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05:30

近10年家庭儲蓄情況
竹市破40萬蟬聯冠軍 北市近35萬跌出前3名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家庭儲蓄再創新高!主計總處調查,二○二四年家庭平均儲蓄金額二十七.六五萬元、再創下歷年新高,平均儲蓄率二十三.七三%;各縣市中,新竹市平均儲蓄四十.八七萬元蟬聯冠軍。官員表示,這幾年台灣經濟表現不錯,可支配所得持續增加,雖然物價上漲致消費支出成長,但家庭儲蓄仍增加。
可支配所得續增 116.5萬、年增2.51%
根據調查,二○二四年家庭戶數約九二六.二萬戶,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一一六.五二萬元、年增二.五一%;平均消費支出八十八.八七萬元、年增三.一八%;平均每戶儲蓄二十七.六五萬元、年增○.四%。
由於消費支出增幅大於所得增幅,去年家庭儲蓄率二十三.七三%、年減○.五個百分點。官員指出,二○一一年家庭儲蓄率一度跌破二十%、創三十五年新低,過去十年則維持在二十%以上,且近幾年明顯回升。
各縣市中,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數前三名依序為新竹市一五○.三六萬元、台北市一四八.五五萬元、新竹縣一四八.一五萬元。家庭儲蓄則以新竹市平均四十.八七萬元最多、年增約四萬元;苗栗縣三十七.三六萬元躍居第二、年增二萬元;新竹縣三十五.○六萬元退居第三、年減一.○三萬元;台北市三十四.八八萬元跌出前三、年減○.五五萬元。
若按所得高低分為五組,二○二四年最低二十%家庭可支配所得三十八.三九萬元、年增二.一五%,消費支出四十.二一萬元、年增二.四七%,低所得家庭連續十八年出現「負儲蓄」,負儲蓄金額一萬八二一四元、為近七年新高,年增一五八八元、為近十三年首度增加,主因支出增幅大於所得增幅。
官員表示,隨著人口老化,低所得家庭「經濟戶長」六十五歲以上占比超過六成,其中很多是退休人士,多依賴退休金、存款或子女奉養等,經常性收入較少,但仍有一定的消費支出,所以出現「負儲蓄」;這些人不一定「貧窮」或「入不敷出」,因為他們可能擁有財富,而家庭收支調查未涵蓋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