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貓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8-02 23:15
觸控面板零組件商機風起雲湧
2010/08/02 【文/馮欣仁】
觸控面板龍頭洋華,今年以來股價表現相對疲弱,五月除息後,更一度殺到波段低點二一四元,也讓整個觸控面板族群頓時失色不少。不過,隨著蘋果相繼推出平板電腦iPad與iPhone 4之後,似乎帶動觸控面板相關供應鏈個股逐漸抬頭,市場資金也逐漸往觸控相關零組件個股移動。展望下半年進入電子業傳統旺季,沉寂一陣子的觸控面板族群,將在介面、宸鴻陸續上市後,可望重新點燃觸控熱潮,現階段不妨可留意觸控面板相關零組件個股。
基本上,觸控面板產業鏈由上至下大致可分為,材料供應商、材料加工與觸控面板製造商三部分。其中,屬中上游材料的玻璃基板、銦錫氧化物(ITO)導電玻璃與薄膜(Film),以及黏接面板所使用的膠材等廠商,幾乎都被具有關鍵技術的日系廠商所壟斷;而台灣廠商在觸控面板產業已具供應能力之零組件,大部分集中在產業鏈的中下游。
上游材料日廠占優勢
以ITO薄膜為例,日廠在光學穿透率上,明顯優於國內廠商。相較之下,基於專利、技術及成本考量,台灣廠商的ITO薄膜,則以單層PET結構為主。
由於國內廠商直接把日系雙層ITO膜結構的上層PET膜及PSA膠捨去;如此一來,不僅省下材料成本、且避開日東電工專利保護,並且不需要繁複的PSA膠塗布及貼合製程。但,這也凸顯出台廠在雙層ITO薄膜發展上,仍落後日廠,也使得國內廠商難以打入國際品牌手機市場,現階段僅能出貨給大陸白牌手機客戶。
目前全球最大的ITO薄膜廠商為日東電工(NITTO DENKO),市占率約有三成,其次則是尾池工業(OIKE)與帝人化成(TEIJIN),市占率分別為二一%、一六%。而卓韋則是國內規模最大的ITO薄膜廠商,全球位居第四位。
光學膜廠增ITO膜產能
此外,卓韋已著手推出結晶態以及低色差的ITO Film。結晶態ITO Film的優點在於高穿透率以及耐磨耐用,且耐候性更好,可在高溫高濕等環境正常使用。由於該項產品毛利率較高,可望提升公司未來獲利表現。
ITO玻璃大廠較勁
相較於ITO薄膜,上游ITO導電玻璃國內廠商競爭相對激烈,包括勝華、冠華、正太、安可與正達等廠商。除了勝華具有上下游垂直整合的優勢外,由光碟片廠商錸德光電部門所切割獨立的安可光電,目前以ITO導電玻璃為主,產品線包括電阻式與電容式,公司並規劃切入ITO導電薄膜,預定明年開始量產。
安可日前與觸控面板大廠洋華合資成立玻璃電容觸控面板公司,玻璃電容觸控面板因具備高穿透性,並符合窄邊框設計,有越來越多手機廠採用。然而,因為玻璃貼合良率不易控制,成本比以Film為主的電容觸控面板高出許多,一般大多應用在高階手機產品上。蘋果從之前的iPhone到iPad,均採用玻璃電容觸控面板,可以看出玻璃電容觸控面板的未來成長空間。
平板電腦掀觸控IC商機
國內廠商在觸控IC這塊,以禾瑞亞與義隆電為首。禾瑞亞主要從事USB 2.0影音語音控制晶片及觸控面板控制晶片之設計與開發,於二○○六年合併國內觸控面板控制器廠商鑫科後,正式跨入觸控領域,初期主攻七吋以上電阻式工業電腦,並逐步開發出電阻式(單點)、改良式電阻(多點)、表面電容式(單點)、投射式電容(多點)、表面聲波式、紅外線式等多種觸控技術,並為國內少數同時擁有電阻式、電容式、表面聲波式與紅外線式等多種觸控技術的廠商,目前觸控IC占營收比重已達六成。
義隆電受惠於手機觸控模組市場需求持續強勁,六月營收五.八四億元,月增一.一一%,年成長三四.三%,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累計第二季營收一七.三億元,同步創季營收新高,預估上半年EPS可望挑戰一元。七月隨著智慧型手機客戶宏達電及富士通訂單及NB Touch PAD需求強勁,單月營收亦相當有機會續創新高。此外,多指觸控已通過Win 7認證,打入電子書供應鏈,可望在第四季量產,將挹注明年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