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各項民調一直顯示,民主黨非常可能在11月3日的美國大選中大獲全勝,也就是說拜登贏得總統寶座,民主黨掌控參、眾兩院,終結分裂政府的狀態。
但如果這場選舉最終變成為一場對現任總統川普的「全民公投」,民主黨可能只拿下白宮,卻無法重新奪回參議院。此外,也不能排除一種可能性,就是川普輸了普選票、卻贏了總統選舉人票,而且共和黨繼續掌控參院,那麼美國的政局將保持現狀。
更不幸的狀況是,選後出現兩造都拒絕承認結果的爭議,而且長期僵持不下,雙方在法院、媒體甚至是街頭,展開醜陋的法律戰和政治鬥爭。在2000年的總統選舉爭議中,直到12月12日才定出勝負:聯邦最高法院判決小布希勝選,民主黨候選人高爾展現風度,大器承認敗選。在這段政治不確定期間,美國股市跌了7%以上。這次,不確定時期或許持續更久 、甚至可能長達數月,意味著市場將面臨嚴重風險。
羅比尼認為,川普可能在不願認輸的情況下改打法律戰,如意算盤是讓可能較偏向他的聯邦最高法院來決定最後的選舉結果。圖/美聯社
這場夢魘就算目前看來不太可能發生,但也必須認真看待。雖然拜登一直在各項民調中保持領先,但希拉蕊.柯林頓在2016年大選前夕,也是遙遙領先。不願在民調中透露真正偏好的「害羞」搖擺州(shy swing-state)的川普選民,最近是否略有增加,仍有待觀察。
此外,如同2016年,如潮水般的大量假信息活動,在美國國內外如火如荼進行,美國當局警告,俄羅斯、中國、伊朗和其他敵對的外國強權,正積極試圖影響選舉,並且質疑投票程序的合法性。
帶風向的網軍和機器人,大舉在社群媒體散播陰謀論、假新聞,「深度造假(deepfake,是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加上偽造的混合詞)」和錯誤訊息。川普和他的一些共和黨同志,已擁抱像「匿名者Q」QAnon網路這類瘋狂的陰謀論,並暗示他們對白人至上主義組織的暗中支持。在許多由共和黨控制的州,州長和其他政府官員正在公開玩著骯髒的把戲,全力壓制支持民主黨團體的投票。
若美國在總統大選後政局動盪,羅比尼預測股市可能會下跌多達10%、公債殖利率進一步向下沉淪,美元也會走貶。圖/美聯社
尤有甚者,川普一再毫無根據地宣稱不能信任郵寄投票,因為他預期將有非常大比例的郵寄選票會投給民主黨。他還拒絕做出若是敗選就交出政權的承諾,而是向已在街頭散播混亂種子與在國內策劃恐怖主義行為的右翼組織眨眼與點頭,並要他們「稍安勿躁並做好準備」(stand back and stand by)。如果川普落敗並聲稱這場選舉受到操縱,美國就非常可能發生暴力和內亂。
確實,假如在選舉之夜,最初的開票結果未能立即顯示民主黨獲得全面勝利,川普幾乎肯定會在所有郵寄選票計算完成之前,在戰場州(battle state,又稱搖擺州)宣布勝選。共和黨陣營已打算在這些關鍵州透過質疑這類選票的有效性,要求暫停計票工作。他們將在共和黨控制的州首府、地方和充斥川普任命法官的聯邦法院,發動法律戰,尤其是在保守派占六比三絕對多數的聯邦最高法院,川普更是占盡上風。
同時,所有現在「做好準備」的白人武裝好戰團體,可能走上街頭煽動暴力和製造混亂,目標是挑起左派的反暴力,使川普有藉口援引《叛亂法》,並動用聯邦執法單位或軍隊,以恢復他之前所宣稱的「法律與秩序」。川普政府顯然已忖度可能出現這種結局,因而已將民主黨主政的幾個大城市,稱為可能需要鎮壓的「搗亂份子重鎮」。換言之,川普及其親信已明確表示,將動用一切必要手段偷走這場選舉;而且,由於行政部門可使用的工具非常多,如果初步選舉結果顯示得票非常接近、而非拜登明顯獲得壓倒性勝利,他們就會遂其所願。
誠然,假如選舉之夜的初步結果顯示,拜登甚至在北卡羅來納、佛羅里達或德州等傳統共和黨州都大幅領先,川普將發現爭執選舉結果可能無法持續太久,而且會更快認輸。問題在於,除非拜登明顯取得壓倒性領先,否則都將使川普(以及支持他的外國政府)利用混亂與假消息,混淆視聽與製造混亂,並將選舉結果的最後決定權轉移到法院這類更同情他的戰場。
在經濟已放緩且新政策刺激的前景依舊黯淡之際,這種程度的政治不穩定可能引發金融市場的重大避險事件。若選舉糾紛拖延多時,甚至持續至明年年初,股市可能會下跌多達10%,公債殖利率將下降(儘管已經很低了),而全球資金將逃往安全避風港,進一步推升金價。通常在這種情況下,美元會升值,但由於這個特殊事件本來是由美國的政治動盪引發,資金實際上可能逃離美元,導致美元走貶。
可以確定的一件事是:選舉結果出現嚴重爭議,將進一步傷害美國身為全球民主和法治典範的形象,並且侵蝕其軟實力。尤其是在過去四年裡,愈來愈多人認為美國已陷入政治癱瘓。雖然希望上述混亂的結果不會發生(民調仍然顯示拜登大幅領先),但投資人應為最壞情況做準備,不僅是在選舉日當天,還須在隨後幾周和幾個月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