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endychang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1-24 12:58
【台灣英文新聞】現在是該恐懼還是貪婪?
2016年01月24日12:32
本內容由台灣英文新聞提供
融交易市場就是場「恐懼與貪婪的」拔河或戰場,無論是股債或匯市,或其他五花八門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股神巴菲特一句名言是「要在別人恐懼時貪婪?要在別人貪婪時恐懼」,但不是每個人都像他有個波克夏專業投資公司,而巴菲特也不是永遠萬無一失,也曾有過幾次滑鐵盧的慘痛經驗。有次在佛羅里達大學演講時,有位學生曾請巴菲特談談投資上的失誤,他幽默地回應:「你有多少時間?」
國際油價上周三一度創下28美元的12年新低價,但隨後周四暴衝4%,周五更續升暴漲至31美元,短短2天內飆漲一成以上。創下去年8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而原本因油價瘋狂下跌的全球股市又出現同樣猛烈的報復性反彈,日股周五狂飆逾940點,一天飆漲近6%,歐股、美股同樣跟進大漲普遍有近2%或3%以上漲幅。
時間拉長點來看,2008年6月26日,國際油價盤中飛越140美元大關,創下140.39美元歷史天價,當時投資分析師紛紛發表看法,認為高油價帶來高通貨膨脹將造成經濟浩劫,當日美股道瓊指數亦創下歷史新低,跳水重跌至11453.32點。不過經濟浩劫並沒有真的發生,「貪婪戰勝了恐懼」!
五年來,美國頁岩油大廠不斷增產,終讓全球原油供給過剩,18個月來原油價格跌超過75%。2016年更「溜滑梯」急殺,當美國正式解除沙烏地阿拉伯對手伊朗的禁油令後,再將油價往谷底推,今(2016)年以來不到一個月,油價累計跌30%,這時恐懼又悄悄來襲,不過這次再掀經濟浩劫隱憂的,是比通貨膨脹更具殺傷力、更令人頭痛的「通貨緊縮」問題。
判斷全球經濟是否陷入通貨緊縮的三個指標,一是貨幣供給、二是物價CPI指數、三是經濟成長率,三者同時下降可能帶來通貨緊縮,從這三個指標來看,某些地區確實已「轉向緊縮」,部分開始符合其中一、二項。不過若仔細來看,當這三項指標,都與油價產生連結,而影響油價的因素又不只是基本面這麼簡單,還牽涉商戰、地緣政治…等非經濟因素時,要釐清目前是否陷入通縮實在難度很高。
所幸當恐懼達到頂點的時候,貪婪自然產生了,市場平衡的力量湧現。美股道瓊去年突破18000點攀到新高,聯準會FED升息後如今修正至16000點。現在該恐懼?還是該貪婪?說實話沒有絕對答案,最貪婪的人是屬於資本雄厚的人,口袋淺的人不急著當第一隻向前衝的老鼠,靜觀其變是比較穩健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