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3=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3-08 01:11

摩根士丹利林琰:ECFA有助台灣GDP上調 產業競爭力是疑慮

摩根士丹利亞洲經濟分析師林琰表示,台灣最強的籌碼是兩岸關係,並擁有亞洲最強的資金動能,且ECFA簽署也將有助台灣經濟成長率(GDP)上調,不過,去年受惠中國成長最大的國家卻是韓國,凸顯台灣產業競爭力的疑慮,不能只靠兩岸關係。
經濟:全球緩步復甦 亞洲保持領先地位
儘管今年初有歐洲國家主權債信問題干擾,摩根士丹利認為,全球經濟仍緩步復甦,其中亞洲將保持領先地位;摩根士丹利調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由4%至4.4%,亞洲區更由6.6%調升至7.4%,中國由10%調高為11%,日本由0.4%調高至1.8%,印度由8%調升至8.5%,香港、韓國、台灣、新加坡則維持原先預期的3.8%、5%、4.5%和5%。
優勢:台灣資金動能全亞洲最強 ECFA有助信心
摩根士丹利經濟分析師林琰3/3出席國泰投顧投資說明會時指出,亞洲資金動能持續強勁,中國進行的是資金管理而非緊縮;而台灣的資金動能全亞洲最強,以去年第3季為止,M2與國民生產毛額比率達22.5%,本國流動性是亞洲最高,內部資金相當充裕,加上最大規模的海外投資部位,一旦海外資金再回流,市場成長空間相當大。
同時,台灣更擁有獨一無二的兩岸關係,隨著關係逐步改善,尤其ECFA若能成功簽署,儘管短期看不到實質效益,長期來說「把門打開」,陸資來台就會帶動海外資金回流,因此ECFA讓台灣GDP更有上調空間。林琰強調,台灣真的不缺錢,缺乏的是投資信心,門一打開,有了信心,自然就會帶動成長。
出口:韓國全球市占擴大 已成中國第二大進口國
不過,台灣並非沒有隱憂。專責韓國與台灣研究的林琰指出,韓國出口復甦速度相當快,2009年更是韓國產品全球市占率擴大的一年。去年韓國已成為中國第二大進口來源,僅次於日本,若以2009年占中國進出口比例和2001年相比,韓國、東協比重成長至逾10%為中國市場贏家,台灣從10%以上下滑至約8%成為輸家。
隱憂:韓國品牌價值提高 拉大與台灣差距
林琰對台灣抱持正面看法,但從去年結果來看,她直言擔心台灣的競爭力。韓國產業結構和台灣相似,但出口表現超越台灣,除了全球市占率大幅提高,汽車、家電品牌價值度也持續上揚;而台灣仍以歐美品牌代工訂單為主,多為零組件供應商,品牌價值相對缺乏,使台韓差距越來越大。
林琰強調,台灣獨有的兩岸關係籌碼,對於台灣產品在中國市占率幫助有限,能吸引中國消費者的,除了價格,再來還是品牌價值。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