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15 22:12
《關稅風暴》晶華潘思亮:全球結構重整 台灣未必不利
2025-04-15 12:29:51 記者 張以忠 報導
針對全球關稅戰帶來的影響,晶華(2707)董事長潘思亮(圖左)今(15)日指出,美國在重新調整全球經濟與貿易秩序的過程中,將進行一場涵蓋經濟、國防與國安的大盤整與重構,對台灣而言未必不利,台灣如果能在半導體、高科技與服務產業上適切佈局,掌握住美國與其他國家重新配置的空間,有機會成為下一個高科技版本的「香港」。
潘思亮表示,今年的經濟發展情況,可能會取決於接下來三個月的變化,這也是我認為的「九十天關鍵期」。這段期間如果全球局勢能明朗化,達成部分貿易協議,那麼不但有助於穩定信心,也可能為全球經濟帶來正向動能。
潘思亮表示,相較大家的悲觀,我則是樂觀看待後續發展,是因為川普本質上是一位企業家,他絕對不希望看到美國經濟走向衰退。從他的立場出發,他將美國視為一家年營收30兆美元的超大型企業,當然會希望打造一個強而有力的經營團隊,以提升資產、改善現金流與負債結構。
潘思亮指出,從川普的邏輯來看,他以企業經營者的角度來看美國經濟,在節流方面要求聯邦政府縮減開支,在開源方面則設法吸引全世界的投資回到美國。例如,他找台灣談半導體與資通產業,找韓國談造船業,找日本談汽車業等。這些談判若成功,不僅可以改善美國的經濟基本面,也將進一步帶動全球市場朝正向發展。
然而潘思亮也提到,如果這段「關鍵的九十天」內沒有明確結果,那全球經濟就可能步入低迷,並對各產業造成明顯影響,包括觀光與服務業。觀光業作為內需產業的一環,與整體經濟密切相關,因此若景氣轉差,我們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潘思亮表示,對台灣而言,這場全球結構重整未必是不利的,反而可能是一個轉機。台灣如果能在半導體、高科技與服務產業上靈活佈局,掌握住美國與其他國家重新配置的空間,有機會成為下一個高科技版本的「香港」,在局勢中左右逢源。
(圖:現場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