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7 21:10
不一樣的降準降息 中國「十箭齊發」 力撐穩市場穩預期(圖:shutterstock)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於周三 (7 日) 上午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宣布一攬子重磅金融政策,旨在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此次政策調整涵蓋降準、降息以及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優化與創新。
在存款準備金率(存準率)方面,中國人行宣布普遍下調金融機構存準率 0.5 個百分點,預計將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 1 兆元
人民幣。同時,完善存準金制度,階段性將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準率從目前的 5% 調降為 0%。
據陸媒《21 世紀報導》,如果具體政策措施進行歸納整理,會發現剛好有十個不同的面向或工具調整:
1. 普遍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0.5 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 1 萬億元。此舉旨在滿足長期流動性需求,調整流動性結構,增加中長期流動性供給,並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增強負債穩定性,弱化銀行高息攬存動力。
2. 階段性將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 5% 調降為 0%:這是完善存款準備金制度的一部分。有利於降低這些直接面向汽車消費、設備更新投資領域提供金融支持的機構的負債成本,提高負債穩定性,增強對特定領域的信貸供給能力。
3. 下調政策利率 0.1 個百分點:即公開市場 7 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從 1.5% 降至 1.4%。預計將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同步下行約 0.1 個百分點。有利於通過利率傳導,有效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
4. 降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 0.25 個百分點:涵蓋支農支小再貸款等長期性工具,以及碳減排支持工具、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等階段性工具。有利於強化對商業銀行的政策激勵,引導其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投放。
5. 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 0.25 個百分點:調整範圍包括新發放及存量住房公積金貸款(存量貸款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下調)。能夠有效降低居民購房門檻,減輕借款人利息負擔,提升消費能力,支持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6. 增加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 3000 億元:由目前的 5000 億元增至 8000 億元。有利於支持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快相關領域貸款投放。
7. 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 3000 億元:這是央行將支農和支小再貸款兩個工具合併管理並改革管理方式後的首次增加額度。與調降再貸款利率形成協同效應,有望進一步加大對普惠金融領域的支持力度,支持銀行擴大對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的貸款投放。
8. 優化兩項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將 5000 億元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 3000 億元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的額度合併使用,總額度 8000 億元。這兩項工具內嵌逆週期調節屬性,主要在資本市場被明顯低估時發揮托底作用。合併使用可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靈活性。
9. 設立 5000 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這是對前期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政策的擴容和升級。旨在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服務消費和養老產業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進一步激發國內服務消費潛力,促進擴大服務消費供給和提振需求,同時支持養老產業發展。
10. 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貸款資金購買科技創新債券,並與地方政府、市場化增信機構等合作分擔部分違約損失風險。旨在支持科技創新企業和股權投資機構發行低成本、長期限的科創債券融資。
報導引述權威人士指出,降準 0.5 個百分點有效滿足了長期流動性需求,能調整市場流動性結構,增加中長期流動性供給,並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弱化銀行高息攬存動力。大幅降低汽車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準率,則有利於降低這些機構的負債成本、提高穩定性,增強對特定領域的信貸供給能力。此舉也被視為傳遞提振投資者信心、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明確訊號。
分析人士認為,政策利率下降有利於通過利率傳導,有效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結構性降息則能強化對商業銀行的政策激勵,引導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投放。下調住房公積金利率能有效降低居民購房門檻,激發住房消費積極性,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本次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調整包括新發放及存量貸款(存量貸款將於 2026 年 1 月 1 日起下調),可直接減輕借款人利息負擔,提升消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