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 發達集團代表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4-14 23:41

「中國製造」末日!鞋廠台商撤離 往印尼擴銷歐洲

「中國製造」末日!鞋廠台商撤離 往印尼擴銷歐洲

東森新聞
2025年4月14日 週一 下午8:19





美中貿易關稅戰打不停,讓中國製造業大受衝擊。有鞋廠台商透露,在中國的廠商能轉移的,早就先轉移到東南亞,但製鞋最大宗的越南已經飽和,越來越多人轉往印尼設廠,目標要避開關稅,全部銷往歐洲。
琳瑯滿目鞋款,運動、休閒通通有,而每雙鞋的鞋材製造工廠,遍佈世界各國,最大宗來自越南,但現在已經陸續轉往印尼。
不管你是要穿這雙慢跑,還是要穿這雙打籃球,只要運動都會穿到球鞋。像籃球鞋中間的緩震鞋材,就是來自印尼,而現在也越來越多的鞋廠,紛紛往印尼擴廠佈局。
工人分裝一片片鞋墊,千坪廠房全是鞋材生產線。美中貿易掐喉戰,鞋廠台商待不住中國,唯一解方只能遷廠。但第二大據點越南又已經飽和,這下看準印尼更便宜的人力成本,甚至不選擇出口美國,要避開關稅風暴,目標鎖定銷往歐洲。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鞋廠台商)謝明輝:「(鞋量一年)60億雙,美國也是佔其中的,我們來算的話,他人口也是3億多,可是他的消費量並不是說全球的鞋子都賣到美國去,(所以)印尼大概是(銷往)歐洲跟日本比較多。」
產線忙個不停,就是要擴大產能。畢竟,以鞋子重要的緩震中底來說,印尼一個月最多能產出50萬雙,還只有越南的一半;而鞋墊一個月,也只有越南產量的四成左右。業者力拼,要徹底瓜分中國產能,抓緊歐洲市場。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鞋廠台商)謝明輝:「不是講說他關稅來了,我們馬上搬廠,沒辦法。最快最快鞋廠都要三年,我們鞋材廠那等到鞋廠穩定了五年,我們才會動(擴廠)。」
業者坦言,光是時薪就差了十倍以上,幾乎不可能到美國設廠。美國生意變難做,業者轉向歐洲擴大布局,恐怕也將成關稅戰下的新現象。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