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4 06:08:39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隨著通膨壓力逐漸回落,債券市場終於脫離全球央行升息的利空衝擊,根據Bloomberg統計,過去一個月,主要債市指數全面上漲,平均漲幅約5.7%,其中又以美國投資等級債及新興市場債表現最佳,漲幅皆超過7%。
法人表示,展望後市,全球央行利率政策進入升息尾段,利率政策趨向和緩,加上能源價格下降及中國重新開放,看好全球債券市場,其中又以投資等級債及新興市場債最為看好,投資人可藉由布局債券類型多元化的環球債券基金參與債券近期的利多行情。
針對未來利率走向,先機環球動態債券基金經理人許銘凱(Mark Nash)表示,央行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容忍更高的通膨,而不是試圖在短期內將其降至2%,因為過度緊縮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導致增長急劇放緩。以目前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來看,已經提供了通膨減速的一些證據,很明顯,只要通膨在可控範圍內,央行就會接受通膨逐漸放緩。
先機環球動態債券基金經理人許銘凱(Mark Nash)表示,固定收益市場的另一個利多因素是能源價格下跌。自夏季以來,美國的汽油價格下跌約 18%,而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也有所下跌,部分原因是秋季天氣較為溫和。 作為許多國家後備計劃的煤炭價格也已經下跌。能源方面的緩和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各國政府對通膨的擔憂。俄羅斯在前線遭受的挫折在這方面被證明是有利的。俄羅斯的過度擴張已經碰壁,我們預計情況不會變得更糟。
中國大陸的重新開放也助於全球債市的後續走勢,先機環球動態債券基金經理人許銘凱(Mark Nash)說,長期以來,中國大陸對新冠疫情的嚴厲政策一直是經濟的破壞者。但的方法似乎正在改變,大約70% 的人口接種疫苗。同時,已開始減少對外交旅行的限制,並且對將病例帶到本國的航空公司不那麼嚴厲。儘管中央政府的語氣依然強硬,但地方政府的立場正在變得軟化。中國防疫政策的放鬆,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跡象。
先機環球動態債券基金富盛產品經理廖伯修表示,從近期多項經濟數據來看,通膨已有見頂跡象,中長期的通膨預期也開始下降,全球主要債券指數近一個月都有亮眼表現,以新興市場債為例,近期就因中國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道,改善房地產行業流動性的利多激勵上漲,投資級等級債也因市價低於票面價格,投資價值浮現。
以目前升息與通膨仍處於互相拉扯的階段,廖伯修說,投資人仍須謹慎挑選債券投資標的,避免因單一因素造成損失,可布局債券類型多元化的環球債券基金,配置一定比例的穩健型公債,加上部分投資型等級債、新興市場債,穩健參與全球債市的上漲行情。
主要債券市場指數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