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05 06:30

美國人為迎接經濟衰退「節衣縮食」?陳鳳馨點名這產業前景黯淡:對台灣衝擊大

蔣帆威
2025年5月5日 週一 上午2:20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衝擊,美國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為0.3%負成長,創下2022年以來最糟糕的經濟表現成績,但媒體人陳鳳馨在節目《風向龍鳳配》中解讀,短期的GDP因出口數據扭曲,不等於美國已經進入衰退,但當中消費支出的放緩,代表消費者真的在精打細算、節衣縮食,對台灣這些廠商的衝擊可能才是最大的。
陳鳳馨指出,根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4月30日公布數據顯示,美國GDP年減0.3%,背後的原因是美國進口商為了躲避川普關稅,大幅增加進口商品,造成貿易逆差拉得非常高,對照來看台灣主計處公布台灣第一季成長5.37%,就是反映美國希望台灣趕快出口,貿易順差對經濟正貢獻,逆差則是負貢獻。但陳鳳馨研判,前三個月快速大量的進口,在不確定因素充斥的情況下,後續第二季的數字可能就不會再那麼高。
不過,比起因大量進口扭曲的進出口數據,陳鳳馨認為投資人更應注意美國第一季消費支出1.8%創2023年以來最低的紀錄,代表美國消費者真的在精打細算、節衣縮食,對於對台灣的消費電子廠商來說,今年不只不會有成長、還有可能負成長可能性還在升高。
美國4月裁員逾10萬人 陳鳳馨:非必需消費品前景黯淡
陳鳳馨指出,美國強勁的消費市場一直都是美國GDP重要的成長引擎,但從第一季數據來看,進口商與美國消費者為應對關稅都正在加緊囤貨,但消費成長卻只有1.8%,反而不如過去過去五個季度的數字,她分析,是美國消費者節省了在服務性上的支出,增加他們在囤貨商品上的消費。
陳鳳馨表示,服務業才是美國成長的基礎,根據美國人力資源公司在上周四所發布的報告指出,美國4月裁員人數為10萬5000多人,對比去年同期多了63%,除了政府機構,就是科技業和零售業,零售業代表的就是美國消費者開始節衣縮食很重要的訊號,顯示非必需消費品在未來前景黯淡。
但在AI投資上,陳鳳馨則相對樂觀的表示,從五大科技公司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儘管消費電子的前景預測轉趨保守,但包括微軟、亞馬遜、Alphabet、mexta等四大雲端公司在在AI基礎建設上仍維持一定的投資支出,過去受惠於伺服器的台廠暫時還不需要太憂慮。
陳鳳馨指出,整體的經濟走向還是要看未來中美之間什麼時候要真正坐下來進入談判,那時候會是市場喘息的時間點,但喘息的時間不會太久,還牽涉到美國經濟基本面的情況,需要觀察後續包括美國非農就業報告、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新增就業人數等就業市場情況才能做出判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