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肉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3-26 13:18

林毅夫:中國今年GDP成長 至少7.5%

林毅夫:中國今年GDP成長 至少7.5%
近期經濟各項統計數據不如預期,人民幣匯價又出現劇烈波動,不僅引起全球關注,也牽動各國股匯市走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表示,中國經濟目前確實有下行壓力,但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速不會跌破7%,全年也可確保7.5%以上的增長率,因此暫時無須採取大規模刺激措施。
對於人民幣匯率變化,林毅夫認為,中國仍具備20年經濟平均增長7%至8%的潛力,因此儘管人民幣匯價近期出現回調,長期而言,人民幣對美元依然看漲,且有機會看到「四」字頭。
林毅夫為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目前還擔任國務院參事。他分析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也分享他對全球經濟的觀察,表示長期而言,他認為人民幣還是看漲的。他說:「經濟還有20年左右時間可以維持7%到8%增長的潛力,美國經濟增長率大概就2%到3%之間,所以兩者有五個百分點的差距,這代表中國勞動生產力的增長速度會比美國高。從經濟學基本道理可以知道,人民幣對美元就一定會有真實的升值壓力。」
●人民幣 可看到4字頭
他表示,真實的升值會不會表現為名目匯率升值,取決於很多因素。如果中國在這過程中出現很高的通貨膨脹,名目的升值當然就會低,因為高通貨膨脹也會帶來真實的升值效果。但他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還是比較審慎的,會避免高通貨膨脹的出現。
林毅夫提到:長期而言,人民幣對美元有可能看到「四」字頭,但那可能要十幾年時間。如果中國能維持比較穩定的經濟增長,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又能控制在3%以下,人民幣對美元匯價來到5以下是很有可能的,但那不會是明天、不會是後天。
他認為最近的數據確實顯示經濟有下行壓力,但中國經濟的增長空間還很大。我相信,今年全年GDP維持7.5%的增長應該還是可以達到的,第一季也不至於連7%都達不到,因為2月的數據並沒有崩盤。
現在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放緩,但沒有像2008年出口訂單一下子少了一半以上的那種壓力,所以不需要再動用一些大規模的反周期措施。未來如果經濟增長速度真的慢下來了,是可以採取一些必要措施,但我看目前還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林毅夫表示,中國很快就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他說:「我1994年出版的『中國奇蹟』就預測,從購買力評價來推估是在2015年,這個時間點現在基本上已經成為共識,差異就在一、兩年之間,IMF的預測是2016年。如果按名目數字來看,我估計是在2020年前後。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只要中國的人均收入達到美國的四分之一,經濟總量就會超過美國。中國人均收入要達到美國的四分之一不會是件太難的事情。」
●地方債 沒想像中嚴重
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是借短債做長期投資,有期限錯配的問題需要關心,但跟海外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首先,海外的政府債務一般是用來支持福利跟消費,所以負債就真的是負債。但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多是用來做投資,是有資產的。
第二個很大的不同是,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借的都是內債,都是人民幣,沒有外債,又有資產,必要時可以成立資產管理公司把債務進行重組。
第三,中國目前政府的整體負債水平還是很低的,中央加地方政府債務相對GDP只佔39.4%,這在國際上都是非常低的水平。所以那些認為中國會因為地方債務而崩潰的,我覺得是簡單套用了海外的經驗,沒有看到中國經濟的差異性。
●看全球 成熟國速調筋骨
問:對於全球經濟最關心那方面問題?
答:還是發達國家怎麼走出當前的困境,因為我覺得歐美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進行結構性改革,日本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也一直沒有射出來,而且我看時間點已經過了。
發達國家如果不進行結構改革,經濟就不能恢復活力,經濟增長就會相對比較低,居民收入增長就會相對慢,失業率會相對高,這對中國的影響就是外需市場就不會不像過去那樣旺盛。
雖然歐美統計的失業率已經下滑,但真實失業率可能還是很高。以美國為例,2月公布的失業率降到6.7%,但勞動參與率卻是1970年代以來最低水平。
在這種狀況下,政府的社會福利開支將會增加,稅收增長會變慢,政府的負債會持續累積。這也是為什麼我在今年兩會上提到,中國應該要有長期應對外部不利環境的心裡準備。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