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11:06

經濟學家羅森伯格發出警示,認為美國經濟正走向「通縮衝擊」。示意圖。(法新社)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雖然「通膨減緩」通常是受到消費者歡迎的消息,但「通貨緊縮」則可能代表經濟正出現更嚴重的問題。羅森伯格研究公司(Rosenberg Research)創始人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認為,美國可能正面臨通貨緊縮危機,點出川普關稅政策、移民管制和人口老化這3大因素,將讓美國經濟走向「通縮衝擊」(Deflationary shock),重演日本和中國長期經濟停滯的狀況。
羅森伯格在週三(13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現在正面臨一場通縮衝擊,令人驚訝的是,所有的債券空頭、通膨恐懼者,以及聯準會政策鷹派,竟仍依照舊規則操作,忽略了這個長期結構性轉變。」
雖然消費者可能對物價下降感到振奮,但對政策制定者來說,通縮通常被認為比高通膨更難解決。這也是為什麼像日本和中國這些曾經面臨通縮危機的國家,之後經濟會長期陷入疲弱成長的原因之一。羅森伯格稱,美國可能也面臨類似命運,並認為美國正「跟隨這兩個國家的腳步」,點出美國走向通縮時代有3個原因。
關稅實際上可能帶來通縮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關稅會推升通膨,因為企業可以透過提高消費者價格來轉嫁關稅成本。但關稅也有通縮面向,羅森伯格點出,比較高的物價會讓消費者減少支出,當需求相對供給下降時,可能拉低物價。
已有跡象顯示消費者開始勒緊褲帶。數據顯示,雖然美國7月通膨升至 2.7%,但零售銷售相當疲軟,6 月僅成長 0.6%,5 月則萎縮 0.9%,7月僅預計成長0.5%。羅森伯格說:「畢竟GDP本質上就是消費支出。」他指的是美國GDP增長約有3分之2來自消費支出。
川普的移民政策可能衝擊經濟成長
川普的移民政策可能會讓美國人支出放緩的狀況更加嚴重。羅森伯格表示,移民減少可能導致消費支出下降,進而降低物價,抑制經濟成長。他指出,美國的移民流量已開始下降,5月新入境簽證暴跌20.5%。而大部分在美國的移民年齡介於35至54歲,正是消費支出通常達到生命周期高峰的年齡區間。
羅森伯格在報告指出:「總體而言,貿易戰造成的需求破壞,加上因移民消費者群體減少導致的未來支出放緩,應會降低通膨。」
人口老化拖累支出
上述因素還會因為美國人口快速老化、出生率下降而被放大。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最新預測,到2050年時,65歲及以上人口將激增至8200萬,比2022年增加47%。人口老化可能影響經濟成長,因為年長者傾向儲蓄多於消費。根據羅森伯格的分析,一個人在35歲時的消費可能性為0.94,到65歲時約降至0.67。
他表示:「在如此高度槓桿化的經濟體中發生這種情況,只會在不久的將來加劇通縮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羅森伯格在華爾街以反向操作聞名,他近年來對美國經濟多次作出悲觀預測。今年稍早,他仍認為美國正走向衰退,並推測經濟衰退可能最快於仲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