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18 13:45

【若台積被歐盟罰~金額多大?】英特爾被罰300多億 谷...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首次證實,目前正接受歐盟執委會對於半導體業務的初期反壟斷調查,但強調由於調查在初期階段,現在要預測調查結果或影響仍言之過早。
彭博在台北時間昨天深夜約11點報導,歐盟執委會反壟斷部門在回覆彭博的聲明中表示,「已經請求台積電在半導體領域部分作為的資料,而且這不意味會展開任何正式調查」。
如果台積電真的被歐盟執委會調查,而且最後被認定在晶圓代工市場有不公平競爭的行為,可能要付出多大代價?
根據路透9月中獨家報導,同為晶圓代工廠商的美國英特爾(intel),10年前曾經被歐盟認定,給予PC製造商折扣以逼退其他規模較小的同業,因此被罰款10.6億歐元(約386億元台幣),這在當時已經是創紀錄的天價。
近年來歐盟執委會在執行反壟斷法規的力道愈來愈大,不但打蒼蠅,更打大老虎。
歐盟反壟斷打蒼蠅更打老虎
今年6月,歐盟執委會就對Google祭出27億美元(逾800億元台幣)的天價反壟斷罰款,Google受此拖累,加上成長最快的事業燒錢燒太多,上季純益大減28%至35億美元(約1070億元台幣)。
令投資人與法人圈擔心的是,歐盟6月這次天價罰款,只是目前手上針對Google的3項Google在網路搜尋與手機作業系統反壟斷案件中的第一件,意味另外兩件的結果未揭曉前,反壟斷風險依然是Google未來的營運陰影。
台灣企業也未能「倖免於難」,今年2月初歐盟執委會反壟斷部門就宣布,對華碩(2357)等4家消費電子製造商、6家電玩遊戲製造商與5家旅遊業者,分別展開3宗反壟斷調查,因為歐盟懷疑這些業者疑似阻礙跨境電商銷售。
路透報導指出,若歐盟最後認定,被調查的個別公司違反歐盟法規,被調查對象最高可能面臨相當於該公司全球營收10%的罰款。
若歐盟開罰最高達公司每年營收10%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2015全年華碩營收為4723億元台幣,意味若華碩被歐盟認定違法,罰款最高可能超過470億元台幣。
至於台積電2016年營收為9479.38億元台幣,因此若最高罰款是10%營收,將相當於948億元台幣。
不過,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指出,這應該只是格羅方德的商業競爭手段,台積電公司制度完善,有很濃的美式企業文化,非常重視守法,在業界沒聽說過什麼涉及壟斷的傳聞。
國內專家:台積電有3優勢歐盟調查應可過關
他表示,台積電的技術製程最先進、生產良率最高、交期最準時,本來就是半導體代工廠的首選,且台積電的代工價格最貴,成本結構較差的公司還不敢找台積電代工,而像高通、博通等廠訂單來來去去,也沒聽說誰被台積電處罰,很難看出有不公平競爭。
其次,格羅方德到歐盟指控台積電,其實是引政治力介入,干擾台積電。
再者,選擇歐盟而非美國,也是經過精密計算的。
吳金榮認為,以台積電內部完善的制度,以及強勁的法律團隊,應該有能力應對歐盟的調查,安然過關。 (劉煥彥、范中興/台北報導)
=====網友意見=====
有讀者留言說:「Global Foundry的法務,以為TSMC的法務是吃素的....」;也有讀者認為,「以後歐盟國家要買晶片,就開高一點賣就好了!」
還有網友說:「有競爭優勢反而被判壟斷,真是狗屁不通。」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