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蕊夫人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1-31 21:05
媳婦巧作客家味 1小時賣800個艾粄
2015年01月31日19:40
俗話說:「娶妻當娶客家女。」因為過去客庄貧瘠,男人多出外工作,造就客家女人的勤儉堅毅。儘管那個年代早已走遠,但由客家媳婦「范媽媽」游秀美領軍的「花東粽穀」,卻傳承阿婆時代的傳統手藝,將包進花蓮在地食材的客家米食,賣向北部都會區。
游秀美笑說,自己雖是閩南人,但因為身為長媳,從婆婆手上學會傳統艾粄、發糕、粄粽等作法,「大家族一次做東西都很多,尤其割稻、插秧時,都需要這些點心。」
這些美味米食不但受到親友讚揚,也讓新生代的媳婦張美惠看到商機,「一種米可以做不同東西,我婆婆簡直是米的魔術師,既然有這個技藝,為什麼不傳承下去?」婆媳倆討論許久,張美惠再找來小嬸馮桂香幫忙,3年前推上網路販售。
但創業不久便碰上端午旺季,一下子就把菜脯、粽葉等季節性材料用光,以致於生意一停擺就是半年。「我在保險業工作,看過很多生死離別,知道吃很重要,一開始就堅持不用化工原料。」張美惠說。
她曾到新竹找替代品,但送檢後發現有防腐劑,只好回過頭委請在地媽媽以日曬、封瓶保存的傳統製法代工,「100斤蘿蔔,曬好剩不到10斤,這還不算工錢,和1箱200元的工廠菜脯比,價差好幾十倍!」
但看準都會客重健康,不會在乎一顆粽子多5元,張美惠連艾草、香椿等香料都是自己種,確保無毒沒農藥。因為定位清楚,鎖定北部都會客群行銷,在科技公司、展覽擺攤時,最高1小時賣掉800顆艾粄。
「我們是按照阿婆教的方法,泡米、磨米漿、壓乾水分…,工序不能偷,真的很辛苦。」張美惠說。加上堅持小量製作才新鮮,顧客下單最快也要5~7天才能取貨,無法量產速銷,她卻說:「我們不在乎賺多少錢,在乎的是傳達理念。」希望能藉著自己吃也安心的好味,接續逐漸失傳的手藝。(郭美懿/花蓮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