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ch 發達公司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11-11 15:31
“創造式”生存 日本紡服產業轉型啟示
近來,關於日本服裝設計大師山本耀司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引發了各界對於日本經濟走勢及紡織服裝產業未來發展的討論。部分觀點一致認為,日本這個亞洲老牌奢侈品市場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日本紡織服裝產業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實際上,伴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日本紡織服裝產業近十年一直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局面。不過,儘管由經濟低迷帶來的市場衝擊顯而易見,但也讓日本紡織服裝產業的變革時代提前到來。如今,致力於“日本創造”的全新產業面貌令世界矚目,其注解是專注於高品質的紡織材料及時裝創意。
危機影響下重塑產業競爭力的奧秘何在?日前,日本JFW JAPAN CREATION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此作出解答。據介紹,JFW的全稱是日本時裝周促進機構,全球知名的東京時裝周由其主辦,JAPAN CREATION則是該機構主辦的日本創造紡織品博覽會,旨在推廣高技術、高時尚的日本紡織品。
60年產業巨變
“在日本,紡織時裝產業開始起步發展已經經歷了約半個世紀。”日本JFW JAPAN CREATION事務局長川島朗回憶說。
二戰以後,紡織業被視為和平型產業,作為引領日本復興的重要一環備受政府重視,最先開始走上復興之路。上世紀50年代纖維產業迎來了首次大豐收,紡織生產行業的生產力在這一期間急劇進步。那是上游引導業界的時代,日本自此建構紡織、化纖的生產基礎。
隨後的上世紀70年代,由於主要輸出地美國對紡織品實施進口管制,日本紡織產業面臨困難時期。而另一方面,服裝企業以極具生命力的姿態開始漸露頭角。高田賢三、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等設計師開始活躍於時裝界。1975年,第一屆東京時裝周成功舉辦。至此,在世界時裝界,日本穩占一席之地,獲得時尚發佈權。上世紀80年代,日本迎來真正的“服裝時代”,步入高速發展期。
然而,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產能的提高,日本國內市場逐漸趨於飽和。特別是泡沫經濟崩潰之後,產業規模不斷萎縮,紡織企業縮減生產設備,加快了生產業務向中國等海外轉移的速度。同時,周邊國家紡織業的迅速崛起,使得日本紡織業在價格、品質上的優勢消失殆盡,其中中國紡織產品對日本市場的影響最為明顯。據統計,日本在2003年度進口服裝總量為32億5000萬件,其中原產於中國的產品接近30億件,所占比例高達91%。
在這種背景下,日本一些著名的紡織企業及產業集聚地提出了以高附加值產品為突破口振興紡織業的思路。這一呼聲被列入日本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戰略。2007年,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二階俊博分短期(1年)、中期(3年)和長期(10年)三個階段提出產業戰略目標。短期目標包括:加強服裝專業人才培養,強化原材料與製品的規格制定、生產和銷售功能,促進新事業的創造。中期目標重在“促進感性與技術的有機融合,形成具有創造能力的服裝產業集群”,對長期目標的描述則是:“加強日本服裝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形成能夠培育出大批世界級品牌的體制”。
川島朗表示,在這一創新理念的支撐下,日本紡織行業不僅在生產技術上,同時在時尚性方面也誕生了世界水準的產品。比如,在奧巴馬總統的就職儀式上,第一夫人蜜雪兒所穿著的NINA RICCI開襟羊毛衫,就使用了佐藤纖維紡織的特殊馬海毛紗,這一粗細不到以往產品一半的馬海毛衫,受到歐美設計師品牌的極高評價。
“日本創造”發力
談到日本紡織業的發展歷程與變革,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近年,日本紡織業的經濟規模在某些指標上已經遠遠落後於中國,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日本紡織業在產品研發、高附加價值產品加工、商品流通等方面與中國相比仍然具有相當大的優勢。
“僅就差別化纖維開發而言,日本紡織企業在納米技術、生物技術的應用方面仍然走在世界的前列,抗菌、抗紫外線、防皺、除臭等功能性面料可謂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該人士稱。
集聚高品質、高功能等高附加值的日本紡織品,向來自世界的高層次買家提供商務平臺,正是JFW JAPAN CREATION展的基本立意。據介紹,通過這一視窗,全球紡織業同行可以看到最先進的高科技纖維,如由東麗公司開發的碳纖維,是比鐵的強度更高,比鋁更輕的先進材料;帝人集團推出的超細納米纖維,已經到了人類肉眼無法看到的地步;尤尼吉可公司利用可降解材料開發的環保型立體織物,充分滿足生態環保要求。
記者瞭解到,這個展會的中文名稱是日本創造紡織品博覽會,由此可見該展會對於創新材料及創意理念的推崇,發佈潮流動向、環保織物、功能材料、後整理技術是其核心內容。就在不久前舉行的上海秋冬面料展上,由JFW JAPAN CREATION組織的日本展團集中展示了日本的尖端技術和產品,受到了國內外採購商的熱烈關注。
對於製作工藝的專注執著以及穩定的產品品質,被川島朗形容為“獨特的日本氣質”。“日本生產材料的創造力和獨特性,對於世界時裝產業是不可或缺的。”他說,在這一氣質中誕生的功能材料,吸引奢侈品牌設計師頻繁走訪日本,尋求創意的靈感,並憑藉獨特的材料實現產品的差別化。
另一方面,日本紡織企業之所以加快技術創新步伐,也離不開服裝設計師的創意支持。“對於創意者來說,和日本的織物廠家直接合作生產的材料,是決定服裝成敗的重要因素。”川島朗告訴記者,現在日本的紡織品服裝能受到高品質、高附加值的評價,是由紡織企業的技術和鑽研精神,與時裝設計師的感性及想像力相合作的結果。
“在矛盾叢生的現代,如何真摯地思考紡織產業的存在、前途。”這是JFW JAPAN CREATION曾推出的一組流行趨勢主題。記者觀察到,在這個流行趨勢區域中,集中展示了多種多樣的趨勢作品,包括產業集聚地和院校學生合作的作品、紡織企業和印染企業共同表現的染色技術以及設計師如何運用有機纖維製作環保服裝。
由此可見,一種產業鏈的深度合作模式,在日本紡織服裝產業已經發展成熟。而這個曾經歷過六十風雨的產業,似乎也在不斷的變化與變革中,探尋到發展的真諦。
資訊來源:ct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