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1 07:36
薛曉晶建議,一個人每天攝取每公斤體重30~40c.c.的水分;若運動量大,應再增加水分補充,避免瞬間體內水份減少,導致尿酸濃度升高而容易引發痛風;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冷冷的冬天吃頓火鍋真滿足,但若沒有好好控制飲食,可能會有痛風風險。營養師表示,痛風常發生在飲食豐盛的族群,若想預防痛風,建議多喝水、多運動、不喝酒、減少含高核蛋白的食物、控制體重、攝取高纖蔬果、避免高油飲食等。
營養師薛曉晶在臉書粉專「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發文指出,痛風常發生在飲食豐盛的族群,因此又稱為富貴病。是1種體內普林代謝異常的疾病,使身體的尿酸濃度升高,體內產生太多尿酸或無法有效排出體外時,多餘尿酸就會變成結晶沉積在關節,導致急性發炎。建議做到以下4點降低尿酸、預防痛風發作。
多喝水、多運動,不喝酒
薛曉晶指出,痛風和高尿酸血症都與心臟代謝和腎臟合併症有關,因此除了控制體重和飲食措施,還建議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心血管訓練(150-300分鐘/週,中等強度)。運動可以增加身體新陳代謝及關節的活性,運動後所喝的水也有助於尿酸排出。
她建議,1個人每天攝取每公斤體重30~40c.c.的水分;若運動量大,造成流汗量高時,應再增加水分補充,因為瞬間體內水份減少,導致尿酸濃度升高而沉積,更容易讓痛風發作;含糖軟飲料、果汁和高果糖食物(果糖)會增加尿酸濃度,應該避免。
此外,酒精則是絕對禁止,因為酒精在體內代謝所產生的乳酸會影響尿酸的排泄,並導致身體脫水,當體內水分減少,尿酸濃度就會增加,並使尿酸溶解度降低,使得尿酸沉澱、形成結晶;甚至啤酒因含高量核酸,也容易促使痛風發作。
減少含高核蛋白質的食物
薛曉晶指出,蛋白質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以每日每公斤理想體重1公克蛋白質為佳,可以提供身體足夠的蛋白質,亦不致過量。但必須減少含高核蛋白質的食物,例如內臟類(心、肝、腎等)、胚芽、豆類(發芽或已發芽的食物,綠豆芽除外)及肉汁、肉湯(久燉的肉湯中含有大量普林)等,最好減少食用此類食物。
保持理想體重
薛曉晶表示,痛風患者多數有肥胖問題,若是處於急性發作期,不宜進行減肥計劃。在大規模研究中,顯示減肥有助於使具有高心血管風險男性的尿酸濃度穩定。與藥物治療相比,體重減輕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尿酸濃度,並帶來額外的健康益處。但需避免過於極端的減重方式,例如生酮飲食,將會使得身體的肌肉組織快速分解,細胞中所含的普林大量釋出,反而可能引起痛風發作;若引起酮血症,則易使血中尿酸值上升。
高纖蔬果、避免高油飲食
她提到,根據美國人膳食指南各種飲食模式中發現,最堅持得舒飲食的女性患痛風的風險,比體重指數超重或肥胖女性低68%,由於得舒飲食中大量使用高纖蔬果、低脂肉(魚、雞肉)、乳製品等,使得飲食富含維生素C、花青素、酪蛋白、乳清蛋白及較低的脂肪。也有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可協助防胖者控制體重,進而減少痛風發作。
薛曉晶建議,避免高脂食物的攝取,食物烹調儘量清淡,避免油炸、油酥等油膩食物。高脂肪會抑制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風發作風險,動物性脂肪(尤其是肥肉)和油炸類食物應敬而遠之。而一般人擔心的高普林蔬菜,並不像動物性的高普林食物易誘發痛風,因此建議減少攝取頻率即可,唯一要避開的蔬菜為紫菜、香菇等乾貨類蔬菜,主要是因為曬乾後,普林會更濃縮,使含量上升。
她也表示,除了平常應該多動、多喝水,也應維持規律的生活,許多患者常在應酬喝酒、熬夜、出國旅行時發作,若無法避免時,則應與醫生討論,備足藥品。以下為推薦痛風患者增加攝取的食物:
●健康的飲食如得舒飲食,可以對痛風發病率、降低尿酸濃度和心臟代謝風險產生積極影響。
●建議每週1-2次食用魚,作為一般健康飲食的一部分,有助於避免心血管疾病。
●每天攝入250毫升牛奶可使男性患痛風的風險降低50%,牛奶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可使尿酸濃度降低10%。
●咖啡中的咖啡因可增加腎血流量,並改善尿酸鹽通過泌尿道的排泄。綠原酸則可改善胰島素阻抗,進而降低尿酸濃度。
●櫻桃:含有特別大量的花青素,具有促進尿酸排泄的潛力。
關於預防痛風發作需要避免的食物,薛曉晶指出,紅肉、內臟和香腸產品會增加尿酸濃度,因此建議紅肉和相關產品的食用頻率,應降低至1週少於2次,並且少量食用。此外,海鮮尤其是甲殼類動物和貽貝,會增加尿酸濃度,也應謹慎食用。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96161?utm_campaign=MOREPAGE&utm_source=HEALTH&utm_mediu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