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8 14:49:44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美國10月CPI及PPI通膨年增率有感降溫,聯準會主席鮑爾釋出12月將放緩升息速度的訊號,加上中國大陸逐步鬆綁防疫限制,激勵全球股債市第4季以來一掃陰霾、強勁反彈。累計第4季以來全球股市上漲11.71%,新興股市上漲3.77%,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41個基本點至3.42%,美元指數回貶6.3%,激勵債券普漲,其中新興美元債(00842B)和美國投資等級債(00725B)以逾6%漲幅領先。
總結2022年以來,受到俄烏戰爭、高通膨、央行積極升息等利空衝擊,全球股市下跌16.58%、將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單年跌幅,全球高評級複合債指數收低15.24%,創成立以來最大單年跌幅。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盤點2022年造成股債市重挫的四大利空,除了地緣緊張情勢延續但對金融市場影響鈍化,其餘三大風險包括通膨、聯準會積極升息和景氣衰退擔憂可望在2023年出現轉折,為金融市場帶來曙光。
首先,隨著全球通膨高點已過,2023年上半年主要央行升息循環接近尾聲,將率先開啟債市的多頭行情。但考量美國通膨受限於就業緊俏等因素不易快速回到2%目標,聯準會本波升息循環將走得更慢、更久及更高,對經濟和企業獲利衝擊的後座力仍不容小覷,在景氣尚未出現落底訊號前,債優於股將躍居投資主旋律。另一方面,不同於美歐面臨衰退風險,中國鬆綁防疫限制並提出對房地產企業的支持,預期2023年中國經濟將漸入佳境,伴隨美元可望觸頂回落,有望營造新興市場的補漲行情。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擺脫2022年的愁雲慘霧,2023年心態上審慎中仍可帶有希望,第1季可採取WISH策略,「Wide多元配置」以靈活調整資產配置的美國價值平衡型基金為核心,靈活調整資產配置並掌握多元收益契機,「Income擁收益」看好債券殖利率上揚後的收益機會,可依照個人風險屬性選擇全球複合債、美國政府債或全球政府債券型基金,提高投資組合韌性。
另一方面,歷史經驗顯示,景氣落底前半年是定期定額股票等待景氣回升的好時機,股票部位兵分二路,「Saving存基金」以長線眼光布局科技及生技創新產業,以及中國和印度兩大新興經濟體的長線題材,並搭配「High Quality 高品質」的基礎建設、公用事業和美國股利成長型股票型基金,建構攻守兼備的金兔年投資組合。
富蘭克林2023年第一季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