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vinfan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6-01-21 11:40
房市觸底 自住者把握時機
天下雜誌作者文/劉光瑩圖/劉國泰2016年1月20日
今年台灣的冬天不太冷,房市市況卻跟南極一樣的冷冰冰。走了近十年大多頭的房市,在總統大選後利空出盡。
根據多方分析,今年或許會是房市觸底的一年,反彈回春不會來得太快,有自住需求的購屋者,今年應掌握進場時機。
近年政府為了讓房市降溫,不惜多管齊下,讓許多房地產業者形容,房市像是被打趴在地上,奄奄一息。
從二○一一年上路的奢侈稅、一四年中擴大房貸管制範圍,增列新北及桃園八個行政區,到台北市在去年五月開第一槍的豪宅稅,提高昂貴住宅持有成本,再到今年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上路、公告地價全國平均調漲三成,讓過去靠著低交易與低持有成本獲利的投資客非常「有感」。一連串打房政策,終於讓他們嘗到苦果。
觀察一五年的成交量,移轉棟數在二十八萬戶左右,為十四年來最低,只有○六年的一半不到;中信房屋更指出,中古屋移轉量不到十八萬棟,更創下二十四年來新低。
交易量急縮,苦到房仲業。去年一年全台熄燈的房仲店面約五百家,仲介公會更預估,交易量如持續低迷,今年房仲店恐收掉近兩千家,仲介人數至少削減萬人以上。
無論是建商、房仲,或分析師,對於選後房市的趨勢看法大略相同:價格緩跌,回歸自住需求,尤其是首購族。可以斷定的是,今年房市是供給大於需求的一年。
供給大於需求的一年!
去年買氣大衰退,主要的原因在投資客退場。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副總監黃舒衛估計,大約三分之一投資客轉戰海外房地產,三分之一按兵不動,市場上還在買的投資客,只剩全盛時期的三分之一,買氣自然跌到了冰點。
原本撐起台灣預售市場的投資客,在打房氣氛瀰漫之下,毅然決然放棄國內市場,轉投入海外房地產的懷抱,造就馬來西亞、日本、柬埔寨等地房地產異常熱絡,說是前仆後繼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