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1-22 09:00
假日各報重點新聞+蘋果
美國股市--- 周末交易情緒淡 大盤微漲 道指升22.32點
投資人在周末逼近期間,對交易需求放淡,平靜結束了波濤洶湧的一周,周五 (19日) 美國股市收盤各大股指無甚變動,全數小幅上漲。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小漲 22.32 點或 0.20% 至 11203.55 點。
Nasdaq 指數微升 3.72 點或 0.15% 至 2518.12 點。
S&P 500 指數上增 3.04 點或 0.25% 至 1199.73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收紅 6.12 點或 1.61% 至 387.08 點。
昨日雖因通用汽車募股,以及愛爾蘭債務問題獲得轉機,美股盡數大漲,但今日缺乏經濟數據或龍頭企業財報消息,市場主導要素不足,股指衝勁減緩。
美國高達 9.6% 的失業率令經濟不穩定,雖然仍對市場造成威脅,但部分交易商謹慎樂觀地認為,聯準會 (Fed) 高達 6000 億美元的債券購買計畫,將刺激消費和經濟增長。
Lind-Waldock 期貨市場分析師 Matthew Schilling 聲稱:「我認為市場人士仍顯樂觀,且認為道瓊指數可回到 12000 點水位。」
Fed 主席伯南克 (Ben Bernanke) 在歐洲央行會議上發言,捍衛 Fed 購買公債提振經濟成長的政策,表示量化寬鬆計畫在歷史上有所成效,且可幫助美國降低目前高漲的失業率。
他同時呼籲,由於世界經濟復甦速度不均,各國必須共同合作,以導正全球貿易失衡的情況。討論重點位於中國貨幣的同時,伯南克也敦促其他開發中國家,開放其國內匯率升值。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調升金融存款準備率 0.5%,今年之內已是人行第 5 次調升存款準備率。
企業消息:全球第 3 大個人電腦製造商戴爾 (Dell Inc.)(DELL-US) 周四盤後發布財報,因銷售強勁增長,第 3 季淨利飆升 2 倍餘,戴爾收盤股價揚升 1.9%。
企業管理軟體業者 Salesforce.com (CRM-US) 第 3 季財報發布,因銷售額大幅竄升帶動獲利成長,公司股價暴漲 17.4%。
德爾蒙食品 (Del Monte Foods)(DLM-US) 股價飆漲 11.7% 之多,因傳聞私募股權公司 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有意出資收購,兩造正進行深入協議
假日各報重點新聞
1.10月外銷訂單 創歷史次高
經濟部昨(19)日公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是356.5億美元,創歷史次高,年增12.26%,優於經濟部早先預估。經濟部認為,受農曆新年拉貨影響,本月起連續三個月,我外銷接單還將在高位盤旋。
經濟部統計處統計長黃吉實昨天以「詭譎」二字形容今年外銷接單表現。首先是今年「淡旺季」界線模糊,不僅看不到「五窮六絕七上吊」,今年接單金額還三度刷新紀錄,甚至在「蘋果效應」帶動下,年度旺季還提前在9月出現。
他解釋,每年10月向來是一年之中外銷接單表現最好的月份 ,但今年受蘋果雙i產品(iPhone、iPad)熱賣激勵,9月接單就達到359.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本以為10月會大幅回檔,但10月只比9月少3.3億美元,表現還是很不錯」。
最新統計顯示,10月外銷訂單金額是356.5億美元,居歷史次高。主要受惠於消費性電子、手機、電腦等產品接單暢旺,帶動相關零組件表現強勁。累計今年前十月,我外銷接單金額達3,344.1億美元,年增28.89%。
11月國內廠商接單動向指數為51.56,顯示廠商態度樂觀。黃吉實說,「除了精密儀器較悲觀外,多數廠商對11月接單還有期待,特別是農曆春節將在明年2月報到,拉貨效應可望在11、12月提前上映。」經濟部預估,今年全年接單上看4,100億美元,將創歷史新高。
至於新台幣近來升值對出口的影響,經濟部官員私下表示,「央行把匯率控制得剛剛好,維繫了我出口業競爭力。」近期經濟部還將針對主要出口商,調查對新台幣合理價位看法,該調查將在年底完成。
受美國近期實施二度量化寬鬆政策影響,多數亞幣因美元疲軟,被迫加入升值潮,新台幣也被迫跟著升值。根據央行統計,日圓年初迄今升值達12%,由此為我機械產業帶來轉單效應,上月我機械業接單金額達15.5億元,年增55.78%,創歷史單月新高。
新台幣匯率年初迄今已上漲3.6%,比起人民幣匯率升值2.8%、韓元升值2.3%,幅度相去不遠。
2.我明年經濟 將中度成長
相對於今年的高成長,各主要預測機構11月的最新預測,大多解讀明年屬中度成長。環球透視(GI)預測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為4.5%,和主計處的4.51%相當;但經濟學人智庫EIU預測台灣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只有3.1%。
各機構的預測解讀同一個現象,台灣明年的成長動能減緩,不如今年。
經建會官員指出,EIU預測台灣經濟成長率高達9%,對今年的預測和其他機構差不多,但對明年的預測相對偏低,不過,EIU並沒有說明為何比較低。
比較國內機構的預測,出口成長率應該是決定經濟成長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台灣經濟研究院預測明年出口成長率只有6.40%,主計處提高到9.21%。
主計處認為半導體今年的投資會在明年開出產能,有助挹注出口成長,而且如主計處第三局局長蔡鴻坤所說:「因為國際晶圓廠已關閉,這出口是跑不掉的。」且新興國家經濟不錯,加上科技產品不斷創新也能刺激需求。
台經院則擔心歐美經濟,台經院認為,我國出口到新興國家的產品目前主要還是中上游原材料,其中七成會再出口到歐美先進國家。
主計處和台經院對於民間投資的看法一致,將揮別今年高達三成以上的高成長,落入低成長。主計處預測明年民間投資負成長2.76%,台經院預測只成長1.68%。
3.10月領先指標 恐現警訊
行政院主計處上周四(18日)發布經濟預測發出警訊,今年第三季對第二季的成長速度幾近零,第四季開始衰退,預測顯示台灣景氣可能進入衰退期。經建會本周五(26日)公布的10月景氣概況將再確認,一旦領先指標出現負值,台灣景氣在六個月後進入衰退期。
什麼叫衰退?學者指出,其中一種定義是實質GDP(國內生產毛額)連續兩個月下滑。今年第三、四季幾近這種情況。提出預測數字的主計處對數字代表的意義,不願意進一步解讀。
主計處上周大幅上調今年經濟成長率到幾近10%,數字令人興奮。但學者憂心另一個季對季的經濟成長率,經建會官員也是。
學者指出,經過季節調整的今年第三季實質GDP是3兆5,338億元,只比第二季多了8億元,第三季對第二季的成長率(saqr)只有0.02%,如果接下來四季都維持這個成長速度,四季下來的一年經濟成長率、也就是對上季年率(saar)只有0.09%。成長動能幾乎等於零。
主計處預測第四季實質GDP是3兆5,151億元,比第三季低,也比第二季低,對上季成長率(saqr)是負值,負成長0.53 %,換算年為負成長2.11%。學者指出,成長動能不是停滯,而是下滑。如果把連兩季成長倒退定義為衰退的話,已符合這種定義。
經建會官員表示,其實8月主計處發布預測時,經建會已注意到這種現象,當時的預測數字更差,第三季對上季年率是負8.41%,第四季是負2.49%。上周發布的數字已經改善,而且明年第一季的年率是11.79%,又恢復高成長動能,即便出現衰退,這衰退也只是短期現象。
領先指標是另一個判斷景氣是否將進入衰退期的指標。9月領先指標六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連續十個月下滑,已滑落至1.8%,如果按照過去數月平均下滑的速度,10月領先指標可能轉呈負值。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日前指出:「一旦10月跌到零,表示景氣六個月後將出現轉折點,即明年第二季是這波景氣循環的波峰,景氣擴張期將結束。」
領先指標過去每個月的跌幅在3個百分點上下,快速地由去年11月的33.1%跌到今年9月的1.8%。9月較8月下跌了2.3個百分點,跌幅雖然縮小,仍沒有止住的跡象。
胡仲英解釋,領先指標六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解讀兩個因素,一個是時間因素,領先景氣六個月;一個是成長的動能,就是年變動率。「當年變動率降到零,等於成長動能沒有了。」
4.觸控業資本支出 海擲300億
觸控面板廠訂單滿滿,掀起募資擴產潮,包括勝華、奇美電、宸鴻、達虹、介面及洋華等,資本支出總計超過300億元,手筆是歷來最大,透露市場盛況。
奇美電在蘋果及諾基亞等大廠大單挹注下,目前中小尺寸面板訂單塞爆,積極擴產因應龐大需求,預計投入38億元,在南科廠區調整生產線,生產高毛利的觸控產品。奇美電預期,未來二年觸控面板仍將供不應求。
奇美電在台灣竹南、台南各有二座觸控面板廠,大陸深圳則有一座電容、一座電阻式觸控面板廠,目前相關產品每月營收在20億到30億元。
5.B/B值跌破1 半導體悶
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昨(19)日公布10月北美半導體設備訂單/出貨比(B/B值)為0.98,是近16個月來首度跌破代表景氣擴張的1。設備商表示,這波設備買氣轉弱,應是反映明年第一季淡季效應,不代表產業趨勢轉空。
B/B值0.98,代表半導體設備業者出貨100美元,就接獲98美元的訂單,通常B/B值在1以上代表景氣擴張,低於1則意味景氣轉弱。
SEMI表示,10月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訂單金額為15.9億美元(約新台幣483億元),較9月的16.5億美元(約新台幣501億元)減少3.5%,連續第二個月下降,但比去年同期成長110.7%,顯示半導體投資動能減緩。
半導體設備商認為,10月B/B值跌破1,並不表示市況轉空,除非出現連續三個月都是跌破1,才需擔心產業反轉。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上季法說會上也表示,明年首季半導體景氣會步入淡季,但第二季將很快上來。
半導體業者認為,這波買氣下降的主要來源,應該來自記憶體晶片下單縮手。近期記憶體價格頻頻破底,力晶、華亞、南科等資本支出都轉趨保守。晶圓代工方面,由於12吋先進製程需求仍相當強勁,業者持續擴充投資。
6.人行 再次調升存準率2碼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19日晚間再度宣布,「為加強流動性管理,適度調控貨幣信貸投放」,11月29日起,再次調升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為人行今年以來第五度全面上調存準率,預計可一次性凍結銀行體系流動性逾人民幣3,000多億元(約新台幣1.376兆元)。
本次調整後,一般金融機構存準率達到18%。由於人行早前曾對部分大型商業銀行個別調升存準率,因此一些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準率已高達18.5%至19%的歷史高位。
由於人行16日才上調存準率0.5個百分點,10月20日則宣布三年來首度升息,存貸款利率同步調升0.25個百分點。
7.陸上調存準率2碼 再凍1.38兆資金
繼十一月十六日後,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又再度調升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零點五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十八。這是今年以來,大陸央行第五次統一調高存款準備金率,中國部分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準率已達百分之十八點五至百分之十九的歷史高位。
大陸央行指出,此次上調銀行存準率兩碼,意在加強流動性管理,控制信貸投放,初步估計,存款率上調後,可一次性凍結銀行體系資金達三千億人民幣(約新台幣一兆三千八百億元)。這是大陸央行九天之內兩度出手提高存準率,這樣的密集動作近年少見。
早在今年初,大陸官方就嚴密關注過於寬鬆的信貸放款規模,但今年大陸的信貸狀況仍相當氾濫。
上周大陸央行曾公布,截至今年九月底,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六點三兆,以年初預定的全年七點五兆的信貸規模測算,四季度僅剩下一兆兩千億的信貸額度。因此,十月份出爐的五千八百多億元的放貸規模,普遍超出外界預期。
為緊縮日益氾濫的信貸規模,上周大陸央行已決定於本月十六日調高存款準備金率零點五個百分點,約收回三千五百億人民幣的流動性。
不料,僅隔一周,昨日央行再度祭出重拳,持續「加強流動性管理,適度調控貨幣信貸投放」,將在十一月二十九日再度上調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零點五個百分點。本次上調後,大陸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則高達百分之十八,比○六至○八年上半年,大陸遭遇通膨時,存款準備金率調到百分之十七點五還高。
盡管大陸央行近來連續上調存準率並升息零點二五個百分點收緊流動性,但絲毫沒有影響大陸財經專家對升息的預測。
大陸財經評論員葉檀指出,「利空遠遠沒有出盡,央行的武器還是很多的。年內有六次緊縮動作,但其中五次是上調存準率,只有一次升息。如果物價還沒有恢復平穩狀態,年內再出政策或升息的可能性仍很大」。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更大膽地指出,對於目前高通貨膨脹狀態,調存準率只是緩兵之計,最終還是需要大幅升息,起碼要升三個百分點。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霍德明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為抑制通貨膨脹,人行很可能會進入連續性的「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周期。如同○六年到○八年為抑制通膨,把存款準備金率從百分八升到十七點五一樣。
他說,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升息是不同的概念。就緊縮貨幣數量的力度,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效果,會比單純升息更強、更快。但此舉卻會加劇大陸銀行的經營成本,銀行寧可升息也不願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8.戴爾財報讚 12檔概念股衝
戴爾發布第三季(8至10月)財報,獲利大增,戴爾並預估本季(11月至明年1月)營收將較上季持平或微幅上揚,將同步激勵廣達、仁寶、緯創等12檔戴爾財報概念股的業績表現。
在此之前,宏碁、華碩也都預估本季筆電出貨將比第三季逆勢成長,PC大廠有志一同,筆電業景氣向上趨勢確立,法人看好筆電族群股價有機會展開一波落後補漲。
戴爾營運增溫,目前國內與戴爾合作密切的概念股,除了筆電組裝的緯創、廣達、仁寶、緯創外,鴻海從原本桌上型電腦組裝也開始跨到NB代工。零組件方面,友達、奇美電供應面板;新普、順達科提供電池;台達電、光寶科等則負責電源供應器,都可望跟著受惠。
9.蘋果新單到 宸鴻達虹趕擴產
蘋果兩大觸控面板供應商TPK宸鴻及達虹趕在年底前加碼擴產,TPK宸鴻將加碼2.19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6.5億元),達虹辦理20億元現金增資擴產,市場解讀蘋果觸控面板新單落袋,明年成長可期。
宸鴻與達虹昨(19)日同時宣布擴產計畫,將分別透過加碼2.19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6.5億元),以及辦理20億元現金增資擴產。達虹是友達集團旗下觸控面板廠,生產觸控感測器,並交貨予TPK宸鴻,間接打入蘋果觸控面板供應鏈,兩家公司在業務上有密切的合作關係。
10.鴻海擴展產業縱深 尋求新藍海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喜獲麟兒,也讓郭董退休日期再向後延;鴻海近期除布局通路事業外,並與矽谷廠商合作,集團同時朝上下游發展,企圖尋找代工之外的新藍海。
郭台銘1974年在台北土城成立小工廠,從生產電視配件起家;至今鴻海集團已位居全球科技產業代工的龍頭企業,包括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IBM)、思科 (Cisco)、微軟 (Microsoft)、諾基亞 (Nokia)、索尼 (Sony)、惠普 (Hewlett-Packard)、戴爾電腦 (Dell)及蘋果(Apple)等國際知名品牌大廠,均委託鴻海富士康集團代工。
鴻海科技集團今年合併營收突破新台幣2兆元,日前美國「商業週刊」 (Businessweek)將郭台銘喻為可與百年前創建汽車王國的亨利福特 (Henry Ford)比擬;兩人都同樣在全球產業革命性的改變中,認知到垂直整合的重要。
不過,鴻海集團今年面臨嚴峻挑戰,除旗下富士康接連發生墜樓事件外,並2度大幅調高員工薪資,而第3季合併營業利益率創下2.5%的歷史新低,更使集團面臨轉型的強大壓力。
鴻海挾其強大的代工優勢,今年跨入低毛利的筆記型電腦代工產業,不過工資調漲及中國朝內陸發展的政策,讓集團開始進行工廠遷到內地的大計劃。
此外,鴻海集團為掌握中國內需經濟起飛,訂出內、外銷各占5成的目標;其中,下游通路事業布局是最重要的轉型方向。
11.華通 有望連兩季獲利
華通(2313)董事會昨(19)日通過將進行不超過50億元銀行聯貸案,用以改善財務。受惠於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強勁,華通第四季高密度連接(HDI )板出貨持續暢旺,業績將優第三季,連續兩季獲利可期。
華通是國內第二大手機印刷電路板廠,規模僅次於欣興(3037)。受惠於營運面改善,近期獲得法人買盤加持,昨天華通股價強勢上攻,收在11元,上漲0.45元,成交量達7.23萬張。
華通財務處副總黃鋆澄表示,為償還銀行借款暨改善財務結構,將請土地銀行、台灣銀行、遠東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玉山銀行、台新銀行、彰化銀行等七家銀行籌組授信銀行團,提供最高不超過新台幣50億元的中期聯合放款。
華通10月營收表現強勁,合併營收23.18億元,並較9月成長9.03%。華通第三季轉虧為盈,稅後純益1.11億元,每股純益0.09元,結束連續五季虧損,第四季也獲利可期。
12.台泥現增 每股27元
台泥(1101)昨(19)日公告,董事會已決議現金增資發行新股4億股,發行總金額108億元,發行價格每股新台幣27元。
台泥董事會也通過對大陸轉投資事業台泥(英德)水泥公司565萬美元(約新台幣1.71億元)。台泥表示,這次增資資金用途為償還銀行借款,減少利息支出,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為12月4日,最後過戶日11月29日,停止過戶起始日期為11月30日。
台泥辦理增資的另一目的,是為降低集團負債比,台泥母公司上半年負債比26.4%並不太高,但是台泥轉投資子公司台泥中國負債比高達50%以上,如果增資完成後,償還銀行借款,減少利息支出,整個集團的資金調度會更靈活,也會讓負債比降低,對集團內的營運資金成本下降。
13.南港輪胎 下月漲價6-8%
天然橡膠價格飆升,南港輪胎(2101)決定自今年12月初再次調漲輪胎售價,調漲幅度6%至8%。為今年以來最大調幅,南港昨(10)日表示,受到上游原料價格持續飆升,若不調漲輪胎價格,第四季毛利恐將不如上季表現。
今年天然橡膠受到天然災害影響,產能持續下滑,加上國際熱錢的持續炒作,使得天然橡膠價格持續飆升,自今年8月起漲後,近一季以來,價格已推升近四成左右,而與天然橡膠具有替代的合成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BR)和聚丁二烯橡膠(BR),近一季以來,也飆升了三成多。
受此因素影響,國內輪胎廠本季紛紛調高價格,據悉,本季最早調整價格的為泰豐(2102),調漲幅度5%以上,而國內龍頭廠正新(2105)則調高逾3%,建大(2106)則也跟進調漲價格,法人估,由於輪胎廠調高售價幅度並不如上游原料飆升幅度,因此預期輪胎廠本季營收將較上季成長,然而本季毛利則恐不如上一季。
法人認為長期來看,輪胎市場將進入大者恆大的局面,這對近期積極布局大陸有成的國內輪胎廠最終還是利多。
14.農林 售地獲利逾千萬
農林(2913)昨(19)日公告,以每坪27萬元格出售位在台南安平區的土地和建物給太子建設,土地售價6.1億元,建物售價為558萬元。農林表示,這筆交易處分利益達1,119萬元。
近幾年農林積極活化土地資產,除努力推廣本業的「茶」之外,也計劃在新竹投資17億元,興建全台最大的過季品暢貨中心。
15.南僑 搶推新餐飲品牌
看好觀光產業前景,南僑(1702)集團擴大在台的餐廳投資。繼淡水寶萊納後,昨(19)日宣布斥資上億元切入潮州菜市場,打造全新餐飲品牌「潮江燕」;另外,南僑也宣布,將再增設一家寶萊納餐廳,預估每年可以再為南僑帶進2至3億元營收。
南僑母公司今年前十營收約16億元,和去年相較,小幅成長7.11%,昨(19)日股價小漲0.05元,以41.25元收盤,成交張數1,395張。
近幾年,南僑結合冷凍麵團製造業優勢,投注大筆資金進軍餐廳產業,也多有不錯成績。此外,南僑在餐飲業布局方面,寶萊納、點水樓及卡比索營收都逐年成長,據了解,今年南僑集團合併營收可達90億元,其中餐飲業就占了15億元,已達集團營收的六分之一。
16.朋程入主正道 盧明光掌舵
汽車活塞廠正道(1506)昨(19 )日舉行股東臨時會並改選董監,由車用電子廠朋程(8255)順利拿下過半董事席次、正式入主正道,現任朋程董事長盧明光也獲選為正道的新任董事長。
盧明光表示,正道在機械業發展多年、有很好的底子,未來將引進朋程的製程管理、服務經驗與資金,應該會有很好的綜效。
此外,新團隊陣容堅強,他對正道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獲利,並且定下未來營收每三年就要成長一倍的目標。
17.85度C 下月大陸漲價
KY美食(2723)昨(19)日舉行上市前法說會,KY美食董事長吳政學說,85度C六年內在中國店數破千店。KY美食並表示,中國連鎖餐飲業近來頻傳漲價消息,85度C在中國也計劃在12月1日調漲售價,將採取推出新品的方式調整價格。
85度C到年底預期中國店數可達170家,目前已在17個城市有分店,未來仍以一級城市為主。85度C這次掛牌將募資23.5 億元,公司現金約有12億元,將投入開店與設置自有中央工廠。
KY美食表示,明年規劃資本支出為12億元,加上募資後的金額,未來營運資金充實,估計兩、三年內將不會再辦理增資。
18.元太 Q4營運將飆新高
全球唯一電子紙量產供應商元太(8069)受惠電子紙閱讀器榮登今年耶誕節前三大搶手禮,包括亞馬遜、邦諾、索尼(SONY)及大陸的漢王等大廠積極向元太備貨迎接旺季需求。元太訂單滿手,本季營運將創新高。
元太表示,新一代的電子紙「Pearl」,已出貨亞馬遜、索尼和漢王等電子書大廠,並新增宏碁(2353)、中國盛大二大客戶,為後續營運增添動能。元太電子紙已進入傳統出貨旺季,業績呈逐月成長到年底。
元太前五大客戶進入年底的拉貨旺季,包括:亞馬遜、邦諾、SONY、漢王和盛大。據了解,Kindle為防範前二年供不應求的窘況,今年加碼電子紙採購的量,相當龐大。
亞馬遜更宣布,為持續擴大市占率,並提高內容供應者的拆帳比,12月1日起提高報章雜誌透過Kindle電子書商店銷售的拆帳比率,扣除運送成本後,出版商將可獲銷售的70%。
市場預期這將有助亞馬遜銷售量,進而推升對元太的拉貨力道。
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也透露,他記取去年底送禮旺季,漢王電子書僅能供應三分之一訂單的教訓,今年特別提早在淡季時,就備妥元太電子紙的相關庫存。
他說,今年有信心讓漢王的電子書供貨充裕。
19.富邦金砸500億 加碼股房市
富邦金控副董事長暨富邦人壽董事長蔡明興昨(20)日指出,富邦金將加碼台股300億元、不動產200億元,其中不動產加碼部分鎖定大台北地區,同時不排除將觸角拓展至中、南部精華地段。
目前富邦人壽投資國內股市已達1,330億元,占富邦人壽可運用資金1.34兆元的10%,隨著台股有機會在明年站上萬點,富邦人壽也計劃再加碼台股300億元。
富邦人壽昨日舉行信義區A10商場與旅館大樓動土儀式,由蔡明興擔任主典人,包含寒舍餐飲集團創辦人蔡辰洋、富邦人壽副董事長石寶忠、富邦人壽總經理鄭本源、富邦媒體科技董座林福星等人。蔡明興是在會後接受記者訪問時,做出以上表示。
富邦金自2008年跨足不動產標購行列後,打破以往國泰、新光雙雄並列態勢,三強鼎立已然形成。兩年前富邦金以權利金36.77億元取得北市信義區A10土地50年的地上權後,並於去年再以116億元標購信義區A11土地,也是目前新光三越百貨的A11館。
20.電視面板報價 續跌
面板專業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昨(20)日公布11月下旬最新面板報價,液晶顯示器價格較上旬上揚,筆記型電腦面板持平,電視面板報價續跌。
DisplaySearch 認為,液晶顯示器面板供應鏈及代工廠先前幾個月嚴控庫存,醞釀報價反彈機會。惟電視面板庫存壓力仍重,價格持續下滑,尤其以LED背光源面板價格下跌速度最快。
中國十一黃金周長假過後,大陸電視市場需求仍不明朗,未見強勁復甦。北美電視市場需求則依舊疲弱,預料第四季電視面板價格壓力仍存在。
21.歐盟救愛爾蘭 下月才見曙光
歐盟拯救陷入嚴重財務危機的愛爾蘭,已從救不救進入怎麼救,由於雙方各提條件討價還價,馬拉松談判可能會延長到12月初才有眉目。德國《明鏡》周刊報導,紓困案如果談成,額度可能至少千億歐元(台幣四兆元)。
今年堪稱歐盟救災年,歐元區到處冒出會員國債台日益增高和赤字不可收拾的危機,歐盟5月7500億歐元拉拔希臘政府免於破產,之後是西班牙,現在是愛爾蘭。葡萄牙可能是下一張骨牌。有的媒體說好戲連台,有的說歹戲連台。
22.Kinect亞太開賣 聯強受惠
微軟的體感裝置Kinect,在美國市場開出紅盤後,今(20)日將在台灣、日本及澳洲等亞太市場上市。台灣微軟昨日率先在北中南舉辦首賣會,預料今日上市後將掀銷售熱潮。
台灣微軟娛樂裝置事業群總經理周文英表示,希望藉著Kinect,讓XBOX 360在台灣的市佔率贏過任天堂Wii。
亞太第1大資訊通路商聯強國際(2347)因取得Kinect在台灣及澳洲的獨家代理權,該公司第4季可望淡季不淡。
23.IML否認打入宏達電供應鏈
IML(3638)近日傳出電源IC打入宏達電(2498)供應鏈。昨日IML遠東區財務長王正中表示,目前與宏達電並無業務往來,相關消息為市場傳言。IML9、10兩月因客戶庫存調整,業績落入低檔,公司預期,11月將比10月好。
IML近2個交易日股價強勢反彈,漲幅約12%。市場傳出,IML接獲宏達電訂單,對明年營運有顯著貢獻。不過IML昨日否認此訊息,公司指出,並未與宏達電有業務往來,目前也沒有產品進行合作開發,且公司產品並未有手機相關應用。
IML第3季因韓國客戶調存貨調整,單季營收5.73億元,季減18.66%,不過第3季毛利率較第2季增加約1.5個百分點,達55.4%,加上營業費用管控得宜,稅後淨利約1.83億元,季增48.15%,單季每股獲利2.47元,前3季稀釋每股獲利6.07元。
IML表示,9月、10月業績落至相對低檔,不過近期客戶拉貨有回溫跡象,11月業績表現會比10月好一點,法人估,本月業績可望月增5-10%。展望明年,IML認為,目前尚難評估,不過首季市況應會比第4季佳。
24.智慧手機熱 聯詠旭曜跟著忙
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2498)出貨量持續放大,帶動相關零組件供應商第4季淡季業績熱度不退,相關概念股包括面板驅動IC聯詠(3034)出貨持續暢旺,旭曜(3545)也因為第4季手機需求優於預期,第4季業績表現有機會優於預期。
業者表示,聯詠除了是宏達電智慧型手機驅動IC供應商外,也是蘋果數位音樂器iPod驅動IC的主要供應商,在兩大客戶訂單加持下,聯詠在驅動IC同業中,業績表現相對亮眼。
近期業界也傳出,由於明年開始新奇美從韓商LG(搭配的驅動IC是瑞薩)手中搶下許多蘋果iPad訂單,業界預期明年由新奇美出貨的iPad產品,可望搭配使用聯詠驅動IC,而聯詠有機會與新奇美配合,共同成為iPad供應鏈一員。
對於市場傳言是HTC、iPod驅動IC主要供應商,聯詠表示,不針對任何客戶的事情做任何的評論,僅強調,智慧型手機及iPad Like確實是第4季需求最強勁的產品。法人預估,在Monitor與NB的存貨調整已告一段落,不過在TV的存貨調整仍在持續進行下,聯詠第4季營收仍將比上季下滑10%~15%的幅度,但高於市場原本保守的預估。
除了聯詠之外,主要專攻Nokia等前五大國際手機品牌的小尺吋驅動IC廠商旭曜,受到手機需求優於預期激勵,第4季業績表現有機會開低走高。旭曜表示,第4季本來是傳統淡季,預期所有產品線均將呈現下滑,不過從近期訂單及出貨狀況來看,手機相關產品需求熱度不減,幾乎維持與第3季相當的水準。
據了解,旭曜除了Nokia外,今年第3季也成功打入摩托羅拉智慧型手機供應鏈,法人圈更盛傳旭曜明年將再新增2家全球前5大智慧型手機廠客戶,智慧型手機相關將成為旭曜明年營收成長動能來源。
旭曜表示,對於客戶相關問題無法表示意見,不過第4季由於手機需求熱度仍高,在消費性電子等其他產品下滑情況下,手機占營收比重將從第3季的50%提高到60%,第4季營收將比第3季下滑約10%到15%左右,優於原先預估15%到20%。
25.微星 傳獲NEC筆電大單
業界傳出,微星(2377)獲日系品牌NEC筆電代工大單,10月起已大量出貨,據了解,NEC與微星原本關係就十分密切,近期受日圓升值影響,NEC擴大對微星釋單,外傳第4季單月筆電下單量達30萬台,對微星下半年獲利貢獻不小。不過,微星不評論個別客戶,對業界訊息未予證實。
NEC原是微星主機板代工客戶,而微星跨足生產小筆電後,去年也傳出NEC將小筆電也下單給微星代工,與韓系品牌LG並列為微星筆電代工的重要客戶。
據了解,微星布局NEC筆電代工單達兩年之久,加上今年以來日圓勁值,加速NEC擴大釋單。據指出,微星替NEC代工的筆電於今年第4季開始大量出貨,外傳單月出貨量上看30萬台,且代工毛利率還不差,有助挹注微星下半年獲利表現。
26.當紅股-大陸加持 汽車零件廠來勁
汽車及零組件廠今年營收表現
國內車市持續升溫,大陸雖成長趨緩,卻有上看1,950萬至2,000萬輛實力,讓東陽(1319)、大億(1521)、正道(1506)及江申(1525)等零件廠,訂出明年業績比今年成長的目標,獲利則因兩岸車廠要求降價,泰半維持與今年相當水準。
國內汽車廠樂觀預估明年車市32萬至34萬輛,明年銷售目標比今年相當或略增,東陽、大億、正道及江申等多家零件廠主管表示,明年內銷訂單與今年相當或略增;大陸車市則是台灣零件廠業績及獲利大幅增長的動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估明年大陸車市恢復每年成長10%至15%,從今年1,700萬提高為1,950~2,000萬輛。
尤其,裕隆與大陸東風汽車集團合資東風裕隆汽車,計畫明年首季開始量產首款「納智捷」2200西西SUV運動休旅車,月銷4、5千輛,可替東陽、大億、正道及江申等公司福州及台灣廠,增加出貨量。
江申董事長陳世全指出,明年台灣小型車市場持續成長,約31萬至32萬輛,但江申生產主力的大卡車及巴士,明年若少了政府給予客運業者換購低底盤或電動巴士補助優惠,重車市場頂多持平。政府政策若繼續補助,重車市場可比今年小幅成長5%至10%,還好明年納智捷汽車銷量會持續成長,江申供應納智捷的前橫樑也會增加,不無小補。
陳世全表示,整體來看,江申明年內銷訂單至少與今年相當。大陸事業與車市等幅度成長。法人推估,江申今年營收11.5億元,獲利上看3億元,每股淨利4元,明年至少維持相同水準。
東陽主管透露,明年內銷市場會比今年好;大陸市場佈局,東陽打算配合一汽集團、廣汽新設廠計畫,分別在廣州及長沙增設新廠供貨,兩投資案都還在洽談。法人推估,東陽集團今年全球營收超過去年300億元水準,未來每年至少成長10%至15%,預計2015年營收倍增至600億元。
大億去年營收31億元,今年內外銷接單都比預期好而上看38億元,大陸事業也倍數成長,今年認列收益從去年0.44億元提高至0.80億元。大億主管坦言,大億對明年內銷市場相對保守而認為與今年相當,但外銷訂單比今年增加,明年營收會比今年略增。
正道經營團隊大換血,新任董事長盧明光上台首度就喊出每3年業績成長1倍,正道主管表示,為達成此目標,明年營收至少比今年增加1至2成。
27.趨勢股-中美日醫改 生技漲相佳
生醫族群挾著第六次江陳會可望於12月15日登場,預期會釋出兩岸生技產業搭橋合作的利多,加上各家業績面普遍成長,年底又有一波掛牌熱潮,且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家進行的醫改政策,在在都讓生技類股聚焦,成為盤面多頭主流。
M&A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陳冠融指出,利多不斷的生技股,目前以大陸設有生產基地的中概股最具漲相,另外,將於年底和明年初掛牌的中化生、曜亞、泰博、華廣、台耀、合一等,由於獲利都相當耀眼,亦將掀起原料藥股、醫材股的比價空間。而江陳會可能探討兩岸醫藥、醫材認證的簡化程序,也會帶動已進入美國FDA臨床的醫藥股有不錯的後市。
據了解,此次江陳會預定簽署「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將以兩岸醫療產業合作為主,包括兩岸傳染病防治、藥品器材等的安全管理,而在醫藥和醫材的認證部分,則可望以FDA的核准為依據來爭取大陸SDFA核可,簡化、縮短臨床的流程及項目,降低新藥資金投入的風險,因此,已有新藥陸續進入美國FDA認證的中天、合一、基亞、國鼎、杏輝、懷特、太景等公司前景備受矚目。
另外,受惠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將生醫產業納入重點,使中概生技族群成大贏家。目前在中國已有生產基地的中化、東洋、杏輝、永信、晟德、葡萄王等,都有機會享受到醫改列車,而以生產醫療器材為主的必翔、聯合骨科、百略、合世、優盛、雃博,亦都積極卡位內需市場。
至於積極布建通路的太醫、邦特、杏昌和佳醫等,則是積極透過代理,布建銷售地點,擴大市佔率,其中,佳醫更因與國藥集團旗下的國藥控股合資,將進軍洗腎市場最被看好。
佳醫大中國事業區總經理陳啟修表示,中國洗腎人口約65萬人,為台灣的10倍,由於中國洗腎尚未納入健康保險當中,許多需要洗腎的病人並未接受洗腎的治療,因此,預估潛在洗腎病患已達百萬人以上,且每年以10%以上的增長率快速增加。
中國近期發布的十二五規劃預期將擴大對醫療的投資並提供50%的洗腎費用補助,預期將可大幅提升中國接受洗腎治療的人口比例,而法人圈初估該市場每年商機高達百億人民幣以上。
28.平板電腦族群起舞
宏碁(2353)將在美國紐約正式舉行平板電腦發表會,再度炒熱平板電腦話題,也為相關產業供應鏈零組件廠商成長動能增添不少想像空間。法人看好包括鴻海(2317)、勝華(2384)、宸鴻(3673)、大立光(3008)、台達電(2308)等可望受惠。
宏碁在蘋果iPad旋風下,本週將推出對應競爭產品,且選在蘋果最大市場美國發表,雙方較勁意味濃厚。尤其繼三星、RIM接連發表平板電腦產品後,惠普(HP)、樂金(LG)、摩托羅拉也規劃在聖誕節前推出平板電腦,伴隨各家廠商行銷活動接續展開,相關話題將持續延燒到明年。
法人認為,iPad引領平板電腦風潮下,除已打入蘋果供應鏈的廠商外,下半年受到PC產業需求疲弱的相關零組件廠商,可望隨NB、手機廠商相繼推出平板電腦下,訂單能見度漸回升,且平板電腦躍居電子產業主流話題後,相關族群成長潛力值得關注。
29.建興電遊戲機熱銷 外資大舉進貨
建興電(8008)受惠於薄型光碟機市佔率持續提升,市占率20%以上,目前薄型光碟機占營收比重已經超越半高型,同時遊戲機用光碟機第3季出貨,也維持第2季旺季高檔水準,在遊戲機近期上市創出銷售亮眼的成績下,遊戲機用光碟機第4季出貨量可望維持一定水準。
建興電在遊戲機銷售暢旺帶動下,近5個交易日以來成為外資鎖定的標的,外資連5日買超達2115張,自營商則是買進485張。
蘋果日報重點新聞
65.加工絲明年首季熱呼呼 定單滿載
國際棉花現貨價格暫時回檔,但仍處在高價水位,聚酯產業鏈上游原料PTA與EG續強,連帶尼龍上游原料己內醯胺(CPL)價格也高居不下。不過,聚酯絲與加工絲業者如集盛(1455)、力鵬((1447)、聯發(1459)與今日登錄興櫃的展頌(4427)均表示,在需求強勁、定單滿載且可順利轉嫁下,到明年首季應該都沒有問題。今年來國際棉價高漲,雖近期有稍微回檔,但尼龍絲價格仍撐在每公斤115元高檔,不利於尼龍廠商。不過展頌董事長黃呈玉說,由於公司8成貨料都購自國內中石化(1314),並無高價庫存與船期的壓力,隨時可將報價反映給下游;加上市場需求持續暢旺,至少到明年農曆年前,「沒有看壞的理由」。
66.34號公報 銀行備抵呆帳禁認獲利
明年起34號公報上路,因會計準則改變,產生部分銀行備抵呆帳,反而可回沖盈餘,金管會上周邀銀行開會,指示若銀行因會計準則改變,備抵呆帳有增加者,禁止認列獲利,一律轉列特別盈餘公積。
與會業者說,依照規定,特別盈餘公積禁止配息,只能拿來彌補虧損和撥充資本,金管會明年禁止配息後,銀行若無虧損,最快得等到後(2012)年,特別盈餘公積,才能拿來配發股票股利。
業者舉例,過去銀行備抵呆帳100億元,適用34號公報卻只需提列90億元,這多出來的10億元,就可沖回盈餘。所謂備抵呆帳,是銀行因應未來風險,預先提列準備金,用來支付或抵銷,未來可能發生的呆帳。
67.資產傲人 美林:台肥目標價132元
美銀美林證券表示,台肥(1722)將重新啟動土地資產開發案,包括南港R5住宅區,以及南港經貿園區C2觀光旅館及辦公大樓,加上明年尿素(Urea)及異新醇(2-EH)價格可能調升,調高台肥明年獲利10%,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達132元。美林表示,台肥土地資產開發案重新啟動,其中南港R5住宅區開發案依進度會在今年進行預售,以鄰近的個案來看,每坪價格有增加5%的空間達80萬元,預計貢獻80億元營收,至於南港經貿園區C2觀光旅館及辦公大樓案,採取分期開發,第1期C2擬投入109億元;而另一個住宅開發案R13約可帶來11億元營收,並在2012~2013進行預售。
68.全球類比IC 下季反彈營收季增率衝3% 台廠庫存水位低 成長可期
市調機構Databeans估計,今年第4季全球類比晶片營收將僅達103億美元(3141.5億元台幣),較第3季衰退7%,但至明年首季即可望反彈成長,全球營收可望略微超越106億美元(3233億元台幣),季成長約3%。
國內類比晶片廠,對第4季營運相當保守,不過因庫存水位已低,對明年第1季懷抱希望。
致新(8081)電源晶片已導入平板電腦相關應用,但下游客戶出貨量有限,致新認為,後續效益仍要視整體市場需求及品牌客戶推廣情況而定,如果平板電腦定單能即時進來,明年第1季有機會優於第4季。
69.安恩11月新品量產
至於IML(安恩,3638),由於大客戶三星調整庫存,導致第3季一直到10月的營收都受影響,不過,從11、12月客戶新產品導入量產的挹注下,公司營運動能可望攀升。
IML隨新產品多功能P-Gamma(可編程緩衝晶片)量產,11月起出貨已達10萬顆,12月多功能P-Gamma出貨量預計會再翻1倍。該產品主要應用於電視,而隨著導入筆電、顯示器數量增加,未來出貨將持續成長,有訴求多媒體功能的品牌廠直接來談合作,P-Gamma預計明年出貨量將達百萬顆,成為營運動能的重要關鍵。
國內專業類比晶片封測廠逸昌(3567)董事長郭嘯華表示,明年第1季因有新產品、新客戶的定單挹注,因此營運表現將優於產業平均水準。
70.逸昌下季獲新定單
郭嘯華表示,近年來台灣類比產業發展迅速,2009年全球市佔率3.8%,今年將突破5%,未來5年內,台灣類比晶片產業仍將可以維持成長格局。不過,台灣類比設計業者現在面臨到產品線嚴重互踩的競爭環境,必須要在最快的時間跟上終端電子產品開發的腳步,才能領先取得商機。
Databeans指出,通用類比晶片第4季營收可能會衰退6%,僅25億美元(762.5億元台幣),但該市場到明年首季就會恢復到今年第3季的水準;而通用類比市場大宗的電源管理產品,今年第3季營收預估衰退約2%,至24.5億美元(747.25億元台幣)。
至於類比特殊應用標準元件市場,Databeans表示,受到特定終端市場起伏影響,本季業績預估下滑8%至56億美元(1708億元台幣),惟預期下季將微幅反彈,成長約2%。以各應用別來看,Databeans指出,個人電腦類比特殊應用晶片本季跌幅居冠,營收季減達17%。
71.瑞軒跨足LED照明 能緹代工
看好節能需求帶動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燈具需求起飛,瑞軒(2489)跨足自有品牌LED照明市場,預計12月正式問世,以Vizio為主打品牌,業界預期挾北美液晶電視名氣,成績可受期待,而代工廠傳由散熱鰭片廠能緹(3512)代工。瑞軒自有品牌Vizio電視全球銷量高,在北美市場佔有率名列前2名,業者認為,LED燈具產業雖與液晶電視通路都是家電賣場,通路重疊性高,加上瑞軒在北美已打響知名度,切入LED產業1年保守估算至少有1000萬台以上銷售成績,業界傳出由能緹代工。
72.Kinect熱銷 新唐明年營運high
微軟遊戲機Kinect上市2周在全球熱賣,僅僅美國市場銷售量已達100萬台,法人預期明年Kinect銷售量可以上看1400萬台,已成功切入Kinect供應鏈的新唐(4919),明年動能將有強勁的成長。
微軟體感遊戲機Kinect上市10天,美國市場銷售量已突破100萬台,並預計上周末在台灣、日本及澳洲等亞太地區上市,銷售情況也相當踴躍,微軟還擔心Kinect將出現全球缺貨。
據法人樂觀預期,本周的感恩節到聖誕節旺季,Kinect要達成500萬台銷售目標不成困難,甚至有機會2度上調銷售量預估值,預估Kinect相關產品明年出貨量至少為1400萬台。
新唐是Kinect相關產品的獨家供應商,成為最大受惠股,特別是明年Kinect產品線將帶來相當大的成長,法人認為其效應就像任天堂Wii對原相(3227)的挹注一般。
73.網通新局 家用微型基地台迎春
iPhone催化智慧型手機使用浪潮,2010年已佔全體手機出貨量20%,其最大訴求就是行動上網。無論上網瀏覽網頁或線上商店購物,皆需要連上網路進行傳輸,再加上平板電腦、3G行動網卡等行動上網裝置興起,帶動整體3G行動上網傳輸流量呈現爆炸性成長。依據網通設備大廠Cisco預估,未來5年全球行動上網的資料傳輸量每年將呈倍數成長,2009年每月0.09 EB(Exabytes)到2014年每月3.6EB,平均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08%。行動上網傳輸需求遽增,現有基地台布建已經不敷使用,尤其在室內,原覆蓋率已不足,加上3G網路頻寬擁擠,造成室內收訊品質不佳,過往解決方式為使用Repeater(增益器),放大因傳輸距離過長而耗減的訊號,但Repeater僅能解決訊號微弱損耗,卻無法分擔因傳輸流量成長而負荷過大的基地台頻寬,因此毫微型基地台(Femtocell)需求孕育而生。
觀察上游網通IC龍頭Broadcom(市值約210億美元),最近3個月漲幅達25%(同期間費城半導體漲幅約15%),相當強勢,其台灣下游相關供應鏈如正文(4906)、中磊(5388)、合勤(3704)等,都值得關注。
74.紙漿廠毛利率下探15%看跌到明年Q2 華紙台紙度小月
中國上周五再度調升存準率緊縮資金,導致商品市場緊張, 11月紙漿報價每噸回跌20美元(約613元台幣),在國際漿價走軟下,加上中國紙漿買盤回升有限,法人預估,紙漿價格恐走低至明年首季,第2季才會明顯回升,國內紙漿廠華紙(1905)、台紙(1902)營運持續度小月。紙漿價格經過上半年每月一漲,下半年進入回檔階段,其中北方長纖木漿回跌至每噸860美元(約2.64萬台幣),亞洲短纖木漿跌至750~760美元(約2.3~2.33萬台幣),尤其全球紙漿安全庫存量,從5月間平均25天回升到9月的32天,直逼近3年平均33.2天水準,顯示紙漿供需逐漸回到平衡點,削減漿價上漲動力。
75.宏全今年EPS挑戰5.5元
瓶蓋大廠宏全(9939)前3季獲利已超過去年全年水準,預期今年集團營收上看130億元,每股純益挑戰5.4~5.5元水準;明年在新產線及新客戶加入出貨,集團營收有機會挑戰160億元,且中國廠營收將首度超越台灣。宏全前3季合併營收99.08億元,逼近去年全年的100億元,每股純益4.65元,則超越去年的4.53元,以今年營收貢獻來看,台灣約佔47%、中國42%及東南亞11%。
76.3C通路11月營收飆4成
3C通路本季最大型促銷活動到今天結束,包括燦坤(2430)、全國電子(6281)業績將明顯提升,其中,燦坤內部評估4天業績達1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1.6億元成長,燦坤副總嚴文宏昨指出,以前3天業績推估,成績較去年同期成長1成,12億元業績達陣「應無問題」。
促銷活動帶動業績,法人推估燦坤11月營收達28億計算,較10月成長47%,市場也預估全國電子11月營收將月增3~4成。
77.美黑色星期五 採購人潮增2.9%
美國零售業「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本周登場,被視為年底假期銷售業績(11~12月)風向球而備受關注,儘管業者樂觀以對,調查也顯示買氣較去年改善,但採購人潮僅微增不到3%,整體假期銷售業績成長雖可望達2.3%,但仍低於近10年平均水準。
至於歐債危機,據《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報導,愛爾蘭內閣經周末緊急會議後,最快今將宣布接受歐盟1200億歐元(1641億美元)金援,超乎市場預期的千億歐元之譜,較先前希臘接受1100億歐元(1504億美元)更多,同時將對富人、企業及房地產加稅,並將部分銀行收歸國有。
另一方面,美國證管會(SEC)與聯邦調查局(FBI)傳將完成號稱史上最大規模內線交易調查,經3年布線,最快年底前將收網,恐有大批金融人士遭起訴,連高盛(Goldman Sachs)也因醫藥業合併案再被捲入,恐衝擊金融股投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