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nie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1-05 08:13
《各報要聞》陸股翻臉,首度啟動熔斷機制
2016/01/05 07:37 時報資訊
【時報-各報要聞】昨(4)日是陸港股市新年後首個交易日,投資人卻遭到空方迎頭痛擊!滬深兩市在多重利空衝擊下崩跌,市場信心渙散,滬深300指數在午後兩度觸發「熔斷機制」,於下午1時半左右大盤跌幅超過7%後,根據規定兩市當日暫停交易,提前1個半小時收盤。
昨天是大陸股市實施「熔斷機制」的首日,不料卻慘澹收盤,也讓港股殃及池魚。在大陸A股市場停止交易後,香港恒生國企指數跌幅拉大,一度大跌4.4%,創下去年9月29日以來最大跌幅。恒生國企指數40檔成分股中,39檔下跌,僅萬科因停牌躲過一劫。
新浪網報導,滬深300於昨日13時13分左右,跌幅已達5.05%,引發首次暫停交易;然而,在暫停交易15分鐘復市後,股指再次下跌,13時33分左右跌幅達到7%,再度引發停止交易至收盤。
至提前收盤時,上證綜指報3,296.26點,跌幅6.86%,成交2,409億元人民幣(下同);深成指報11,626.04點,跌幅8.20%,成交3,553億元;創業板指報2,491.24點,跌幅8.21%。當日盤面上各大類股無一上漲,跌停個股1,400多檔。
對此,路透引述分析人士指出,大批限售股即將於1月8日解禁、近期大陸經濟數據不理想,以及對昨人民幣匯率貶值的擔憂,讓市場信心極為疲弱,投資者集中減碼並觸發恐慌性賣壓,讓滬深兩市再現「千股跌停」局面。
申萬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師桂浩明認為,昨A股下跌首先是由於2015年底指數屢次向上突破未果,導致市場信心受挫;其次,近期披露的經濟數據並不理想,引發投資者對經濟基本面的擔憂;此外,近期股市將迎來大批解禁股,對資金面造成較大衝擊,特別是目前估值略高的中小型股票受影響較大。
昨公布的大陸12月財新製造業PMI指數,為連續第10個月低於50榮枯線,經濟增速的不樂觀,影響市場多頭情緒。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指出,多重因素造成昨股市調整下跌,首先是人民幣匯率再次大幅貶值走低,引發資本外逃擔憂,從而導致股市有下跌壓力。而盯著匯率炒股,幾乎是2015年下半年後很多投資人的慣性做法。(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李書良/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