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0/03/327.jpg)
-
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7-08 15:02
07/09號傳真稿筆記(陳翊中)
不動產水漲船高
複製香港經驗九商辦概念股起飛
在開放陸資購買台灣不動產後,未來兩、三年商辦、店面的需求可望大幅增加,台灣將可能複製香港CEPA經驗,商辦租金與房價將水漲船高,漲幅落後的「商辦概念股」將可望趁勢而起。
開放中資來台終於成真!根據七月一日經濟部公布的中資來台開放項目,不動產列為開放項目之一。有了相關準則依據,預料未來一、兩年,中國企業來台灣投資房地產勢將成為新聞熱點,也將讓台北市精華區商辦、豪宅市場水漲船高。
代表一/日勝生、萬企、第一保
據一位和中資有實際接觸經驗的外資商仲公司高階主管表示,中資來台選擇A級商辦,首選一定是台北市,而且就跟買錶買包一定要勞力士、LV等外顯名牌一樣,中資來台第一波一定要在台北市「看得到」的地方,大型國企來台,「整棟買下」是第一首選,士林、晶華、忠孝SOGO、信義及南京敦北、台北車站六大商圈,正是「看得到」的「六大名牌」。
因與對岸交流日益頻繁,資產股已經大幅上漲,但開放中資購買房地產後,漲幅落後的「商辦概念股」有機會趁勢而起。國泰金、新光金兩大地王就量來說,當然是在台北市商辦數量最多的兩家企業,但在六大商圈坐擁商用不動產的中小型股股價,想像空間卻更大。
代表二/中和羊毛、勤美
目前中和所擁有中和羊毛大樓八個樓層中,除一層自用以外,一至七樓僅兩層出租,一年的租金收入扣除成本約三到四千萬元,換算每股獲利為○.三至○.四元。但若隨著商辦需求加溫,所有樓層都出租,且租金隨市場行情調高,租金收益將倍數成長,且敦南商圈商辦由目前五、六十萬元提高到七、八十萬元,擁有二八四二坪產權且幾乎無負債的中和,光這棟大樓就值兩個股本之多,對照目前十四億元的市值,遠低於公司價值。
代表三/統領、第一店、大台北
另外,在忠孝東路擁有整棟大樓的統領,在南京東西路各擁有一棟大樓的第一飯店,在林森北路的欣欣大眾以及在八德路擁有兩棟大樓的大台北,也都是「商辦概念股」的代表。房地產率先受惠於馬政府的中國政策,商用不動產是第一波開放的項目,實質需求會在未來一兩年加溫,「商辦概念股」在加入新的活水後,市場應會重新給予新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