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懂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6-27 15:38
金融三會前,外資卡位點秋香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兩岸金融三會(金銀會、金證會以及金保會)最快第三季在台北舉行,商討議題尚在研議,市場對RQFII頗為期待。金融指數本周轉強,並站上月線,由於金融法規持續鬆綁,加上總統大選前,政策作多,市場預期金融股H2動能可期。因應金融業跨向國際及中國市場,今年以來,國內金控動作頻頻,而外資近一個月來也頻頻加碼金融股。
永豐金 (2890) 在本周三董事會後,人事大風吹,永豐金調整了19名的高層人事,永豐金董事長何壽川除了辭任董事長,同時也辭去永豐銀大陸子行董事長。市場解讀永豐金落實大陸發展策略「一條鞭」。當然最受市場矚目的是,2013年4月1日兩岸舉行金銀三會,會中確定提高陸資銀行參股台灣金控旗下子銀行,最高可達20%,永豐金在次日立即宣布與中國工商銀行簽署股份認購協議,工商銀行將出資200億元參股永豐金旗下永豐銀20%股權。但因兩岸服貿協議遲遲未生效,使中國工商銀行收購永豐金控或永豐銀行股權一案停滯不前。今年4月初,中國工商銀行公告指出,該項交易等待期將進一步延長至2015年10月1日。第三季的兩岸三會能否讓永豐金和中國工商的入股協議,有進一步的「破冰」,引發市場想像!
台灣的金融股自2012年獲利明顯成長,今年5月金融股淨利年增44%,遠優於市場預期。其中,國泰金 (2882) 和富邦金 (2881) 獲利更是領先同業,主要是來自於壽險業務貢獻,此外財管的手續費收入亦表現強勁。外資將今年上半年台灣金融股歸納出五大趨勢。
一、放款趨勢:由於企業放款需求放緩,以及OBU海外需求偏弱,上半年的銀行放款並沒有特別出色。
二、存款成長趨勢:來自於新台幣和人民幣的存款成長穩健,存放比呈現下滑,反應了市場充裕的流動性。
三、人民幣和兩岸趨勢:由於SHIBOR(上海人民幣拆款利率)快速下滑,使人民幣的淨利差受到壓力。
四、資產品質的趨勢:台灣整體銀行的資產品質良好,但要留意中國資產組合的風險。
五、壽險趨勢:今年3月和4月的FYP(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維持穩定,而來自於投資利得更呈現明顯的成長。
至昨日止,金融股今年以來漲幅達12%,若以4/28的盤中高點計,較去年底漲幅更達16.7%。而觀察外資近一個月的買超前十名,其中就有四檔是金融股,包括:元大金 (2885) 、兆豐金 (2886) 、中信金 (2891) 及永豐金 (2890) 等。