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5-15 13:35
05/18號傳真稿筆記(陳柏超)
不景氣中仍有業績成長股票
業績成長是股價表現的後盾
由於大盤出現急行軍走勢,漲高後難免出現回檔整理,但有業績支撐的個股應可逢低投資布局。
台股自去年十一月的低點反彈,迄今上漲接近六個月,上漲點數已達下跌點數四六%,尤其,五月第一個星期在外資歸隊、三大法人齊力作多下,成交金額攀升至一兆○七四六億元,為二○○七年下跌以來的最高成交紀錄,加權指數更一舉突破十年線。由於帶量噴出後,隨之公布四月出口貿易金額較三月下滑,加上五一七遊行及五月底的繳稅期,使得股價指數出現震盪走勢。不過,台股一向能漲能跌,若回檔拉回整理,仍可逢低投資布局。
回顧台股過去三次大空頭的反彈行情,一九七五年及一九九○年是分兩波段上漲,累計上漲點數是下跌總點數的七四%及四四%。二○○二年的反彈行情則是呈現小幅回檔再攻堅的走勢,因屬於一波反彈到頂,累計反彈幅度僅三八%左右,為過去三次反彈幅度中漲幅最小的一次。
股市震盪再攻機率不小
由於台股與國際化接軌日益密切,在全球股市仍處於反彈格局下,應不必過早看淡後市。況且目前台灣的經濟相當依賴中國市場,隨著中國擴大內需的題材發酵,即使上海綜合指數迄今已由一六六五點反彈至二六六三點,但上漲點數僅占此波大空頭下跌四四五九點的二二%左右,顯然未來上海綜合指數的反彈動力仍可期待,此也有利於此波台股反彈行情持續進行。
台股在這一波大反彈攻勢中,去年超跌的電子股及金融股均有不錯的表現,並成為台股主攻部隊,因上漲採急行軍攻堅走勢,是屬於大空頭的反彈格局居多。若以二○○二年及二○○四年的經驗來看,當成交值連續二個月出現三兆元以上後,股市將進行整理,等待籌碼安定才可能再度發動攻勢。而台股繼四月出現三.一七兆元的成交值後,估計本月將進一步攀升至三.五兆元以上,預期未來上漲速度將趨緩慢,不過,若短線快速拉回,將可蓄積再次攻堅動力,屆時應是不錯的買點。
受到全球金融海嘯肆虐,以及韓國廠商挾著低匯率優勢搶攻市場,導致上市公司本業連續出現兩季虧損,分別是去年第四季營業虧損一二七六億元及今年第一季虧損一三七億元,為股市成立以來表現最差的一段時日。不過,在如此嚴峻的環境下,今年第一季仍有不少個股的營業利益出現大幅成長。由於本業獲利的穩定性較高,一旦營運出現轉機,今年業績改善機會不小,若預估本益比也不高,應可逢低投資布局。
去年韓元大幅貶值,使得上市外銷產業受到「韓流」的競爭壓力不小,但只要上市業者營運不與韓國廠商短兵相接,那麼台幣匯率貶值反而是業者的利多,因此,營業利益及稅後純益成長幅度較大的個股)詳附表(,今年業績的轉機性較可期待。
在傳產股中,南緯、儒鴻、開億、榮化、建大、豐泰及福興等個股產品外銷比例均超過五成,甚至有些個股高達八成以上,隨著台幣匯率位於低檔,今年業績展望不錯。尤其,南緯取得軍方五年三二億元的訂單,對未來業績貢獻應可期待;中電今年本業獲利轉佳,轉投資威力盟未來也將明顯改善;泰銘去年因鉛價大跌而提列巨額存貨跌價損失,但損失已全數提列,今年應可否極泰來。至於建大、建國及好樂迪本業表現不錯,且轉投資大陸廠獲利豐碩,今年業績爆發力值得期待。
表列電子股即使在今年第一季景氣不佳的情況下,獲利卻逆勢出現成長,尤其,以外銷為主的個股,未來將因台幣貶值而受惠,預計今年獲利有機會出現成長。雖然生產銅箔基板的台光電子外銷比例不高,但去年銅價下跌的庫存損失已提列,近來銅價大幅反彈,反而有庫存利益可入帳,今年業績展望應不錯。
本業獲利成長股具潛力
至於從事內銷機電工程的夆典,在跨入營建領域後,於承德路推出「克里翁」個案,預計二○一○年七月完工,可售戶數達八四戶,已全部銷售完畢,估計未來尚可按完工比例法認列六億元以上獲利,折合每股貢獻三.五元,加上機電工程的獲利,轉機性值得期待。
雖然上述個股的股價已上漲一波,但由於業績具轉機性,因此,若股價出現回檔,仍可逢低投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