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2-12-20 09:02
央行鷹派態度雖堅定 但資金仍有持續回流股債市場趨勢
2022/12/20 08:55:35
經濟日報 記者王皓正/台北即時報導
聯準會、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利率會議皆升息兩碼且均展現鷹派政策態度,央行緊縮政策與可能引發經濟衰退的擔憂衝擊市場信心,不過美國11月CPI通膨超預期下滑仍是事實,資金仍有回流股票資產趨勢。根據彭博資訊,過去一週整體股票型ETF資金淨流入516.18億美元,主要為淨流入美國383.91億美元、淨流入全球66.82億美元、淨流入新興市場與中國各19.2億與16.94億美元,日本也獲2.13億美元淨流入,反觀亞太區遭1.06億美元淨流出,歐洲與拉美分別遭0.87億與0.05億美元淨流出。產業ETF部份,近周淨流入的前三大產業為:不動產、主題與科技產業,且僅有能源ETF遭淨流出。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歐央行持續釋出較為鷹派的政策態度,表態2023年將維持緊縮性政策直至證據顯示物價將恢復穩定,而緊縮政策也讓未來一年經濟衰退與企業獲利下修風險升高,而中國近期快速鬆綁防疫限制後疫情顯著增溫也將影響投資信心,增添風險性資產波動,預期「債優於股」將成為年底至2023年第一季的投資主旋律。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因應市場多變環境,建議以採取靈活配置的美國價值平衡型基金為核心,而因應通膨放緩、聯準會升息接近尾聲及景氣下行風險,將開啟債市多頭行情,建議投資人依照個人風險屬性增持適合的債券型基金,首選側重高評等債的全球複合債、美國政府債或全球債券型基金。聯準會本波升息循環將走得更慢、更久及更高,對經濟和企業獲利衝擊的後座力仍不容小覷,預期2023年第一季股市將延續震盪測底走勢,建議靠攏於防禦色彩的基礎建設、公用事業產業及美國股利成長型股票基金,並透過長期定期定額策略參與生技及科技產業創新商機。相較於美歐經濟仍在下坡段,大陸經濟有望隨防疫鬆綁而自谷底回升,積極者可留意中國大陸及新興亞股的轉機行情。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我們相信2023年的投資環境將提供優於2022年的潛在收益與總報酬機會,利率攀揚的走勢已經幾乎告一段落,並且預期聯準會在政策轉向前,停止升息將維持較長一段時間,藉由拉高存續期鎖住具吸引力的殖利率水準是達到收益目標最好的方式,而高品質債券在一旦有更險峻的經濟衰退風險時也可以提供有效的下檔保護,除此之外,一旦市場信心改善推升股票市場回升,股票資產將仍是非常重要的資產配置的一環。
富蘭克林美盛基礎建設價值基金經理人尼克.蘭利表示,對股市來說,本波熊市第一階段主要是受到較高的公債殖利率引發股市的評價修正,熊市的第二階段通常是由企業獲利衰退所驅動,預期這將讓股市承壓,尤其是2023年年初。儘管如此,我們預期由企業獲利衰退驅動的股市回檔對基礎建設產業的影響應屬溫和,尤其是受監管的基礎建設公司,因為這些公司的現金流量、獲利和股利奠基於受監管的資產基礎,預期這些資產規模未來幾年將持續成長,讓基礎建設公司的獲利比整體股市更具有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