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sonjp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實力養成
發佈於 2008-08-08 18:00
看懂外資報告的玄機-----B
看懂外資報告的玄機(6-3)
◆Buy未必是買進,Hold不一定續抱
首先,每一家券商投資評等(rating)的系統不太一樣,大致可分成下列幾種:
1.五種等級:buy(買進)、trading buy(短線買進)、hold(持有)、trading sell(短線賣出)、sell(賣出)。
2.三種等級:overweight(加碼)、neutral(中立)、underweight(減碼)。
3.其他:系統非常複雜,報告上所列投資評等還得對照另一表格。例如可能短期投資評等雖然是buy,但長期又變成sell,或者還要參照風險程度等。
因為各券商評等系統不盡相同,所以當看到A券商與B券商都提出buy評等時,並不能馬上畫下等號,認為兩家券商一致看好該股。很可能A券商的buy只是trading buy(短期買進),因為其上還有overweight(加碼),或者strong buy(強力買進)的等級,這一點是投資人跟進前要特別注意的。
另外,最需要注意的是,當外資券商將個股投資評級,從Buy或Strong Buy調降成Neutral或Hold時,不要以為真的是建議投資人將持股擺著不動;其實,這種調降的隱含意義就是賣出。
就外資券商的角度來看,因為外資客戶有買賣才能賺取手續費,為了生意,他們最不喜歡建議的評級就是Neutral或Hold。但一方面受限於內規,分析師提出各個評級都要符合內部規範,另一方面考量投資銀行的生意。
過去要調升、調降某某公司的投資評級時,外資券商還得先知會投資銀行。當然現在美國法規規定兩者要分割清楚,但是存在於外資券商與投資銀行間的微妙關係,一時還無法釐清。
特別是在多頭市場的時候,因為喊Neutral與Sell的意義相差不大,為了讓投資銀行不會太為難,也為了保留未來再調降的空間,一般來說就算是要建議Sell,也會出具Neutral的評級報告。至於圈內的外資客戶會完全明白當中的意思,然後採取賣出的動作。
當然如果個股的評等連降兩級,例如從Strong Buy跳過Buy,直接變成Neutral,那表示公司可能基本面有很大轉變,或發生非常重大的事故,與原來的狀況南轅北轍。像這樣大幅調整的個股研究報告,若是由明星分析師喊出,那麼通常都會被外資法人大舉出脫。
處於景氣不明朗的階段,分析師喊Sell,則多半是短期的建議,或是公司可能會出現短線的利空,評級的變動也會比較頻繁。至於在空頭市場調降評等,基本上都是打落水狗,可能是分析師喊Buy喊了很久,但是股價反向下跌,分析師已經熬不住了,就會有調降評等的動作出現,如果投資人看到報告才跟著賣出,大概都已損失不少。
至於調升評等的動作,通常是出現在股價跌無可跌的狀況,可能受到大環境影響拖累,但公司基本面並沒有改變,分析師面對超跌的股價,就會做調升的動作。另一個是公司有轉機時,譬如把業外資產處理掉,集中焦點在本業,也會有調升評等的情況。而大部分分析師會先把個股評等從Sell調成Neutral,「留校察看」一下,如果真的還不錯,再調升成Buy。一次調升兩級的狀況則比較少見。
看懂外資報告的玄機(6-4)
◆目標價100元,真的會漲到100元?
不論如何,隨著外資報告上的投資評等或目標價買賣股票絕非好主意。除了一般人很難分辨券商的複雜系統外,報告所建議的投資評級或目標價位,因為必須與公司規範結合,因此,並不代表分析師一定是預估這樣的目標價。
例如策略分析師認為大盤指數有20%的上漲空間,按照公司規範,若個股評級為「Buy」者,目標價必須比大盤指數漲幅還要多10%,也就是股價上漲空間為30%,才可以評為Buy,類似的規範會讓分析師想提出個股Buy的投資評級,但目標價卻有些高不可攀。
像今年(2003年)上半年,花旗環球亞洲科技硬體及零件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對華碩提出相當正面的展望,評等列為買進、目標價訂100元。當時台股正受到SARS衝擊,雖然外資圈普遍認為華碩將有不錯表現,但是因為股價已經漲到70多元,所以當這份報告發表之後,市場上所有人都楞住了。大家議論紛紛的是,儘管華碩今年看起來不錯,但漲到100元,可能嗎?
經過了解才知道,其實分析師本身要提出這個目標價時也很掙扎,但因為策略分析師認為台股將從當時的4400點上漲至5200點,漲幅為18%,在公司規範下,如果要提出「Buy」的買進建議,那麼目標價就必須超越大盤10%,也就是個股漲幅必須在28%以上,為了維持對華碩Buy的建議,楊應超也只好將目標價訂在100元。
原本大家認為華碩股價要看到100元有些癡人說夢,但沒想到市場豬羊變色,台股大漲,華碩股價真的突破百元。對照之前其他分析師訂出的目標價最多為80元,甚至還有很多人看空華碩,楊應超因此一炮而紅、非常幸運的成了市場上的大贏家;原先心不甘、情不願提出的百元目標價,也變成最神準的數字。
不過,這樣幸運的情況並不多見。多數時候分析師提出的目標價確實高得離譜,但並非分析師故意誤導投資人,事實上,對於分析師來說,買進建議經常會與目標價產生衝突。但礙於規範,有些公司Buy的投資評等,意味目標價必須超越大盤指數漲幅的10%、有些公司訂為5%、有些公司則只要打敗大盤或MSCI台灣指數即可……每一家的內部規範不盡相同,所以才會建議投資人,不要參考外資報告上的目標價做投資決策,免得受傷。
另外,外資券商研究部與投資銀行間的關聯性,也會讓個股投資評等失真。雖然美國現在已經開始嚴格要求把投資銀行與券商研究部分開,但免不了還是會有一些牽扯。尤其很多時候一家公司的研究報告會一魚多吃,當投資銀行幫上市公司到海外籌資時,報告當中的預估數字會偏樂觀,若再轉成一般券商的投資報告時,就會發生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