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05:30

數位發展部部長林宜敬昨表示,台灣正與美國政府合作,依循國際標準,逐步推動「後量子密碼」加密技術的轉變,優先應用於國安、國防與金融等關鍵領域,確保台灣數位安全在量子電腦時代仍能獲得保障。(資料照)
確保敏感資料安全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新任數位發展部部長林宜敬昨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指出,美中兩國積極發展量子電腦,雙方都很擔心對方在研發上搶先突破,破解另一方所有的密碼;台灣正與美國政府合作,依循國際標準,逐步推動「後量子密碼」加密技術的轉變,優先應用於國安、國防與金融等關鍵領域,確保台灣的數位安全在未來量子電腦時代仍能獲得保障。
林宜敬︰優先導入國安、國防、金融、醫療系統
隨著科技巨頭在人工智慧(AI)與量子電腦領域的競逐,對當前數位安全架構構成潛在威脅。林宜敬強調,量子電腦雖然與傳統電腦的運作機制截然不同,無法執行基本的加減乘除,但其獨特的「猜數字」能力,卻足以破解現行廣泛使用的密碼系統,對全球資安造成巨大挑戰。數發部正積極與國際合作,超前部署「後量子密碼(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PQC)」,以確保台灣的國安及金融資訊安全。
他解釋,現行密碼加密技術如RSA,皆是透過「猜數字」的方式進行破解,而量子電腦的特性在於能同時猜測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個數字。他以二戰期間圖靈破解德國密碼為例,指出量子電腦能以超越想像的速度和規模進行「組合猜測」。
林宜敬說,這種能力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擔憂,特別是美國和中國,雙方都高度警戒對方可能在量子運算上取得重大突破,進而破解他國的軍事與金融密碼,且這種突破可能不會公開;一旦發生,將導致國家機密和金融系統面臨被竊取或洗劫的巨大風險。
美國正在制定技術標準
後量子密碼是一種新型加密技術,旨在抵禦即使是強大的量子電腦也無法破解的攻擊。林宜敬強調,台灣與自由世界的領導者美國政府在後量子密碼技術上保持緊密合作,美國正在制定相關的技術標準,台灣也將依循這些標準來建構自身的加密防線。
他透露,美國政府近期已公布三種演算法作為後量子加密技術的方向,預計一年內相關標準將會確定,台灣也將依循並迅速轉換,優先部署於國安、國防電腦系統及金融銀行領域,並逐步擴展至醫療體系等,確保敏感資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