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層肉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2-02-08 19:09
伊啊呀不說話 寶貝大雞晚啼?
伊啊呀 不說話 寶貝大雞晚啼?
「我的小孩快兩歲了還不會講話,這樣有沒有問題?他會不會是大雞晚啼?」「孩子三歲了,講話還是不清楚,需不需要去剪舌根?」
許多父母對孩子遲遲不肯開「金口」,感到苦惱。到底孩子在幾歲時開口說話才正常,並沒有嚴格的標準。有些小朋友一歲時就會叫「爸爸、媽媽」,有些快兩歲了,「爸爸、媽媽」還不太常說出口,也有些小孩五歲多了,「阿公」還常常叫成「阿翁」。
雖然兒童發展手冊描述了兒童的語言發展階段,但因孩子的個別差異、生長環境而有差異。這裡列舉一些異常的指標性語言發展,提供家屬和醫師重要的訊息:
1.已滿兩歲仍然沒有任何字彙出現。
2.已滿三歲還不會說任何句子。
3.三歲以後說話模糊不清且難以理解。
4.五歲以後句子的結構仍有明顯錯誤,或仍然有顯著的構音異常。
如果小孩子在語言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上述情況,醫師們就需要加以尋找為何不說話的原因。
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繁多且複雜,常見原因歸納如下:
1.聽力障礙:孩子因聽力問題,自然無法學習語言。如果覺得孩子從嬰兒時期,就對聲音沒有明顯反應,要考慮是否有聽力障礙。
2.智能障礙:嬰幼兒成長大致分為粗動作、細動作、語言、社會行為,若這四項發展里程碑都延遲,就可能有智能障礙。
3.腦部功能障礙:腦性麻痺,早產或出生過程不順利,對腦部造成傷害也會影響語言發展。
4.情緒障礙:孩子粗、細動作發展都正常,但語言和社會行為明顯落後,例如自閉症,孩子跟其他人少有眼神的接觸,語言的發展也偏慢。
5.環境因素:主要照顧者鮮少和小孩子語言互動,也可能會造成語言發展遲緩。
6.家族史:若長輩在幼時較晚開口說話,有時候孩子也會比較晚開口。
7.舌繫帶(吊舌根)迷思:有些家長把孩子不說話或發音不標準歸咎於舌繫帶太緊,希望剪舌繫帶。其實,真正因舌繫帶太緊而使語言發展障礙,並不多見。一般認為,只要舌頭能伸出嘴巴,舌頭不會被向後拉成「W」型,就沒有舌繫帶過緊的問題。
當父母親查覺孩子有語言發展遲緩傾向時,先仔細回想孩子之前的發展情況,對聲音反應如何,除了語言外,粗、細動作和社會行為是否也有遲緩的現象,再問問家中長輩,是否小時候也比較晚開口說話。有了這些資料再和醫師討論,大多可以找出小孩子遲遲不肯開「金口」的原因。(李松澤/新竹馬偕醫院小兒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