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樂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2-06-28 08:55

發明

本帖最後由 常樂 於 12-06-28 15:18 編輯
793434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在享受發明家帶來的創造品,如電話、電燈、電視、電腦、電池、PC 老鼠、微波爐、雷射、磁共振影像掃描(MRI)等,但你可曾想過這些工具、醫療與科技的創造品是如何得來的嗎?「突破的故事」系列將報導一些近代科技進展的小故事,用科學家與發明家的思維做背景來了解發明的前因後果及過程細節。
發明家的銘言是:「需要是發明之母」(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這也是古諺:「窮則變,變則通」的道理。其實仔細翻閱科技的發明進展史,會發現大多數的發明都是因「需要所驅」(need driven)而得來的,如愛迪生尋找電燈泡燈絲就是個典型的故事。
另外還有 3 種因素也能推動發明:數據所驅(data driven),用類推方法去發現許多奇妙的可能性,如孟德爾的遺傳實驗方法;方法所驅(method driven),用儀器去觀察、發現與發明,如天文學家伽利略利用望遠鏡創立新的宇宙觀;理論所驅(theory driven),憑自己的心得及理論去推理而得到答案,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不過發明者當初的創新用意可能只是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解決生活上的需要,或想改善某項日常生活的困境細節。但是後來有人把這發明應用到新的領域,產生新的功能,這就變成一種新科技,也就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型態。我們來看 3 個例子:
半導晶體(transistor)的發明
1947 年 12 月由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夏克雷、巴帝恩及布拉頓 3 人發明。當初 3 人發明半導晶體是想取代笨重、占空間而功能低的真空管,但半導晶體一出爐,馬上改變了整個電子工業,尤其是小型電子裝備。後來應用到電腦、生物科技、奈米科技、太空、國際貿易等,這就出乎當初 3 人的意料。
3 人於 1956 年因發明半導晶體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後來巴帝恩與古柏及史律弗共創 BCS 超導體的獨特理論,再次於 1972 年得到第2次諾貝爾物理獎。
值得一提的是,半導晶體是由貝爾實驗室開發出來的,而貝爾實驗室是當時規模最大、最有名氣的民營實驗室,開發出無數的發明,並培養出 6 位諾貝爾獎得主。
雷射的發明
1959 年 6 月由唐恩斯與夏羅提出專利申請。1964 年唐恩斯、巴穌夫及普赫洛夫 3 人因量子激光導致雷射的發明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夏羅、布洛柏根及西班則因發明雷射光譜學及電子光譜學,而分享 1981 年諾貝爾物理獎。
唐恩斯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物理系教授,專長是微波光譜學,研究氨分子的旋轉結構,是一種單純的基礎學術研究,當初僅是探討有關微波的激光加強量子現象(microwave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maser)。微波與我們看得到的光都是電磁波,但後來由 maser 的實驗發展到雷射,而擴大應用到光的指標、CD、DVD、貨物條碼識辨器、基因分析等,也是出乎發明者原先的意料。其實許多大學或研究機構的研究是一種基礎學術研究,基礎學術研究是指沒有特定「應用」的研究。
DNA 的結構
1953 年由華生與克里克兩位提出 DNA 的雙股螺旋結構,1962 年獲得諾貝爾獎。當初華生剛拿到美國印地安那大學的生物博士學位,到英國劍橋大學做博士後研究,而克里克正在劍橋攻讀博士學位。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們看到另外一位 X 光晶體專家弗闌克林有關 DNA 的 X 光底片,經幾番學術爭議而推理出 DNA 的結構,奠定了基因、醫學、分子生物的基礎。
三十幾年後,美國莫李斯於 1986 年發明聚合酶鏈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而獲得 1993 年諾貝爾化學獎。這方法能無限量地複製 DNA,開拓了生物科技、基因工程的新領域。人類的基因圖譜就靠 PCR 及一些新科技才能於 2002 年完全解讀出來,PCR 的發明也促進基因、遺傳、疾病的關聯研究,探索生老病死的奧祕。如果沒有華生與克里克的 DNA 結構發現在先,莫李斯的 PCR 發明在後,許多遺傳疾病的醫療大概仍然朿手無策,生物科技也不會有近年來一日千里的進展。
愛迪生的一句名言是:「發明是一分靈感,九十九分努力(流汗)。」(Invention is 1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99 percent perspiration)如愛迪生與助理花了 2 年的時間,試了一千多種不同材料來做電燈泡的燈絲,但都不盡理想,最後才找到碳絲做燈絲而申請到專利。愛迪生能確認電燈泡的重要性,有「需要所驅」的動力,加上他的好奇心及不輕易放棄的精神,才使他找到碳絲的答案,這也說明愛迪生一生能擁有 1,098 項個美國專利的原因。
我們也發現:許多發明家並沒有具備高等教育的訓練或學歷,而許多突破的發現與發明關鍵是發生在「靈機一動」的剎那,好像「發明之神」特別眷顧他們,讓他們撿到「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體驗到發明者的高峰境界:「我找到了!」(Eureka!)或「阿哈」(Aha)的興奮與感嘆。
但即使有些發明是「偶然」發生的,當事者必須有準備的心,能「識寶」才能抓住機會進一步求精,開發出新科技。正如著名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說的:「機會眷顧有準備心的人。」(Chance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
如微波爐的發明者史班賽,雖然連小學都沒有畢業,但他有好奇及好學的精神,做了 2 年電氣學徒,就變成無所不通的電氣修理員。18 歲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他進入美國海軍無線電學校學習無線電工程。1945 年的一個夏天下午,史班賽在測驗高能量磁控電子管(微波能源管)後,注意到口袋的巧克力糖熔糊掉了。這意外使他聯想到利用磁控電子管來做加熱工具,進一步的許多實驗證實了他的推想之後,才提出微波爐的專利申請。
793431
小百科
微波爐用微波的能量煮熟食物。微波是電磁波的一種,微波爐放出來的微波頻率是 2.45 GHz(GHz, 109 cycles/sec),它的功率是 300 ~ 1,000 瓦。微波爐能煮食物的原理是,微波的能量被食物中的水分吸收而引發水分子旋轉,水分子的旋轉能位差正好與微波頻率相當,分子旋轉的能量變成熱能,也就提高了食物的溫度。
微波爐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廚房用具,乾淨俐落,尤其融化冷凍的食物更是方便。化學家也曾經利用微波爐來促進化學反應。
發明者
美國伯西.史班賽(Percy Spencer, 1894-1970),他的美國專利是 #2,495,429(1946 年)。史班賽出生於緬因州的 Howland,一歲半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接著媽媽離家他嫁,叔叔就領養了他。史班賽 7 歲的時候,叔叔也去世了,他再次成為孤兒,小學也沒念完就去打工。
史班賽有好奇和好學的精神,跟人家做了 2 年電氣學徒,變成無所不通的電氣修理員。1912年 當鐵達尼號沉沒於大海時,從報紙上看到那時無線電報員的救人英雄行為使史班賽大為感動,18 歲就進入海軍無線電學校學習無線電工程。他並沒有提起他那有限的教育程度,但他以自修力求上進,自己找書學習三角、代數、物理、化學、冶金學等,無師自通,完成了無線電學校的課程。
幾年後(1925 年左右),他找到雷氏恩公司(Raytheon Corporation)的無線電技工工作。在雷氏恩公司的工作期間,他發揮了求真的態度和好奇心,一共發明也申請到一百五十多個專利。
靈機一動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雷氏恩公司是一家高科技電器公司,也是國防工程的承包商。雷氏恩公司負責製造有關雷達(RADAR 是 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的簡寫)裝置的磁控電子管,雷達是利用微波來偵察敵軍的飛機和軍艦的動向,現在雷達也可用來測定雨量、預報天氣等。史班賽在雷氏恩公司的工作,是負責磁控電子管的改良和生產。
1945 年的一個夏天下午,史班賽正在試驗一個新改良的高能量磁控電子管。他有吃零食的習慣,口袋裡常放著巧克力糖,那天他發現放在口袋裡的巧克力糖熔糊掉了。他推想:有可能是剛才在大太陽下散步時熔糊掉的,但也有可能是新的磁控電子管釋放出來的微波作怪。第二天,他就進一步做了一個小試驗:他要他的助手去買一包玉米,他把這包玉米放在磁控電子管的正前面,扭開電波,幾分鐘後,玉米竟然爆開來,弄得滿屋子都是玉米花。這時候他已經推定微波的能量有煮沸、熔糊巧克力糖的功能。
接著他又做了第二個試驗:他找到一個舊的金屬小茶壺,在茶壺的旁邊開了一個小洞,且在茶壺裡放了一個生雞蛋,並把磁控電子管的微波對準那茶壺的小洞,扭開電波,看看能不能把生蛋煮熟。這時剛好有一位同事來看他,同事好奇,走近茶壺的旁邊,正要彎腰去看茶壺裡的蛋有什麼變化,但剎那間,蛋竟然爆開了,蛋黃由小洞噴出來,沾滿這位同事的臉孔。
這二個試驗證實了他的推想,並於 1946 年提出專利申請。1947 年雷氏恩公司就推出第一個商業專用的微波烤箱,專門供給餐廳、火車和輪船使用。1955 年家庭用的微波爐才上市,很快就大受歡迎。
掌聲回響
史班賽雖然小學都沒有畢業,但他找到自己的喜愛,進而力求上進,自我學習基礎數學、物理、化學等,無師自通,有連接貫穿的能力,求真務實的精神,因此能把巧克力糖的熔糊現象加上磁控電子管功能而發明了微波爐,打破傳統的加熱方法,而達成加乘作用(synergy)。
史班賽除了發明微波爐外,還發明了高能量的磁控電子管的製造,這對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雷達改良製造有很大貢獻,他曾因這項貢獻榮獲美國海軍的卓越公共服務獎(Distinguished Public Service Award)。後來他成為雷氏恩公司的副總裁和資深理事,在他退休之前,雷氏恩公司還把一棟新的大樓命名為史班賽大廈。
他一生輝煌的奮鬥史、創造和發明,確實為人類帶來數不盡的方便和享受,也就備受種種表揚。他被選入國家傑出發明名人館(National Inventors Hall of Fame),麻州州立大學也曾經贈給他榮譽博士學位,他還被美國藝術科學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選為院士。
小百科
Velcro,中文叫魔鬼沾,或稱鉤毛搭扣帶。Velcro 是個註冊商標,由 2 個法文單字拼起來:velour(絨毛) 和 crochet(鉤子)。它是由 2 片尼龍絲織編而成,一片有微小的鉤子,另外一片有微小的環圈,把這 2 種布料疊壓在一起時,它們就牢牢地連結住了。
它是拉鏈的代替品,優點是耐用、質輕、容易拉開、可以清洗、顏色種類多等,因此幾乎搶走了拉鏈、鈕扣、鉤鉤和鞋帶的生意。
發明者
瑞士的喬治.梅斯倬(George de Mestral, 1907 ~ 1990),他在 1951 年申請到瑞士專利(#2,717,437)。梅斯倬出生於瑞士洛桑附近的小鎮,畢業於洛桑市的聯邦科技學院,獲電機工程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在一家瑞士機械工廠當工程師。梅斯倬從小就有好奇心,手也非常靈巧,在 12 歲時,就自己設計組裝了一個玩具飛機,而且他老爸還幫他申請到專利。他的嗜好是爬山和打獵。
靈機一動
1948 年的秋天,梅斯倬帶著小狗到附近的小山蹓躂,小狗突然跑進一個長滿芒刺的小樹叢。梅斯倬為了找回小狗,也穿越那有芒刺的小樹叢,狗是找到了,但狗的毛皮都沾滿了芒刺小針。這些芒刺小針是小樹叢的種籽,你猜猜:樹叢長這樣帶有芒刺小針的種籽有什麼作用?原來,帶有芒刺小針的種籽要能貼附在動物毛皮上才能散播到遠處,這是自然界生物傳播繁殖的功能。
梅斯倬回到家裡,花了半天才把小狗毛皮上的芒刺小針清理乾淨,也才注意到自己的外套和褲子也貼附了芒刺小針,他得一個個拔掉,但是他又注意到他的皮鞋卻是乾淨的。他一時好奇,就用顯微鏡仔細觀察貼在衣服上的芒刺小針,發現這些芒刺小針擁有幾千排的微小鉤子,而這些鉤子又是整齊地連接在衣服的環圈紋路上。他把拔掉的芒刺小針再壓回衣服,它又和衣服牢牢貼附在一起。這個觀察使他靈機一動,如果能製造出帶有小鉤子和帶有小環圈的2種布料,就可以模仿這天然方法製造新型的鉤鈕。
於是梅斯倬專程跑到法國里昂市的紡織廠,找人製造他想像中的鉤鈕。里昂市是當時世界紡織工業的大本營,好幾家紡織廠的設計師都搖頭說不可能做出這樣的布料,但有一家小紡織廠的年輕設計師覺得好玩,就答應試試看。
經過不斷的嘗試和實驗,他們終於發現尼龍絲在紅外線照射下會產生堅硬的小鉤子。再經過精細的設計和品質改善,終於做出 2 種理想的尼龍布料:分別帶有小鉤和小環圈,把這 2 片疊壓在一起時,它們就牢牢地連結住了。如果用力壓按這 2 片布帶,它們會結合得更緊牢。如果要拉開,先用力拉起一小角邊,其餘的就很容易拉開來。
1951 年,梅斯倬的這項發明獲得瑞士的專利,次年就成立 Velcro SA 公司開始經營製造魔鬼沾。再經過製造程序和方法的改進,1955 年得到改良魔鬼沾的瑞士專利。雖然製造魔鬼沾的專利在 1979 年就失效了,但是 Velcro 的商標仍然有保護權。
擊掌回響
芒刺小針貼在衣服上是常有的事,平常人把它弄掉就不以為意了。許多生物學家也看過芒刺小針的小鉤子結構,但是只有梅斯倬會進一步仔細觀察,進而推想到鉤鈕的應用。其實他有過使用拉鏈的不方便經驗,如拉鏈脫節了;又有時候做冬天的戶外活動時,手凍得不容易拉上外套的拉鏈或繫鞋帶。因此他平時就有這些準備的心(prepared mind),一碰到機會就有聯想的能力,把「無」化為「有」,有「創造」的能力。他還能從自然界的生態,推廣「鉤」和「圈」的連接理論假設,用實驗去證明而對應了實際生活的「需要」。
這小故事也說明了發明家的一個特色:好奇、有準備的心、知道「需要」的問題所在、有創造能力去求證和執行自己的構想與理想。
793495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