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7 20:30
中國對印度農藥加徵關稅 北京:釋放兩項重要信號(圖:shutterstock)
中國商務部自 2025 年 5 月 7 日起,對原產於印度的進口氯氰菊酯(農藥)實施反傾銷措施,徵收 48.4% 至 166.2% 的反傾銷稅,為期 5 年。這項決定基於調查認定印度存在傾銷行為,對中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
據中國央視轄下新媒體「玉淵譚天」對此發表評論,認為中方這次行動要向外界釋放兩個重要信號:
第一,對於某些國家不公平貿易行為,中國政府必將採取相應措施,維護國內產業利益。
評論指出,印度的傾銷行為特別明顯且嚴重。過去幾年,印度商品對華傾銷嚴重,印度企業大量低價出口氯氰菊酯,壓低價格,導致中國產業市場份額下降。儘管調查過程中印度企業不配合,中方仍多次給予解釋說明機會。
第二,在中美經貿鬥爭大背景下、全球應對美國關稅關鍵時刻,中國不允許其他國家以損害中國利益方式當籌碼做交易,這種行為必遭中國反制。
評論將此反制放在全球應對美國關稅的背景下看待。尤其在終裁前,印度宣布對部分進口鋼鐵徵收臨時關稅,其中主要針對中國。
巧合的是,美國副總統范斯同日訪問印度,評論認為印度此舉可能是為迎合美國打擊中國製造業。范斯訪問期間提及安全合作及「四方安全對話」,顯示美國要求印度明確站隊意圖明顯。評論質疑個別國家是否以損害中國利益方式「遞交投名狀」。
「玉淵譚天」認為,現在宣布終裁結果是為了「以儆效尤」。印度近年來對華貿易不規範、不友好舉動增多,利用關稅及非關稅壁壘阻礙中印貿易平衡,並屢屢打壓中國企業。印度長期是全球發起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但許多調查缺乏證據,有濫用嫌疑。
評論強調,中方力求透過和平對話解決問題,但若對方執意挑釁或損害中國利益,也將毫不猶豫採取強硬手段維護自身權益。這次反制旨在告誡印度「不要再執迷不悟」,同時也是向其他抱有類似想法的國家發出明確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