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4-15 12:38
華航改名後交通部不得予以經費補助?朝野立委吵不停
中華航空是否改名成為外界關聚焦點。立委洪孟楷今天在立法院交委會上提出臨時提案,未來若華航更名,交通部不得予以預算經費補助,朝野立委針對此議題爭執不休。最後洪孟楷同意撤回提案,交通部長林佳龍也允諾會在尊重公司治理原則下,凝聚社會共識。
洪孟楷說,有鑑於華航已經是上市公司,卻屢因政治因素被提起,改名後涉及公司Logo、航權談判、契約修改等,必要成本支出預估至少10億。為避免華航改名後全民買單,要求未來所衍生一切成本支出,中央政府不得予以預算經費補助,以免浪費公帑。
洪孟楷說,該提案主要是針對交通部,林佳龍說過華航是上市公司,因此他認為相關改名與否都由股東會辦理,這件事就很單純,不須牽涉到中央。
對此,立委許淑華表示同意,她認為在法理上沒有錯誤,站在上市公司盈虧自負的前提下,就算有共識要改名,也不應該由中央政府提供預算,更不可能由交通部補助。立委傅崑萁也說,上市公司本來要改名字要股東會通過,費用一定是自行支出。
立委陳雪生則說,兩岸關係到現在倒退到不行,要改名也要考量兩岸問題,改名以後將來兩岸恐怕回不去了。建議這個節骨眼不要動這個問題(指改名),因為太敏感,不要因為政治事件引起軍事衝突。立委楊瓊瓔也說,不要在這個時間做政治議題,更不應該掌管上市公司營運事項。
不過立委許智傑認為,華航不是一般公司,跟國家有關係,如果全民認為有需要,政府出適當預算去協助紓困,給一點經費補助也不為過。
立委陳素月也說,這是政治議題,最近口罩外交非常成功,也受到國際肯定,美中不足就是機上的名字,會跟中國混淆,吃虧吃很大,才會基層民眾有華航正名的聲浪,改名是社會期待。且改名路很長,還沒有走到預算,不應該先行限制是否補助。立委何欣純說也說,現在就來討論未來涉及的成本支出,還言之過早。以交通部立場就是華航股東,在公司治理的脈絡下參與意見,不會存在中央政府補助的議題。
立委邱顯智說,華航是國家航空公司承載國家行政任務,如果限制政府是否補助,反而在改名上綁手綁腳。如果華航願意正名,且是社會共識,搞不好很多人都願意像在紐約時報刊廣告一樣,集資來做。改名這件事已經延遲太久了,正名是多數國人期待。
立委劉櫂豪則說,政府對民間社團或是上市公司經費的挹注,行之有年,未來經費也要經過立法院審核,很難現在去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