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25-08-18 07:42

育兒,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長大--1

育兒,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長大--1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父母陪伴他們長大的時光是寶貴的。身為父母,你給孩子帶來的到底是溫柔的雨露,還是刺骨的寒風?該怎樣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和陪伴?今天我們邀請到一位教育大咖來做客,告訴我們該如何做更好的父母,養出更健康的孩子。
教育標籤
沒有人會比媽媽更了解孩子的需要,沒有人會比媽媽更懂得孩子的情緒。爸爸需要做到「存在」,更需要全力支持媽媽,讓她憑本能做好一個「自然」的母親。
當媽媽,要學會輕鬆和自信
「馬上要晉級人母了,你得多看幾本育兒指南,這些書我覺得不錯,你也買來看看。」
「你以後生了孩子,我幫你照顧,養孩子還得用老方法,你們年輕人沒經驗」
「你得多關注一些最前沿的育兒知識,專家怎麼說你就怎麼做,別總聽你媽你婆婆的。」
第一次當媽媽,誰都難免會焦慮。別說以後的教育,連餵養方式都拿不準。到底是兩個小時餵一次還是三個小時餵一次?牛奶和母乳可以混合餵養麼?孩子哭的時候到底哄還是不哄?孩子為什麼總是哭?讓孩子睡單獨的小床還是和自己一起睡……
這方方面面的疑問和糾結都讓新手媽媽擔心和焦慮,一顆心七上八下,而這時我們才發現,每本育兒書說得都不一樣,而長輩的做法和育兒書上說得又不一樣。到底哪一種才是正確的?到底要通過怎樣的努力,媽媽才能養好一個孩子?
溫尼科特醫生曾說,最好的母親養育來自於媽媽天然的自我信賴和獨立自信。我十分贊同這個觀點,我不太建議新手媽媽去大量閱讀育兒書,也不贊成她們不斷向周圍的人「取經」。因為當一個女人懷孕的那一刻,甚至從她想要這個孩子時,她就已經開始在做準備了。她可能會做胎夢,可能會在閒暇時想像,她在懷孕時會以無比敏感的心接收一切與孩子相關的信息。而在她懷胎的這10個月,孩子居住在她的身體裡,她也已經開始以自發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照顧,比如對話、撫摸和相互感知。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