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11-11 06:25
為什麼中文系畢業生不愛讀文學作品--1
為什麼中文系畢業生不愛讀文學作品--1
這段時間在讀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王敦的新書《打開文學的方式》(廈門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促使我寫下了這樣一個題目。這一現象或許不總是如此,但也絕不罕見。對中國的孩子們來說,中學時代是一個人幾乎每天都在抽芽成長,卻必須騰挪出絕大部門精力應付各類考試的年齡段。文學,只有文學才能為中學生提供他們可能尚未經歷但卻渴盼經歷的人生經驗,譬如愛情,譬如虛無,譬如衰老與死亡,譬如對世間不正義的感知和批判。所以很多中文系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多多少少都是文學青年。
我記起許多年前我到中文系讀書的時候,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卻人人帶著或多或少的幾部小說、詩集,這些文學作品有不少還是1990年代學校門口常見的盜版合訂本,錯誤百出,卻並不妨礙大家從中汲取到力量、感動和一份似乎當仁不讓的衝動:
「來到中文系,就是為了當作家的。」
我相信,九成以上的中文系學生會在開學不久就遭受到老師慈愛、深邃但殘酷的暴擊:「中文系是不培養作家的,而是培養學者、批評家。」於是,用不了多久,這些原本把李白、曹雪芹、魯迅、莎士比亞、川端康成等作家的名字掛在嘴邊的學生,慢慢就只把海德格爾、福柯、德希達、布朗肖、巴丟等理論「大師」的名字叼在唇上了,連學中國古典文學的也不例外。大家開始熱衷於談論文本、風格、修辭、意義,習慣於克制自己的感動、熱愛和陶醉,我們甚至不再把文學稱之為「文學」,而是稱其為「作品」,因為「作品」恰恰是「理論」的反題,就像一個深諳商業之道的編輯不把手中的書稱之為「書」,而是稱之為「產品」。
我也不例外,現在豎立在我書架上已十多年的朱光潛譯《柏拉圖文藝對話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韋勒克的《文學理論》(三聯書店1984年版)、瑞恰慈《文學批評原理》(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德希達《論文字學》(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版)等等,就是當時購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