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發達集團執行長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2-10-13 08:42

台灣英語力拉警報!

本帖最後由 B 於 12-10-13 09:09 編輯
武俠小說翻版!母獅吃掉羚羊媽收養小羚羊當繼母
ETtoday – 2012年10月11日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武俠小說中常會出現收養仇人之子
的劇情,
近日卻在烏干達伊麗莎白女王國家公園(Queen Elizabeth National Park)真實上演。
一頭非洲母獅吃掉一隻母羚羊,接着她發現了另一隻變成孤兒的小羚羊;
母獅的母愛本能戰勝了獵殺慾望,竟然當起繼母將小羚羊收養在自己身邊。
現年50歲的攝影師阿德里●德維瑟(Adri De Visser)拍下動人一幕,
他回憶說,聽到遊客描述,兩頭母獅子殺死了一隻非洲水羚(),正在大塊朵頤,
於是自己立刻趕了過去,希望能到拍攝一些野生動物的照片。
當德維瑟到達現場後,卻聽到一隻小羚羊發出微弱的叫聲,
牠躲藏在長草叢旁,其中一頭母獅聽到了小羚羊的叫聲,並從樹上爬了下來。”
德維瑟稱,小羚羊竟然跑向了那頭剛剛下樹的母獅,讓母獅先是張嘴發出大吼,似乎想將小羚羊嚇跑,
但是小羚羊不但沒逃跑,竟然還在母獅的腿腳間不斷磨蹭撒嬌,仿佛想要喝奶。
母獅一度被小羚羊的行為搞得相當困惑,
但是最後母愛戰勝了殺戮本性,非但沒有吃下這隻小羚羊,相反還用爪子輕輕拍了拍小羚羊的腦袋。
公園巡邏員表示,母獅用嘴巴輕輕叼住了小羚羊的脖子,將小羚羊帶走。
德維瑟說,伊麗莎白女王國家公園中的其他遊客後來都說,
他們曾看到一隻小羚羊在母獅子們中間自由地奔跑玩耍,顯然沒有淪為母獅們的下一頓餐點。

======
台灣英語力拉警報!
今周刊 – 2012年10月4日
近年來,韓國企業在國際上的表現有目共睹,
其實英語力的提升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日本企業也注意到這個趨勢,開始奮起直追,
台灣企業如果再不加把勁,可能就會在國際化浪潮下失去現有優勢。
一大早,還沒到上班時間,韓國辦公大樓聳立的街上,已是人聲鼎沸;
由於加班是家常便飯,上班族大多利用上班前的一大早,在咖啡館一邊吃早餐,一邊聽英文廣播或與外國老師對話。
另外有一項調查顯示,二成上班族會利用午休時間學英語會話。
韓國人對英語學習如此熱中,
其實是迫於壓力-因為絕大多數企業都把英語力視為進公司的門檻。
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台灣區代表忠欣公司委託中華徵信所,
針對台灣一千大企業進行員工英語能力需求標準調查,
發現台灣企業使用多益(TOEIC)測驗作為員工英語能力管理工具的比率,只有二七.九%,
遠低於韓國的一○○%,也不及日本的八三.四%。
即使總統換人做 韓國推動英語力始終如一

而且,台灣一千大企業招募新進人員的多益分數需求,台灣為五五○分(總分九九○分),和日本相當,
卻和韓國的平均七○○分差了一五○分。
近年來三星、現代、樂金(LG)等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受到世界矚目,從員工的英語力已可看出端倪。
以三星電子為例,
課長級以上的多益成績必須達到九二○分以上,LG電子和現代汽車公司剛畢業員工需要八○○分以上。
即使是中小企業,現在也多半要求達到七○○到八○○分。
而且由於許多人批評韓國學生很會考高分,卻不善於口語表達,
因此近年來,愈來愈多企業還要求一併提出多益口說測驗結果。
韓國一千大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八一.六%的企業招募員工時要求口說成績,
而且四九.三%的企業要求分數達到一三○分(總分二○○分),
由此看出韓國企業稱霸全球的企圖心。
韓國英語力的提升並非一蹴可幾。
忠欣公司總經理王星威指出,
早在五十年前朴正熙總統執政時代,就決定採用多益這個全球性的標準。
韓國前總統金泳三在一九九四年又展開全球化策略,
降低開始學英語的年齡,
目前已降低到小學一年級。
九七年亞洲貨幣危機後,韓國更深刻體會到只重內需將無法生存,
前總統金大中曾說:「如果韓國不學好網路時代的國際語言-英語,就無法在全球競爭中勝出。」
韓國總統李明博○八年決定,五年內將投入四兆韓元加強英語教育,
因為「國民英語好不好,會導致國家和個人存在差距。」
即使總統換人做,韓國對於推動英語力始終如一。
政大韓語系主任郭秋雯指出:「韓國的前瞻性和政策執行力很強,
它們國際化的起步雖然比我們慢,但速度比我們快。
每家大企業有一定比率的職員教育預算,經常派人到國外進修或研習,即使是韓國的台灣分公司也不例外,
無論是被派來台灣的韓國員工,
或台灣當地員工,都會利用一大早或午休時間進修。」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廖哲鉅則表示,這三、四年來,韓國人非常積極參與使用英語的國際會議。
以國際人資會議為例,台灣參與者只有三到五人,
韓國卻逐年增加,現在已達到三百多人。
韓國企業會要求員工參加不同主題的討論,甚至競爭一些職務,取得發言權。
參與人數成長的同時,專業也逐漸提升,隨之而來的就是創新能力的改變,達到超越的目的。
定調英語為官方語言 顯示國際化決心並吸引人才
曾服務於韓國企業的廖哲鉅,親身體會到韓國企業英語化是玩真的。
「我們在開全球性會議時,只要有非韓籍人士在場而韓國員工用韓語交談,主管就會來制止,
要求他們用英文發言。」韓國的三星和樂金都以英語為官方語言。
王星威指出,「以英文為官方語言的定義,
是正式文件和溝通都用英文,
對外國員工來說,這是一種尊重。」
另一方面,一家企業定調英語為官方語言,
才能顯示企業國際化的決心,也才能吸引優秀的國際人才。
如果公司從國外聘用了一位專業人才,此人卻因為無法使用當地語言,
而看不懂公司的公告、聽不懂同事說的話,難以融入這個環境,就無法發揮所長。
面對韓國傾全國之力急起直追,
日本企業也開始改變心態,畢竟少子、高齡化已使日本國內市場萎縮,
不和全球市場打交道,將無以為繼。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樂天和優衣庫(UNIQLO),它們都從一二年起把英語當作官方語言,
內部會議以英語進行,會議紀錄和所有文件也都要有英文和日文版本。
在這兩家企業帶動下,日本一一年度報考多益的人數成長三成,達到二二七萬人。
回顧台灣企業發展的過程,
以往以製造業為主,
產品行銷全球,即使有所謂的「國際布局」,
其實也只要派主管、業務或翻譯去國外,就可以接訂單回來。
但是,現在走向知識型或服務型經濟,傳統作法已不再適用。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指出:「以前組織呈金字塔形,精英只有上層的極少數人;
現在組織扁平化,呈現T形,多數人是『普羅大眾精英』,
不論是工程師或研發人員,都要直接面對外國人,向他們說明或推銷自己的作品,自己說故事。」
如果沒有一個共通的語言,完全靠翻譯了解對方的意思,反應速度太慢,
將跟不上市場變化而錯失良機,
而且後台的內部人員將與外部脫節。
面對許多人對學英語的抗拒,
這時候靠全球化英語(Global English)就能解決問題。
事實上多數人面對的也不是英美人士,而是印度、泰國等非英語系國家的人,
溝通重於一切,
不必因為英語文法不正確而感到自卑心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