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3 06:38

美債狂洩兇手竟是日本?創20年來最大拋售外債規模

美債狂洩兇手竟是日本?創20年來最大拋售外債規模
2025/04/22 15:50  
日本投資人4月初大舉拋售海外債券,總規模超過200億美元。示意圖。(彭博)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本投資人4月初大舉拋售海外債券,總規模超過200億美元,顯示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大震盪」引發的華爾街動盪,正迅速波及全球市場。根據日本財務省的初步數據,包括銀行與退休基金在內的日本民間機構,於截至4月4日的1週內,賣出價值175億美元的長天期外債,隔週再拋售36億美元,創下自2005年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的2週淨流出。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儘管日本官方數據並沒有具體揭露出拋售的債券項目,不過野村證券分析師Tomoaki Shishido認為,這波出售很大一部分可能是美國公債或美國機構債券。美國機構債券指的是美國政府擔保的不動產抵押證券(MBS)。
至於日本投資人拋售海外債券的原因為何?Tomoaki Shishido指出,部分拋售可能來自日本退休基金為了進行資產配置再平衡,也可能是想要降低利率風險的銀行、壽險業者。
美國資產管理公司和國內外對沖基金解除槓桿交易的行為,也可能對4月的美債拋售有所貢獻。
報導指出,日本的大規模海外債券拋售,清楚反映了華爾街動盪如何在全球市場掀起連鎖反應。
多位投資人認為,美股大跌造成日本退休基金對海外債券與股票的配置比例失衡,為了重新調整資產組合,只能拋售美國公債與其他政府擔保債券。分析師指出,日本私人投資人的部分拋售,也可能是來自於其銀行正在解除先前設下的避險操作。在這些所謂的「利差交易」(Carry Trade)中,投資人會從低利率市場借貸,再將資金投入高收益市場,由於日本長期利率相對較低,因此經常被視為此類交易的「資金來源國」。而在市場波動加劇或政策風險上升時,這類利差交易通常會被迫平倉,進而引發拋售行為。
但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的日本經濟學家Stefan Angrick指出,雖然日本基金拋售的美國公債數量很大,但這不足以完全解釋4月前2週美債殖利率的劇烈上升。他解釋,雖然表面上的數據看起來很可觀,但在債市中其實根本掀不起波瀾,因為美國公債市場的每日成交量接近1兆美元。
日本政府與民間機構總計持有1.1兆美元的美國公債,高居全球第1,因此日本的交易狀況頗受矚目,被視為美國公債買賣現況的重要指標。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