,明年4月加入營運。
達能二廠第二期工程預計再擴充200MW產能,總產能將達520MW,最快明年下半年起陸續加入營運。
35.博通 調高本季財測
網通晶片廠博通(Broadcom)昨(15)日宣布調高第四季財測,使供應鏈受益。法人預期,國內網通晶片廠瑞昱(2379)和雷凌(3534)的12月業績亦有機會優於11月,帶動整體第四季表現優於預期。
博通是在美股14日盤後宣布調高第四季財測,單季營收可望達19億美元(逾新台幣570億元),優於今年10月26日預估的介於18億至19億美元的營收區間。
博通總裁兼執行長Scott McGregor指出,行動與無線網路相關產品需求優於原先預期,為該公司調高本季營收預估值的主因。
市場認為,博通為蘋果iPhone 4的WiFi藍牙控制IC、GPS晶片供應商,受惠於iPhone 4熱賣,應該是其本季營收優於預期的原因。
36.玉晶光 上月EPS 1.91
光學元件大廠玉晶光(3406)昨(15)日公告自結11月稅後純益達1.49億元,每股純益1.91 元,再創近年單月新高,累計前11月每股純益達4.02元。
因蘋果iPhone4訂單大補,玉晶光營運轉機氣息強,帶動股價持續軋空,不過,法人在連續四天買超後,昨天因高檔逢賣壓調節,轉買為賣,加上現增案一再延宕,盤中一度逼近跌停板,終場收360元、下跌17元。
市場法人普遍看好玉晶光大吃蘋果的表現,從iPhone4的高低階鏡頭,到新一代iPad搭載鏡頭,帶動玉晶光今年營運鹹魚翻生。
37.前11月EPS 晶技4.22元
晶技(3042)昨(15)日公告前11月每股稅後純益4.22元,受惠客戶持續拉貨,法人預估,晶技第四季營收仍可望創歷史新高。
晶技11月營收創歷史次高,單月不含員工分紅稅前盈餘1.38 億元,年增一成。前11月營收87.46億元,年增25.8%,合併稅前盈餘12.54億元,每股稅前盈餘4.22元。晶技昨日股價下跌0.2元,收在56.3元,成交量2,141張。
晶技主要客戶包含蘋果、宏達電、鴻海、正文等,今年以來受惠智慧型手機需求大幅成長,加上網通設備及筆記型電腦產品需求回溫,推升今年營收表現亮眼。
晶技近期來自智慧型手機需求持續成長,10月營收創新高,11月創次高。法人預估本季營收可望較第三季維持成長,有機會再度刷新歷史新高記錄。
展望明年,晶技大客戶蘋果將推出iPhone新款智慧型手機以及iPad 2的新款平板電腦,而宏達電預估明年出貨量要倍增,晶技明年營收成長可期。
38.台塑化 本季「油」夠賺歐洲隆冬取暖用油需求暢旺,再加上弱勢美元牽動國際油價維持高檔,台塑化(6505)生產的汽柴油價格,已與杜拜原油價差擴大到到每桶16.2美元;法人估,台塑化第四季光是汽柴油的稅後純益即高達近73億元,全年每股稅後純益可達4.44元。
39.原物料走升 外資喊進台化
受到台幣升值影響,有利降低塑化業的採購成本,昨天台塑四寶表現不凡,台塑(1301)、台化(1326)、南亞(1303)盤中漲幅皆近2%,台塑化(6505)也小漲。
近期包括乙烯在內的原物料價格持續走升,瑞士銀行和摩根士丹利昨天都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加碼」台化。
摩根士丹利昨天發表台塑四寶產業報告,看好台塑和台化受惠於原油與乙烯等原料價格拉升,仍給予「優於大盤」的評價,目標價皆定在94元。
瑞銀由台塑四寶11月合計營收創下新高,預估明年台化本益比將能達到14倍,一口氣將台化目標價由94元調升至115元,給予「買進」評等,僅略低於先前高盛證券發表的119元
40.化纖業/原料降價 南亞東聯樂
亞洲兩大聚酯化纖原料乙二醇(EG)供應商SABIC、MEGlobal,連四月漲價後,下月首次降價,但降幅只0.86%至2.5%,南亞(1303)、東聯(1710)及中纖(1718)等國內相關生產廠商,營業利益將持穩。
法人表示,南亞總計132萬公噸產能已全數復工,東聯、中纖各一條歲修的生產線也將趕在本月底前啟動,預期下月獲利都可優於本月。
據了解,亞洲三大EG領導廠SABIC、MEGlobal及SHELL本月大漲供應價格每公噸120至150美元,把價格推升達1,150至1,180美元,每公噸利差高達約300至350美元,引起以大陸為首的聚酯化纖業紛紛削減開工率。
市場人士指出,SABIC等為激勵下游提貨,宣布調降明年1月價格,新價每公噸1,150美元,每公噸降價10至30美元。
法人指出,以東聯為例,目前正進行一條生產線歲修,預估本月營收可能下降至8、9億元,月減15至20%,但其於25日復工後,預期下月營收及獲利勢必會大幅回升
41.南紡 台南蓋複合商場
南紡(1440)活化資產計畫起動,昨(15)日董事會通過台南後甲廠第一期開發案,初估投入約50億元,興建商場、旅館及自用辦公室,商場將出租給同為「台南幫」的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經營,旅館則不排除與國賓、晶華、六福等上市飯店業者合作,最快於四年後開幕。南紡董事會昨天通過,於台南後甲廠基地興建商業設施出租,第一期商場及旅館投資金額約50億元,預計投資投入日期為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42.觀光業/王品效應 華園國賓燒滾滾
觀光業營收大幅成長,昨(15)日上市觀光類股全面翻紅,漲幅達0.96%,成交金額達4.77億元。法人表示,觀光類股這一波漲勢,應該是受王品集團今年大賺,擴大辦理尾牙激勵,預料應可延續到年底。
隨著景氣回春,國內最大餐飲集團王品宣布,今年每股稅後純益預估可達13元,使得投資人對觀光類股也充滿期待,沈悶多時的觀光類股也由黑翻紅,昨天包括華園(2702)、國賓(2704)、六福(2705)、第一店(2706)、晶華(2707)、KY美食(2723)、新天地(8940)、亞都(5703)及鳳凰(5706)等飯店、餐飲及旅行社股的股價都微幅上揚。
其中,以國賓及鳳凰表現最為亮眼,國賓昨天股價小漲1.15元、收47.2元,成交量3,132張;鳳凰小漲2元、收71元,成交量達1,083張。至於觀光類股的股王晶華股價小漲0.5元,收498元。 每年至少可以維持200萬人次。再加上其他國家的觀光客緩慢成長,台灣觀光產業雖不會爆衝,但獲利將會逐年增加
43.台肥遠東新華固 「資」色俏
新台幣近日盤中接連突破30元關卡,使得資產股受到市場垂青。瑞銀證券認為,五都選後,穩定的兩岸關係、以及中國資本投資等因素,明年房地產價格將上揚5至8%。基於產業前景的有利發展,瑞銀點名買進包括台肥(1722)、遠東新(1402)及華固(254 )等三檔個股。預估明年房市價格將上揚5至8%。
另一方面,12月央行升息機率上升,而近期媒體焦點也專注於報導稅務改革,並認為政府政策雖將繼續打擊投機活動,但在自用及長期投資需求下,仍無法對明年整體房地產降溫。
因此瑞銀證券認為,在相關產業前景有利的發展局勢下,資產以及房地產族群將有表現空間,並點名買進台肥、遠東新、以及華固等三檔個股,分別上調目標價至128元、53.5 元、以及104元,調幅各達37.63%、2.88%及46.48%。
瑞銀證券表示,台肥除本業上,因中國採取緊縮尿素出口政策,將導致尿素價格未來兩年上漲5至15%外,台肥也將積極活化龐大的土地資產,使得未來整體獲利將逐年上揚,營運成長動能轉趨明顯。
44.萬宇科將下市 套利空間18%
TDR股東亞科(9102 )因被收購本月8日停止交易,昨(15)日TDR股萬宇科(9104)也公告指出,因Trinitas私募股權基金將以約24.31元價格收購全數股權,萬宇科在南非原股將下市,如此一來TDR也將同步下市。將創下第三家TDR下市的案例。
受到此收購價格高達24.31元,有相當大套利空間的利多消息激勵,萬宇科昨天股價開盤後強勢拉上漲停,10點過後並鎖住漲價19.9元,成交量也增至1,113張。以昨天收盤價來看,仍有18.14%的套利空間。
萬宇科昨天下午4點20分以後才在TDR專區的公開資訊公告,原股股票可能會被私募基金併購而下市的訊息,不過,昨天股價已「未卜先知」,一早就衝上漲停,持股超過52%的外資,昨天還逢高調節賣超32張,是否有「知情人士」,提前上車就不得而知了。萬宇科昨天下午通過公開資訊站通告股東指出,一個由該公司執行長David Kan及Trinitas私募股權基金所領導之聯盟提出一個「無拘束力之意思表示」,擬徵求非參與該聯盟之該公司股東以每股南非幣5.55元,約當新台幣24.31元現金價格出售其持有該公司之股票。
45.均豪:本季業績倍增
設備廠均豪(5443)董事長葉勝發昨(15)日表示,今年第四業績會比第三季倍增,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於面板及太陽能電池廠的設備訂單,明年整體市場也審慎樂觀。一般預料,隨著友達(2409)今年底可望取得赴大陸建7.5代廠的門票,隸屬友達集團的均豪,勢必可承接到設備大單。
均豪昨天舉行股東臨時會,葉勝發答覆股東提問對股價是否委曲指出,目前看來第四季業績會較上一季倍增,股價「的確有點委曲」,有待大家一起再加油。法人指出,均豪前三季每股純益0.72元,其中第三季就有0.3元,第四季每股純益可望持續向上。
46.東風裕隆擴產 永彰大億等零件廠受惠裕隆(2201)轉投資大陸東風裕隆汽車產能大躍增,零組件配套廠規模快速增加,繼目前300畝、15家零配件廠進駐後,明年3月將再增加13家廠商,包括永彰(4523)、大億(1521)、江申(1525)等零件廠,都將在東風裕隆產能擴張下直接受益。
東風裕隆第一階段產能目標為兩年內達到年產24萬輛規模,2018年前達到50萬輛的規模,總計將推八款車型,有利於零組件廠全力發展,在有限的車款下,投入的模具成本較低、可望創造更大的銷售效率,吸引更多零組件廠相繼加入。
東風裕隆第一期進駐的零件協力廠包括裕器、穎西、友聯、永仁、研華等12家,現在增加重慶嘉軒、永彰機電、普騰電子三家,明年3月將再增加福大電子、江申、大億等13家,總計達到28家規模。
零組件廠近期相繼投入,預期明年底前即可完成相關建置,東風裕隆相關的重要零組件大部份都將由在地供應,其餘由江浙附近其他生產基地供應。
47.元大11月獲利 稱霸券商
證交所統計,全體證券商11月盈餘為32.69億元,較10月增加25.33%,其中綜合證券商的增加比率為29.74%,專業經紀商的減少比率為18.11%。
累計前十一月全體證券商盈餘為299.65億元,綜合證券商共47家,其中盈餘42家、虧損五家;專業證券經紀商共37家,其中盈餘31家、虧損六家;期貨兼營證券商共一家虧損。
證交所統計,綜合券商11月獲利由元大證摘冠,單月獲利高達9.47億元。至於累計前十一月獲利前五名的綜合券商分別為:元大證44.85億元、凱基證31.37億元、寶來證21.39億元、富邦證19.21億元,以及日盛證17.7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