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3/27/32734.jpg)
-
巴斯奈諾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6-16 08:53
大摩:觸控裝置吹輕薄風,個股買4賣1
本帖最後由 巴斯奈諾 於 14-06-16 09:03 編輯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大摩出具最新面板報告指出,愈來愈多的智慧型裝置業者採用on-cell/in-cell的觸控裝置,而此一趨勢也改變了觸控供應商及面板製造業者和控制IC及LCD驅動IC供應業者的動向,大摩仍憂心F-TPK (3673) 在手機新的TOL及奈米銀線觸控技術的競爭者增加,在個股上,大摩喊「加碼」友達 (2409) 、頎邦 (6147) 、晶電 (2448) 、聯詠 (3034) ,「減碼」F-TPK (3673) 。
據大摩統計,目前採用on-cell(外掛式)觸控面板的業者包括:Motorola、Coolpad,而in-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的使用業者則有:Apple、Huawei和OPPO等。
在on-cell/in-cell的IC和面板設計及良率改善下,觸控解決方案不再只限於三星的AMOLED手機,和蘋果的iPhones包括Coolpad、Huawei、Moto、Sony、HTC和ZTE等手機牌也都推出了搭載on-cell或in-cell觸控技術的手機。
根據Display Search的研調顯示,在2014年on-cell/in-cell觸控的滲透率為36%,高於前一年的31%,On-cell的滲透率成長又高於in-cell。
TFT-LCD的on-cell良率已經大大改善,同時也在今年開始打入中低階的手機市場;至於In-cell的成長仍受限於專利權和技術的考驗。今年On-cell的滲透率可望達20%,而in-cell滲透率僅約15%。
展望未來,大摩指出on-cell/in-cell的觸控發展趨勢是無可避免的,IC設計公司已經開始整合控制晶片和LCD驅動IC。目前對面板製造業者而言,on-cell/in-cell的成本仍然是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手持裝置輕薄化下,on-cell/in-cell確定已搭上此一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