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 發達集團董事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8-12 11:41

和碩匯損 財報季添隱憂

和碩昨(11)日公布第2季毛利率與營益率,同創分家以來新高,但業外匯兌損失與海外可轉債(ECB)評價損失大增,導致稅後純益季減逾45%;上半年匯損與ECB評價損失高達30.68億元,吃掉本業獲利近三成。
目前已公布第2季財報的電子業者當中,包括太陽能廠昇陽科、零組件廠兆利等都有匯損等業外損失。和碩向來是台股資優生,上季業外損失大幅侵蝕獲利,法人憂心還有大廠財報潛藏業外損失「未爆彈」。
和碩昨天舉行法說會,公布上季營業毛利為130.03億元,毛利率6.1%;營業利益57.04億元,營益率為2.7%。不過,上季匯損4.9億元,占本業獲利約8.6%,等於公司每賺100元,就有8.6元被匯損吃掉,超過法人預期。
受業外損失拖累,和碩單季稅後純益14.98億元,季減45.2%,每股純益0.65元;上半年稅後純益42.3億元,每股純益1.82元。
和碩表示,公司採用自然避險,並沒有購買衍生性商品或金融商品。由於美元部位大,首季遇到人民幣貶值、第2季遇到新台幣升值,導致匯損金額擴大。
其中,ECB評價損失方面,第2季高達17.32億元,上半年合計認列23.18億元;第2季匯損達4.94億元,上半年合計達7.5億元。合計第2季ECB評價損失與匯損達22.26億元,上半年這兩項業外損失則高達30.68億元,侵蝕每股獲利約1元。
法人指出,第2季新台幣兌美元升值約2.25%,對出口導向的代工產業相當不利,和碩恐怕不是唯一一家出現嚴重匯損的電子大廠。
和碩總經理暨執行長程建中預期,本季在旺季效應帶動下,估非筆電業務營收季增二至三成;筆電業務較為疲軟,出貨量估季減5%至10%;主機板與桌上型電腦出貨則約持平至季減5%。整體看來,下半年營收可比上半年成長二成。
和碩財務長林秋炭指出,第3季營運規模持續放大,不過,部分新產品也將量產,初期生產成本將對獲利造成壓力,預估整體毛利率、營益率約與上半年持平。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