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港金牌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12-21 03:40

強攻軟經濟 先築智慧鐵牆

在劇變的時代,台灣今日面臨的外來挑戰更嚴峻而複雜。《臺灣產業科技前瞻研究計畫》啟動以來,師法先進國家開展前瞻研究工作迄今,希冀在同時滿足經濟成長、社會公義、環境永續等發展準則的前提下,引導企業往「全球資源整合者」、「產業技術領導者」、「軟性經濟創意者」、「生活型態先驅者」四大願景路線邁進。
隨著人類生活富裕度與品質提升,特別是經濟社會發展已臻成熟的先進國家,競爭層次早已不落在國家武力、天然資源或規模經濟,而是在於「軟實力」(Soft Power)。「軟實力」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大學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的Joseph S. Nye ,Jr. 教授1990年提出,起初是用於探討「國際關係」所發展而來,其後因為不同專業領域的學者投入,「軟實力」的想法也陸續擴散到其他領域與層次。
廣義來說,軟實力主要是指「透過歷史文化、意識形態、政治理念等內涵為手段,將之導入有形的產品或無形的服務、活動表現(如文學、電影等創作)、政策體制中,做為載體,運用「吸引、同化」之魅力,而非武力脅迫或經濟利誘的方式,達到影響對方(其他國家、企業、團體、個人)行為的一種能力」。
推動軟實力的目標在於吸引對方同樣欣賞與認同,也想要擁有與消費、願意追隨或仿效自己所追求的標的,藉以達成潛移默化但卻持久度驚人的影響效果。
台灣產業發展早期著重農產品加工、輕加工、製造代工等,多數人民仍為生活溫飽而汲汲營營,要意識到無形的知識,與後續衍生出軟實力的重要性並非易事。
《經濟學人》曾發表一篇文章,闡述1,500美元人均所得之突破,將是造成人心思變的關鍵點;因為一旦基本生活需求滿足後,人民的心思才有餘力開始渴望起更多物質之外的精神生活,才能催生出更多更精緻複雜的產品與服務設計。依循此脈絡,臺灣在六、七十年代創造出經濟奇蹟,人民生活逐漸穩定與富裕後,對消費與購物的評價觀點也才隨之改變,會追求更有質感的生活品質。
在民眾對於生活品質的質感追求下,運用具有軟性與文化創意元素的產品與服務,才逐漸被重視與需求,以瓷器產品聞名全球的法藍瓷公司為例,法藍瓷在頂級瓷器市場一炮而紅,從默默無聞的代工廠,搖身一變成為台灣精品瓷器品牌的代名詞。
法藍瓷販賣的產品,強調「作品與內容」,在創作過程中,傳遞具有深意的故事訊息,並透過步驟性的探索東方古典文化之抽象表徵意象,再將之注入產品設計,賦予現代具普世認同價值的生活態度、生活議題與感悟等,形成故事主軸,並運用各種具現代感的材質、線條比例等表達方式來融合呈現,勾勒出重新詮釋的原創作品。
企業欲強化自身在「軟性經濟創意者」願景路線之能耐,提升自我的智財力與創意力極為重要,要能將洞見消費者隱而不明的需求,運用「非實體要素(如軟體、知識、情資、配方、藝文、理念、關懷等內涵)」,投入各式企業活動的應用中,做為獲利的來源,同時將運用「非實體要素」帶動有形產品的設計、無形經營模式、服務內容等,使自身的商品及服務產生創新風貌與感受之能力,進而形塑出吸引全社會與國內外市場高度接納的品牌資產。
企業要長久累積軟性經濟創意者的資源,對於相關智財權(如專利、版權、商標、商業秘密)等具備市場吸引力的知識內容掌握度與掌握數量,必須不斷累積與提高。
就代表性企業的發展經驗,多以累積龐大智慧資本的數量為優先,先有大量的知識累積,才從中加以精煉或萃取,因此智慧資本為奠定創意與創新來源的基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