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淚 發達集團董事長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5-01-23 05:06
不同氣質的孩子如何交朋友
作者/張黛眉
孩子的第一個人際關係,是他和主要照顧者之間的關係。親子之間建立安全穩定的信任關係,對孩子一生的人際互動都有長遠的影響。幼兒的氣質會影響身邊大人對待他的態度,人們總是會花較多時間和注意力在比較友善的孩子身上,所以,個性隨和、愛笑的孩子,比較常有人抱、有人逗他玩。
但是,不是每個孩子的氣質都是這麼甜美。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敏感、焦慮、愛哭鬧,或是酷酷的、有個性、脾氣暴躁、愛唱反調,或是太害羞、不善與人互動。面對這樣的孩子,往往讓父母感到精疲力竭,失去耐性,或是容易被激怒,很難有好臉色,甚至造成過度處罰。
因此,天生氣質較難相處的孩子,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就容易讓父母傷腦筋。如果父母不夠有自覺,就比較難和這樣的孩子建立正向關係。父母對孩子的負面回應,更加深孩子對人的不信任感,形成惡性循環。所以,父母必須自我覺察,了解孩子做出令人不舒服的反應,是他天生氣質使然,並非故意使壞。有了這些覺察和了解,才能讓自己維持穩定的情緒,建立正向的親子依附關係。
針對特質,予以協助
孩子因為氣質的不同,在學習同儕相處的過程中,會面臨不同的挑戰。父母必須針對孩子的特質,給予適切的協助:
活動量大的孩子
很容易進入一種人來瘋的狀態,所以適合小團體的活動。最好多安排幾位安靜穩定的孩子一起玩,可以藉由團體的安定力,讓好動的孩子可以穩定自己。孩子太瘋狂時,要適度的提醒他休息。
活動量大的孩子用身體說話,看到喜歡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衝過去抱住他。有時候因為動作較大,遊戲的方式也比較粗魯。孩子因為無聊又閒不下來,會一直逗弄別人,像是搔癢、拉別人的頭髮、捏別人的臉。自己以為這是一個好玩的方式,卻讓同伴很不舒服。孩子常常不知道人際的界限在哪裡,會很突兀的介入一個團體,或侵犯別人的個人空間而不自知。
父母最好能觀察孩子和同伴相處的方式,然後和他討論,告訴他哪些行為已經侵犯了別人,讓別人不舒服,別人的哪些反應和表情已經透露不高興的訊息。最後,和孩子一起討論、學習別人也能接受的互動方式。
情緒反應強的孩子
常會因為小事情反應強烈,容易成為同學逗弄的對象,父母要幫助孩子學習控制情緒和平靜自己的方法。首先,要教孩子辨識出那些容易引發他情緒失控的對象,儘量減少和他們在一起互動的時間。接著,孩子可以在覺察到情緒爆炸的警訊時立刻離開被激怒的現場,在心裡從一數到二十,幫助自己平靜;或是學習把激怒他的同伴想像成一隻好笑的恐龍,就不會受別人影響而生氣。
害羞退縮的孩子
在交朋友的過程中容易感到緊張焦慮,如果要他同時面對很多個小朋友,他會不知所措。所以,他最好先從和一個小朋友的互動開始,等熟悉自在之後,再慢慢增加新的朋友。每個孩子的特質不同,人際模式也不同。有的人外向開朗,喜歡交很多朋友;有的人內向安靜,喜歡和少數的朋友維持深入穩定的關係。這兩種方式都很好,重要的是心裡是不是感到滿足。
堅持度高的孩子
在和同伴相處時容易堅持己見,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認為只有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這類孩子在團體中喜歡當老大,希望別人都聽他的。久而久之,大家就不會想和他一起玩了。堅持度高的孩子一定得學會「協商」的技巧,提出自己看法,也聽聽別人的意見,儘量想出能夠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例如先採用方案一,再採用方案二,或是用計時器來輪流。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當我們明白,孩子的許多行為反應和別人不同是來自於他的氣質表現,不是故意與自己作對時,我們對這些行為的接納程度也會提高許多,也比較不會試圖強迫他們進入我們所設定的模式。
身為父母,在學習如何教養孩子之前,應該先停下腳步來了解孩子,才能用適合他們的方式,幫助他們適情適性的發展。從欣賞的角度,看待他們與生俱來的特質,並且幫助他們往正向的方向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