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10:16

全球黃金中心瑞士,為減稅考慮赴美建廠。(法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為緩解與美國的貿易摩擦,瑞士政府正推動一項涵蓋黃金、製藥、軍事與能源等多領域的方案,其中最受矚目的舉措,是建議瑞士黃金產業在美國設立精煉廠,以此削弱雙邊貿易逆差帶來的壓力。
根據媒體報導,美國自8月7日起對瑞士產品加徵39%關稅,瑞士隨即提出反制策略。瑞士經濟部長帕梅林(Guy Parmelin)上週已與川普政府高級官員展開「建設性」會談,黃金精煉廠計畫被認為已進入談判議程。
瑞士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精煉中心,全球約60%–70%的黃金精煉量集中在此。
外媒指出,全球7大黃金精煉廠中有5家設在瑞士:位於比爾(Bienne)的Valcambi、Argor-Heraeus、PAMP、Cendres+Métaux 以及位於納沙泰爾(Neuchâtel)的mextalor。僅僅是在提奇諾邦(Tessin)南部,從盧加諾(Lugano)到科莫(Côme)一帶,就集中了前三大精煉廠。
知情人士透露,由於黃金出口與製藥產品長期推高瑞士對美順差,其解決方案之一,就是直接在美建廠或投資現有設施,以滿足美國本土需求,並減少進口依賴。
對此,瑞士貴金屬協會主席Wild表示,只要黃金是逆差的來源之一,業界就必須尋找解決方式,包括在美國境內供應。
除了黃金,瑞士製藥業也在考慮本地化方案。計劃方向是讓瑞士製藥巨頭在美國境內生產並供應市場,甚至藉美國工廠出口,以逆轉貿易流向。這不僅有助於降低逆差,也可能幫助瑞士企業規避美國「232條款」調查帶來的潛在關稅風險。
瑞士的綜合提議還包括增加美國軍事裝備採購、允許更多美國液化天然氣進口,以及將部分能源交易記帳中心由倫敦轉移至瑞士。不過,瑞士國內出現疑慮聲浪;其中,製藥業協會指出,如果將服務貿易計算在內,美國並不存在真正逆差,若為迎合美方而犧牲製藥業競爭力,恐削弱瑞士作為全球製藥重鎮的地位。
整體而言,瑞士此舉凸顯其在全球供應鏈中尋求「以本土化換取關稅減免」的策略,但能否換來美方讓步,仍有待談判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