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與美重大協議=對等+晶片關稅?台代表露口風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周四接受CNBC訪問時透露即將與台灣達成重大貿易協議,對此,台灣政府周五證實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取得「一定進展」,希望向美國爭取到更有利的關稅稅率。
周四受訪時,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談到貿易問題時,先是提到了印度,他表示,如果印度停止採購俄羅斯原油,那麼美國與印度之間的問題將獲得解決。隨後,他又表示「我們將和台灣達成一項重大協議,與瑞士也可能達成貿易協議」,但他沒有提供相關細節。盧特尼克也透露與南韓尚未正式簽署已經敲定的協議。
目前川普政府對台灣提出的對等關稅稅率是20%,台灣政府正在向美方爭取的條件包括對等關稅不疊加。
對於盧特尼克的談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周五表示,台美雙方的關稅談判持續推進,雙方皆肯認有一定進展,現在的關鍵在於等美方安排總結性會商。她並表示,目前暫時性的對等關稅對台灣產業造成衝擊,因此「我方希望透過該協議,爭取更好、更合理的對等關稅稅率和232關稅的優惠待遇」。
半導體是台灣主要的出口產品。與川普政府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開徵對等關稅不同,半導體和其他主要科技產品的關稅稅率取決於依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進行的國安調查結果,因此目前尚未敲定。
據消息指出,盧特尼克談到的「重大協議」(big deal),指的是對等關稅和232條款一起處理。
美國貿易代表署尚未回應媒體置評請求。
本月初,在宴請多家科技大廠執行長之前,美國總統川普曾表示,對於那些沒有在美國生產晶片和半導體的公司,美國政府「很快」將對它們的半導體產品徵收進口關稅。但他沒有透露具體時間或稅率。
川普向記者表示,我們將徵收非常可觀的關稅,不是那麼高,但相當可觀,但我們的想法是,如果那些公司進來美國生產,如果它們正要進來、正在建廠、計劃進來,就不會有關稅。在提到半導體時,他再度強調「如果它們不進來美國生產,就要徵收關稅」。
上個月,川普也曾提到美國將對進口的半導體和晶片產品徵收稅率約100%關稅,但已經在美國設廠生產或承諾在美國製造的公司將取得關稅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