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nchen 發達集團監事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4-06-11 11:11
中西合治視網膜剝離 減發炎重補養
中西合治視網膜剝離 減發炎重補養
台灣新生報作者: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視網膜剝離」可配合中西醫合治。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林舜榖表示,由於視網膜剝離可能導致終身失明的危險,建議同時進行西醫治療,特別是刺網上已經出現裂孔,或是已經有斑塊狀黑影出現的患者,應避免拖延治療。
中醫師林舜榖表示,正常情況下視網膜會緊緊的貼附在眼球內側,並由豐富的血管層隨時供應充足的養分。一旦因意外撞擊、強烈震盪使視網膜連接眼球的部分遭到拉扯破壞,或有高度近視及罹患嚴重的眼球內部發炎時,血管大量從視網膜下方滲出,都會導致視網膜從原本的位置剝離,嚴重的損害視力。
患者一開始會看到小黑點或黑影一閃而過,或是在視野中晃動,更嚴重者會看到閃光,且因眼球運動而快速增加,即使閉上眼睛仍然可以看到。在更嚴重者會看到大塊黑影,甚至整片黑幕遮住視野,終至完全失明。
林舜榖表示,中醫的治療角色因疾病不同階段而有差異,發病早期重點會放在減少發炎反應及視網膜下的滲出液;手術完後恢復期則會以補養為主。
發病早期中醫多會選用較有清熱抑制發炎反應的藥物,如蔓荊子、黃芩、甘菊花、知母、枸杞子等,再加上活血通絡的川芎、丹參;利水減少滲出的澤瀉、茯苓,及滋養視網膜與黃斑部的枸杞、石斛等。
在手術完後恢復期則會以補養為主,中醫認為,眼睛與肝、腎二臟腑的關係密切,因此多會選用「滋養肝腎陰」的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或明目地黃丸。穴道針灸的穴位則以眼睛周圍的精明、瞳子骨翏、太陽穴、攢竹等,以促進局部氣血,達到延緩惡化、促進復原的作用。
林醫師表示,即使已動過手術,中醫仍建議需要仔細調養一段時間,研究指出,患者有一眼視網膜剝離,另一眼發生剝離的機會也會大幅增加,手術後須定期進行視野與眼底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