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12 19:58
中國技術轉移禁令影響,馬來西亞面臨稀土加工技術瓶頸
受到中國大陸技術轉移禁令影響 馬來西亞面臨稀土加工技術瓶頸
隨著馬來西亞政府自2024年初起對未加工稀土(Rare earth elements簡稱REEs)實行出口禁令,馬國正冀與中國大陸就稀土合作展開談判,期望擴大其在國內稀土提煉產能並提升該關鍵礦產的經濟價值。
對此,馬國經濟部(MOE)秘書長諾阿茲米指出,馬來西亞雖擁有逾2,000億美元(約8,440億馬幣)的稀土資源價值,但缺乏核心加工技術仍成爲該產業無法實現產業突破的主要挑戰,而全球關鍵稀土加工技術目前則由中國大陸所掌控。
目前,馬來西亞政府旨在多方合作之間取得平衡,一方面與澳洲稀土公司萊納斯(Lynas)保持良好合作,而另一方面亦嘗試與中國大陸方面展開對話尋求合作空間。然而,中國大陸僅允許進口稀土原料,對於加工與其相關技術轉移至海外則持明確的拒絕態度,致使合作談判陷入僵局。
儘管中國大陸的稀土開採量約佔全球70%,但其加工量卻控制全球近90%;由於中國大陸明令禁止稀土提煉與分離技術(Refining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轉移國外,幾乎壟斷了全球稀土產業鏈,使其他國家在短期內難以撼動其中樞地位,亦間接限制了馬來西亞推動稀土產業升級的進程。
馬國投資、貿易及工業部(MITI)部長東姑紮夫魯表示,政府盼將馬來西亞定位為未來的稀土加工中心,確保馬國不僅限於出口稀土原料,更能發展為區域稀土加工樞紐。政府將持續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並寄望國際企業在馬來西亞投資稀土下遊加工產業,以突破技術瓶頸,保障國家長遠經濟效益。
稀土因廣泛應用於電動車、可再生能源技術及各類高科技電子設備,而被全球視為戰略性物資。若馬來西亞能突破稀土加工技術瓶頸,將有望在全球建立屬於自身的戰略性礦產經濟生態。(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