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7-11 08:15

醫療基金有題材 Q3亮點

醫療基金有題材 Q3亮點
2016-07-11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雖然英國脫歐讓市場擔心全球經濟成長可能減弱,但醫療產業有相對較強的獲利成長動能,法人預估,獲利成長率將在美股10大產業中名列前茅,可望吸引資金回流,中長期表現值得期待,投資人可趁近期股市回檔,在第3季布局醫療基金。
生技、製藥、醫療器材與醫療服務業四大次產業,今年來表現不一,以醫療器材最優異,漲幅逾一成;而生技類股修正最多,跌幅逾一成,在一消一漲下,醫療類股今年整體表現落後全球股市。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美國醫療支出未超標,官方不用啟動檢討藥價的機制,讓干擾製藥和生技次產業的利空解除。醫療類股年初以來小幅修正,本季可望逐漸追上全球股市。
江宜虔指出,從歷史數據觀察,美國大選年的第3季以生技和醫療器材表現最佳,醫療服務和製藥則殿後,投資人除平衡布局各個次產業,也可著墨生技和醫療器材。
野村全球生技醫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目前生技類股本益比已修正至近七年來最便宜的位置,大型生技股平均本益比不到12.6倍,較S&P 500指數的15.4倍便宜,在不確定風險淡化後,中長期表現值得期待。雖然第3季投資人可能要承受類股高度波動格局,但以長期投資角度而言,不失為低檔承接的好時機。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認為,在人口老化及醫療需求攀升下,醫療生技產業中長線獲利穩定,加上醫技產業具技術創新題材,趨勢不變,可關注具獲利優勢的大型醫技股,及有成長題材的疾病療法相關個股。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