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7-03-09 06:41

兩會效應 陸股有看頭

兩會效應 陸股有看頭
2017-03-09 00:14:48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中國第12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政協委員第12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分別於在北京揭開序幕,根據統計,「兩會」召開後22天,上證指數平均上漲機率逾78%,平均漲幅4.8%,「兩會」後,陸股行情才正開始。
台新中證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表示,年初以來,陸股以大型、周期性類股漲幅較大,成長股、消費股漲幅相對小;另一方面,預期中國第2季PPI增速將減弱,上中游周期品吸引力減弱,反之,消費股與成長股的吸引力將顯現,建議可優先布局成長股及消費股。
葉宇真指出,A股成長股及消費股目前正處於「物美價廉」的絕佳買點,這可從與美股的比較得知。在評價方面,目前陸股中小板及創業板本益比分別約43倍及53倍,與美國小盤成長股羅素2000指數本益比約49倍相當,但在獲利方面,羅素2000指數過去幾個季度淨利呈現負增長,但A股中小板去年第4季獲利增速高達66%,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預計獲利增速達48%,且兩者流動性都較羅素2000指數佳。
「兩會」後 陸股上攻行情看悄資料來源:WIND、長江證券
葉宇真表示,從2013年至2016年兩會前後來看,兩會孕育新的熱點主題,相關類股在會後普遍有搶眼表現。以今年來說,兩會可望繼續強調推動消費升級主題,對於成長板塊與消費相關領域如環保、教育文化、體育、傳媒、醫藥等類股將帶來正面的激勵作用,因此,消費型的A股相關基金未來表現空間較佳。在選股上,行業成長性兼具低估值的消費類股受資金青睞;另外,創業板指數近期反彈,可密切關注前期跌深的計算機與傳媒行業股。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補充,中國繼續實行供給側改革,嚴格執行去產能,預期原物料價格可望續揚,2017年將會是以基建及PPP模式成為穩增長的重要保障,也是撐起今年A股主要利多之一。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