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7 08:58
IMF分析顯示,疫情後爆發以來,美國吸走全球近3分之1的跨境投資。(路透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近年來,全球各地出現許多推動去美元化的聲浪,但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自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已經拿走全球近3分之1的跨境投資。
《彭博》報導,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分析顯示,2020年出現美元短缺,嚇壞了全球投資人,2022年俄羅斯資產凍結引發人們對於資本自由流動產生質疑,導致這段期間全球資金流入美國的比例有所上升,來到近3分之1,遠高於疫情爆發前的18%佔比。
儘管人們對於美元的主導地位有疑慮,但事實證明,美國利率升至數十年來最高水位,對海外投資人具有龐大的吸引力。美國總統拜登為刺激再生能源、半導體生產,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激勵措施,也幫助美國吸引了新一波外國直接投資(FDI)。
相較之下,疫情前資本流入中國、新興市場的趨勢,已出現明顯轉變。自疫情爆發以來,美國的地緣政治競爭對少在全球資本流入總額中的佔比已減少超過一半。
知名基金經理、Eurizon SLJ Capital行政總裁任永力(Stephen Jen)表示,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以及流入美國的投資組合與疫情爆發前幾年相比,發生了龐大的變化,只有在美國、中國政策有變化時,這種新的資本流動模式可能才會改變。
根據IMF數據,2021到2023年期間,中國在跨國資本流動中的佔比為3%,低於截至2019年十年間的7%左右佔比。數據也說明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旗下官員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努力重振外資對中國興趣的原因。不過4月數據顯示,中國海外投資連續第4個月放緩,且在利率處於低點附近的情況下,中國國內資本正在大量外流,當地企業4月購買的外匯總額達到2016年以來最高。
相較之下,美國的經濟引擎吸引了愈來愈多的國際資本,在經濟強勁擴張的背景下,世界銀行(World Bank)上調了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說明了美國經濟強彈對世界的影響。IMF數據則顯示,以淨額計算的話,美國在2021至2023年期間收到的資金流入,約佔GDP(國內生產毛額)的1.5%。
IMF也提到,在這段期間內,新興國家出現了淨資本外流,這是2000年以來第2次。去年,新興市場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僅佔GDP的1.5%,這是這個世紀以來最低佔比。國際金融協會(IIF)經濟學家弗頓(Jonathan Fortun)指出,美國吸走了所有的關注,導致新興市場的部份資金枯竭。
美國聯準會(Fed)上週三(12日)結束政策會議,預測年底將啟動降息週期,這可能會降低高回報美國資產對全球固定收益投資人的吸引力。與此同時,美國將在11月舉行總統大選,加劇政策不確定性,包括稅收、關稅和不斷惡化的地緣政治局勢都是令人關注的問題,債務飆升也引發人們對於美國可能逃不過財政危機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