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風波後 外資重返印度、台股
魏喬怡/台北報導
2025年4月29日 週二 上午4:10

圖/本報資料照片
隨市場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反應最為激烈的時候已過,外資於新興亞股的操作雖仍趨謹慎。法人觀察,上周外資賣超動作已相較先前幾周和緩,近一周以印度、台灣最受青睞,分別獲外資買超近15.35億美元和11.77億美元,至於泰國、南韓、印尼與菲律賓分依序遭外資賣超2.67億美元、0.92億美元、0.69億美元和0.03億美元
群益印美戰略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美國對等關稅措施為經濟前景帶來不確定性,也令部分產業供應鏈布局將須調整,由於印度整體對美出口曝險有限,出口到美國佔GDP比重僅2.1%,低於其他主要新興國家,故受到關稅政策的衝擊也相對溫和,且跨國企業也紛紛將生產基地分散至大陸以外國家,印度製造更顯優勢。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經濟預測報告,預估印度今年GDP成長率達6.2%,在主要經濟體唯一達6%以上,且是未來五年貢獻全球經濟成長主力之一,印度股市續正向看待。
國泰投顧指出,新興亞洲相較成熟市場具有相對優勢,且亞洲各區域國家各自擁有發展題材,觀察新興亞洲股市與其他區域國家年初以來表現,整體新興亞洲股市表現優於整體成熟市場,整體新興亞洲股市波動率低於成熟市場,顯示亞股具有較佳的風險調整後表現。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ETF(00982A)經理人陳沅易分析,台股投資題材多元,產業選擇上,電子股中包括先進製程、IC設計(PMIC、Edge AI)、CCL、PCB、ABF、低軌衛星關鍵零組件、AI伺服器等可留意,非電族群可關注運動休閒、生技(新藥與CDMO)、行動支付領先業者等族群可保持關注。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在對等關稅暫緩90天的情況下,廠商提前拉貨,嘉惠第二季展望,預期第二季將明顯淡季不淡,且232條款調查結果對半導體與生技製藥調查結果,還有川普後續作為,仍將對台股產生重要影響,在最終調查結果尚未公布前,仍須保持謹慎、保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